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发布2017打假年报:假货向朋友圈、微商等社交平台转移

20亿商品中“淘”假货;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被关闭;主动删除的疑似侵权链接中,97%一上线即被封杀;整体知识产权投诉量下降42%;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这段数字密码,是阿里巴巴打假一年以来最好的印记。

文 | 席小雨(见习)

编辑 | 斯问

今天(1月10日)上午,阿里巴巴对外发布《2017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打假年报》)。

201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微博上发文称,要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柳传志随即发声支持,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也就作出回应。

一张从电商平台到中国企业界、执法部门等共同编制起来的多维度打击假冒伪劣、维护消费者权益决心和共识的这张网正慢慢延展。

最为坚持不懈打假的发起者和倡导者,2017打假年报的发布,表明了阿里巴巴从诞生到存续102年的追求和愿景:要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

20亿商品中“淘”假货

《打假年报》披露,目前阿里在假货防控上运用的商品大脑、图像识别算法、生物实人认证等9大“黑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对平台上近20亿商品进行识别,每日识别商品图片约6亿张,文字识别每秒能扫描图片文字23546287个,相当于 501 本《康熙字典》,识别准确率达 97.6%。

茫茫数据海洋中,再狡猾的卖家也能被黑科技准确锁定。

2017 年初,周某因店铺售假被淘宝关店处罚,周某自此被阿里巴巴“同人模型”锁定。随后的一年时间,换了9张身份证的周某再也没能逃过“同人模型”的拦截。

除了姓名、照片一致外,周某利用PS技术,做了九次“穿越”,把自己从1974 年的中年大叔改到了1997年出生的小鲜肉,住址也从山东省到福建省,天南海北都有,但是每次都被拒之门外。

2017年10月,消费者肖某举报称在三星品牌手机店铺中名列前茅的淘宝店购买到假冒三星手机。接到举报后,阿里平台治理部通过“神秘抽检”等手段对该商家进行摸底。

调查显示,尽管该三星手机卖家出售的大部分商品都是正品,但是少量翻新机也准确被锁定。查实当日,阿里对该商家账户内200余万资金做冻结并用于消费者赔付。同时,该店铺被关闭。

“黑科技带来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虽然每天都在处理庞大的信息,但是只要是之前被锁定的链接,或者有敏感词汇的链接,97%的链接一上线,在产生任何销量之前就已经被平台主动识别秒杀。” 阿里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说,“借助数据技术,阿里巴巴能够对疑似假货或侵权链接、售假人员及团伙做识别,在开店、商品发布等环节做拦截,每日对发布商品做风险识别、快速删除及处罚。”

报告显示,今年消费者因怀疑买到假货而发起的退货比例为0.0149%,换言之,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比16年下降了29%。在与阿里合作权利人数目增长17%的背景下,整体知识产权投诉量下降了42%。郑俊芳说,这些都是黑科技带来的变化。

遍布全国23省的打假特战队

2017年8月,阿里巴巴“知产快车道”项目正式上线,所有品牌权利人(恶意投诉权利人除外)在平台上发起的知识产权投诉都可以得到快速处置,同时还能享受统一投诉入口、多语言商标支持、在线咨询、电话外呼援助等体验。

目前,阿里巴巴集团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上95%的投诉都可以在24 小时内被处理,平均处理时长缩短了68%。

这样的速度提升,让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合规部高级总监舒亚杰感慨良多。

2017年9月,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得到线索称,吴中区有一犯罪团伙在生产、销售假冒美国“康宝莱”品牌系列保健食品,并通过物流销往广州、南京等地。

11月1日,民警经过前期调查取证,火速出击,同时在苏州、南京等地实施抓捕,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丁某、何某等21人,当场查获假冒“某宝莱”品牌系列保健食品成品、半成品和食品原料等近2吨,涉案金额近两千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丁某、何某等12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舒亚杰说,对于品牌方而言,这种有效的沟通途径能够为自身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们在全国有62家分公司,每年都要投入数百万在品牌保护方面,并且有专门团队进行监控搜索,因为渠道限制,有时候无法将线索和政府部门直接沟通。这起案件从发现线索到最后收网,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未来我们会联合阿里巴巴开展线下打假,共同起诉售假卖家,让售假者收到应有的惩罚。”

据统计,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已与全国23省执法机关联合进行线下打假,并与上海、天津、江苏等12个省(直辖市)的公安机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全年,阿里巴巴累计向全国公安机关推送远超5万元起刑点的涉假线索1910条,协助抓捕涉案人员1606名,捣毁窝点数1328个,涉案金额约43亿元。

让售假者痛到心如刀割

2017年,阿里巴巴作为平台发起中国第一例针对售假卖家的民事诉讼。

2017年3月8日,淘宝网以“违背不得售假约定、侵犯平台商誉”为由,将平台上出售假冒玛氏猫粮的姚某告上法庭,索赔 267 万元并要求其公开道歉。

7月20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姚某在淘宝网出售假货,不仅损害了与商品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还降低了消费者对淘宝网的信赖和社会公众对淘宝网的良好评价,对淘宝网商誉造成了损害,判决姚某赔偿淘宝网损失及合理支出 12 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已向法院提起诉讼 12 起,全获立案,一审宣判 2 起。其中,淘宝网起诉商家姚某出售假冒玛氏猫粮的“全国首例电商平台诉售假店铺案”入选了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给予了该案高度评价:“填补了此类案件审理的空白,为今后类案的审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是司法界对互联网新型业态法律关系的明确,有利于促进电商平台的健康长久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明确了司法打假的力度和决心,有利于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对司法界和社会的正面示范作用明显。”

尽管“电商平台打假第一案”胜诉给网络假货治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然而,阿里巴巴在实践中发现,要想通过民事赔偿的方式,给售假者以震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平台作为商誉损失方的法律量刑标准亟待建立。

阿里的假货正流向这些平台

《打假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阿里打假特战队已与全国23个省开展线下打假合作,累计向全国执法机关推送涉假线索1910条,协助抓捕涉案人员1606名,捣毁窝点数1328个,涉案金额约43亿元。

“在打假实战中,我们发现线下假货生产源头依然存在。2016年我们对18万个疑似售假店铺做了关店处理,2017年这个数字是24万,数据分析发现,有相当部分的疑似售假店铺在头年被关闭后,改头换面重新售假。” 阿里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说。

“以莆田为例,2017年1月,执法机关对莆田地下假鞋市场做了定向打击。然而,2017年底,我们打假特战队对莆田假鞋产销地做实地探访时发现,这些行为白天是没有了,但是每到晚上10点,莆田某电商城附近依然有大量假冒‘耐克’、‘阿迪达斯’、‘彪马’运动鞋发往全国各地。”

发布现场,浙江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知识产权支队长陈竞凯说,正如阿里《打假年报》显示的那样,制售假团伙跨国境跨平台流窜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一些制售假分子已经开始向微信朋友圈、微商等多个社交平台及京东等其他电商平台转移;另一些制假分子甚至搭建了海外网站,通过FACEBOOK等社交平台引流售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