比陈家祠早170余年、享有岭南建筑艺术博物馆之誉,它就是……
大洋网讯 如果说有一座祠堂能够集中体现岭南文化精粹,那么,位于番禺区沙湾古镇的何氏大宗祠(留耕堂)是绕不过的。
12月12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留耕堂,了解这座古祠堂背后的故事。
留耕堂,为番禺沙湾大族何姓的宗祠,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后几毁几建,现规模是于清康熙年间扩建而成的,比广州陈家祠(建于1890年)早了170多年。占地面积3334平方米,为中轴对称的五开五进格式布局,是广州地区现存年代久远、规模宏大、造工精巧、格局高雅的岭南古建筑。
还未进入祠堂,记者便被门前竖起的一座座旗杆所吸引。旗杆夹与旗杆,为古代科举制度之遗存。古人凡科场得意猎得功名,必于祖祠前竖旗杆,祠内悬金匾,为光宗耀祖和毕生荣耀之事。旧日祠堂前,池塘南部旗杆夹满布,旗杆如林。今已考得何族留耕堂曾涌现初文武进士8人,文武举人近50人,博学鸿词省元1人。
进正门,一座高大的石碑坊便耸立在人们的面前,这座碑坊在古建筑学上称为仪门,属于留耕堂的二进。仪门门额是清代著名书法家陈白沙所书“诗书世泽”的石刻,表明沙湾何氏是书香门第,历代不少人考取科举功名。上檐承以木构如意斗拱,层层飘出,四面檐牙高楼,碑坊的主脊是一条用灰塑的手法雕塑出来的头西足东的七彩回龙。那彩龙正欲摆尾高飞,神态毕现,塑在碑坊顶上,充满了生气而又寓意吉祥。
过碑坊,到丹墀(大天井),回首可见,仪门碑坊额上的“三凤流芳”四个苍劲大字。这是为了表彰沙湾何氏祖先在北宋后期考取进士的三兄弟,这三人在当时被尊称“何家三凤”而流芳后世。
除了仪门外,还包括后面的丹墀(天井)、月台和享殿(象贤堂)、寝殿(留耕堂)及东两庑廊和衬祠。天井由红砖铺成。月台(又称钓鱼台)依天井的北面而建,高出天井1米,原是族人在喜庆日子看戏的舞台。其基石由一列15块大理石构成,石上刻有“老龙教子”“双凤牡丹”“双狮戏珠”“犀牛望月”“苍松文理”及松、梅、竹、菊、牡丹等图案,刀法浑朴自然、玲挑剔透,是元、明 年间的古石雕,非常珍贵。、站在月台上,环顾四周,北面象贤堂和东西庑廊的60多条大柱,错落有致,虚实相间,就如钢琴的琴键,令人仿佛听到一曲古典音乐,悠扬婉转,跌宕起伏,心潮澎湃,仿佛置身艺术的海洋里。
寝殿有一副木刻对联:“阴德源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点出了留耕堂的原意。如今,一块古老的“留耕堂”木匾仍保存在祠堂里,该匾约长310厘米,高90.5厘米,于大跃进时为防洪需要被埋于大堤之下,30多年后的1984年才被发现、挖出,经省市文物专家精心清洗与保护,陈列于留耕堂内。据考证,“留耕”二字为明中叶学者兼书法家,人称“白沙先生”的陈献章所题。专家推断,此匾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本祠重修时,族人根据残存“留耕”二字,并补书“堂”字翻刻而成。
据了解,留耕堂为中轴对称的五开五进格式布局,依次分为头门、仪门、象贤堂、后殿等4大组成部分。整座留耕堂以柱多而出名,共有木、石柱112条。
全祠有自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建筑艺术,木刻、石刻、灰塑等,各具风格,对研究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留耕堂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被我国著名文物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及其专家组誉为“岭南古建筑综合艺术之宫”。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配图:广州日报图片记者李波、肖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