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因何而不朽
转眼间,2020年随着寒冬的到来而步入了尾声,对于整个世界而言这注定是充满着挑战和改变的一年,而对于古典乐坛而言,这也无奈地意味着此前预想中本该无比鲜花着锦、隆重盛大“贝多芬年”纪念活动在迁就和妥协中收场。我们实在无法得知迎来250岁生日的贝多芬对此作何感想,但依照他倔强的性格和对人世的关怀,“全球庆生”这件事大抵不会十分符合他的胃口、更不会显得比人们平安度过疫情的侵袭重要;而对于当下的人们而言,也许我们从未像此刻这般在心境上靠近和需要贝多芬。
毫无疑问,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站在古典音乐艺术“金字塔顶端”的人物,他在世的时候便已经被公认为全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长久以来在音乐诠释和学术研究界,他与两位前辈——J.S巴赫、莫扎特并尊为“大师中的大师”,于灿烂星河般的音乐宇宙中闪耀着最夺目的光芒;而在最广泛的音乐听众心里其地位更是无可撼动,“作品上演率最高的作曲家”这一殊荣在过去近两个世纪中几乎从未易主。这位身形矮壮、其貌不扬,不修边幅、谈吐“粗野”,以作曲家的身份承受失聪痛苦的波恩人,到底因何而不朽、逾百世而流芳呢?
在笔者十分有限的见识和感受中,贝多芬的伟大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他是最早具有“艺术家意识”的音乐家
这句话可能会让一些朋友感到费解,但绝对是贝多芬与他的前辈同行们相比最为与众不同之处。这与他所处的时代、他的际遇和他自信而高傲的个性全都相关,一如音乐评论家哈罗德·C·勋伯格在《伟大作曲家的生活》中所说“贝多芬把自己看做是一个艺术家,并且维护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权利,莫扎特在贵族世界的外围徘徊,不安地敲打着门……而比他小15岁的贝多芬却一脚踢开门,气势汹汹地闯入、并心安理得地坐在里面。”正是这种品质,让他不甘于做匠人和仆人,不允许自己的作品仅仅作为商品,绝不在人格上屈从和附属于任何贵族(尽管他长期受到贵族的资助并与他们保持着长久的友谊)。他要在音乐中真正抒发个人的意志,要让音乐真正印刻上“贝多芬”的烙印,这既是一次影响整个行业、大幅提升音乐家艺术地位的转变,也是后世对于贝多芬音乐中具有高度辨识度的强烈个性情有独钟的根源。
他是对自己的创作抱有极为严肃态度、因而精品率极高的音乐家
贝多芬每一部作品的诞生几乎都从未与一蹴而就、即兴潇洒有任何的关系,尽管他在维也纳是以“最擅长即兴弹奏”的钢琴才俊身份崭露头角,但每当真正需要将笔触落在谱面时他总是格外严肃。为了自己的第一部编号作品——三首钢琴三重奏的发表,贝多芬前后修改了三年;而他的唯一一部歌剧《菲岱里奥》写作时间则跨越了十二年,仅仅是序曲就创作了4首;在最为人所熟知的交响曲领域,另外两位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巨人:海顿与莫扎特分别留下了104和41部编号创作,而在贝多芬这里,数字骤减至9,自此之后,写作交响曲这件事情对于所有作曲家而言似乎都变得空前庄严起来。查阅贝多芬的字迹潦草的手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倾注的心力和热忱,那几乎涂抹成墨块儿的修改笔迹见证着作曲家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怎样严苛的要求,这还不算那些被他成沓粗暴撕成碎片的乐思。或许正因为如此,贝多芬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成为了如今音乐舞台的“核心文献”,在十分广泛的体裁涉猎中依然能做到让“贝多芬出品,必属精品”成为共识,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么?
他是不断精进、突破自我,在不同阶段的音乐实践中达到极致的音乐家
很多了解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朋友都会熟稔地将他的艺术生涯划分概括为三个时期,的确,这三个阶段的分野是如此明晰且保持着高度紧密的关联:从最初的钢琴奏鸣曲(如C大调第三号和C小调第八号“悲怆”)中贝多芬就明白无误地找到了迥异于他人的表达口吻,大幅度拓宽了古典主义框架下的情感维度和戏剧张力;到“英雄时期”对于音乐逻辑纯熟凝练的高超驾驭和音乐表现力的极致挥洒(以降E大调第三号交响曲和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为代表),留下了一大批今人最为熟悉的、无论聆赏多少遍都要赞叹折服于那毫无赘笔、平衡无瑕、奇崛瑰丽的华彩佳作;再到晚年那澄澈空明、如入无人之境的羽化超然(如C小调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和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大赋格”),一如米兰·昆德拉在《帷幕》中所言“它们(贝多芬的晚期作品)都远离古典主义,同时又不因此而接近于年轻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们泉涌般的才思……他走上了一条没有人追随的路,他那暮年自由的作品是一个奇迹,一座孤岛”,在这里音乐似乎以某种方式回归了巴赫笔下的纯粹理性、不再被某种统一的情绪风格所主导,同时又在音响层面直接跨越了十九世纪、抵达了被无调性训练锻造过的现当代审美之中。纵观音乐史、甚至是艺术史上,几乎没有第二个人能靠一己之力完成这样的自我超越——这不绝不仅仅是个人艺术技巧的完善和演变,而是勾连起过去与未来的、以无比扎实的步伐和天才的笔触贯通的大道,令“天堑变通途”的这份荣耀只属于贝多芬。
他是真正为音乐带来革命性变化、对后世产生恒久影响的音乐家
与贝多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作曲家(如韦伯、舒伯特)已经无法摆脱巨人的影响,而他带给后世的影响简直无法估量。柏辽兹说自己对于音乐的全部热爱源于聆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李斯特为了在交响音乐写作领域向贝多芬致敬宁愿放弃自己睥睨群雄的钢琴舞台生涯;十九世纪中期德国乐坛最引人瞩目的观念交锋——瓦格纳与勃拉姆斯的美学观念碰撞竟然全都可以追溯到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前者在其中听到了音乐的文学、戏剧、哲学结合的可能,看到了为绝对理想而冲破一切框架约束的必要性,后者知道即使在这样一部超越时代的杰作中贝多芬的底色依然是一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地道古典主义者,而非“时常让音乐失控”、无病呻吟的浪漫主义者……况且在音乐学者们看来,贝多芬的影响远不止音乐创作领域本身,有人认为正是贝多芬在第五、第六号交响曲中让部分乐章连续演奏的安排设定标志着多乐章作品真正变得不可割裂,从而强化了如今“乐章之间请勿鼓掌”的观演习惯;有研究者提出正是贝多芬难度极大的晚期钢琴奏鸣曲彻底杜绝了“业余爱好者在沙龙中参与音乐表演”的可能性,让古典音乐创作的严肃性和受众的“被动欣赏者”位置进一步明确,从艺术层级和创作导向上塑造了这门艺术如今相对“小众”的状态。这样的例子和观点还可以例举很多,总之,自贝多芬之后,音乐的发展被彻底改变了,几乎没有音乐人可能绕开这座高峰了。
他是一位心存博爱,对人类的光明与和平抱有真诚心境和虔敬理想的音乐家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贝多芬是最早具有艺术家意识、力求在音乐中表达个人情感和意志的作曲家,而这种意志的内核,便是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无论是个性使然还是时代注定,贝多芬都是一个要面向普罗大众振臂高呼的人,尽管他也有如同舒伯特、肖邦、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一样私密情愫需要在音乐中倾吐(这种表达往往极为动人),但应该说那一部分不足以构成贝多芬音乐气质的主导,定然是那声声历经苦难却仍不动摇的呐喊让最多的听众与贝多芬产生了内心情感上的共鸣,仿佛在疲惫到几乎要放弃的长跑赛道中总有一个雄浑低沉的声音在为你鼓劲儿。
细数贝多芬的众多杰作,无论是《埃格蒙特》序曲、第三号《莱奥诺拉》序曲,还是《C大调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无不充溢着穿越灰暗、抵达光明的历程,这固然与作品体裁的内在逻辑有关,但挣扎斗争之剧烈、昂扬凯旋之辉煌、起承转合之浑然,都是独属于他的伟大。在《菲岱里奥》的结尾,他不满足于让男女主人公相拥歌唱爱情的美好,而是用澎湃的合唱赞颂自由的可贵;在《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中,在曼妙醉人的鸟鸣重奏和凌厉摄人的暴风雨场景后,他真正要抒发的是对自然的感恩之情;在《D小调第九交响曲》那家喻户晓的末乐章中,“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理想一次次重复、一次次升高……在音乐中,贝多芬直面困顿、正视脆弱、同情弱者、拥抱光明,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如此真诚、坦率、不矫情造作,这让他真正超越了自我、超越了时代,正如“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杜甫仍然渴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般,这样真诚坦荡的气魄和悲天悯人的情怀难道不值得人们仰慕和钦佩么?
围绕贝多芬的谈论会一直持续下去,同时注定伴随着误读。关于他的一切都会引发人们的好奇,但事实上也都不那么重要,因为一位音乐家真正想说的、要说的,都已写在乐谱之上,只有通过音符,我们才能真正走近这位永远的同代人。贝多芬在《D大调庄严弥撒》总谱前的题辞上写下“发自内心,但愿最终,也能抵达内心”,站在2020年的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地回答——“谢谢你,做到了”。
从1998年北京国际音乐节的第一场音乐会开始,音乐节就与贝多芬拥有了不解之缘。23年来,杜梅、阿格里奇、麦斯基、波利尼、敏茨、郎朗、布赫宾德等世界级演奏家都曾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奏响贝多芬的伟大作品。更令音乐节观众难忘的是,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九部交响曲、五部钢琴协奏曲都曾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以全集形式完整呈现。在北京完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之前,布赫宾德大师曾维也纳、米兰、慕尼黑、纽约等地四十七次完整演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与众不同的是,这一次,这些作品并非在音乐厅内演奏,而是在时尚气息浓郁的三里屯奏响,这一策划集中展现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对将古典音乐文化与时尚都市生活进行融合的决心。此后,布赫宾德大师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绎了五部钢琴协奏曲,北京国际音乐节通过两个全集音乐会的策划向观众介绍贝多芬音乐,传递贝多芬音乐精神。第二十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帕沃·雅尔维与不莱梅室内爱乐乐团受邀演绎全套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雅尔维与乐团的演绎从音色到整体架构都颇为新潮。这一套全集在国内的呈现,彰显着北京国际音乐节对古典音乐新艺术理念的支持,和为观众呈现高质量演出的决心。
特别是2020年的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柳鸣、张润崯、党华莉、陈一歌、林瑞沣、谢昊明、王温迪、苏千寻、余振阳、竺玟佳这十位青年小提琴共同呈现了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鸣曲。由9至16岁少年组成的BMF少儿节日乐团则奏响了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在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的历史节点,青年艺术家对贝多芬的大胆诠释,更具有了将贝多芬音乐带入历史新纪元的意味。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直坚持着为青年音乐家提供平台,扶植中国青年音乐家走上世界舞台。在2020年,将舞台交给了“后浪”,将演奏贝多芬的机会交给了“后浪”,青年音乐家们演奏中的磅礴能量与对贝多芬音乐跨越时代的解读与理解,更显得无比珍贵。
250年来,贝多芬在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影响着古典音乐世界。在他在世时,他以巨大的艺术创新能力推动着音乐史的演进。在他去世后,他是一代代音乐家的人生与艺术的导师。时至今日,他的光辉依然为每一个音乐人送去能量。从享誉世界的作曲大师到古典音乐舞台的中坚力量,再到仍在学习阶段爱乐少年,我们采访了从“50后”到“00后”的每一代音乐家,展现每一个时代音乐人眼中的贝多芬:
50后 作曲家郭文景
我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的音乐是在1974年,当时听到的是《第五交响曲“命运”》。关于贝多芬,我最想作为指挥演出他的《第二交响曲》。贝多芬有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60后 大提琴家王健
我第一次接触贝多芬的音乐是很小的时候听到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现在,我最想演奏他的5部大提琴奏鸣曲。我曾经读过他写给亲人的信,解释他为什么因为耳聋而脾气不好,因为总是怀疑别人在嘲笑他,信中也请求大家原谅他。这些阅读使得我理解了他的心态,更能体会他音乐中的强悍和脆弱。
70后 大提琴家秦立巍
一个时代的先锋,一个顽强不屈的英雄,一个永远可以在绝望中找到极美的艺术家。虽大提琴文献里没有贝多芬的协奏曲,然而他的五首大提琴奏鸣曲是我们曲目的辞海!从我12岁开始学了第一首贝多芬奏鸣曲到几年前录制他奏鸣曲全集,从演奏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到学习他所有的重奏作品,贝多芬的音乐让我认识到希望的真正价值!
80后 歌唱家沈洋
第一次接触贝多芬作品是聆听DG的正版磁带,内容是卡拉扬70年代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绎的《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关于贝多芬,我最大的理想是作为一名指挥去演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九交响曲》也是贝多芬作品中对我最大的一首。这是我演唱最多、广度最广的贝多芬作品。2020年3月7日,我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在德国汉堡演绎了这部作品,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在国外的最后一场音乐会。
90后 钢琴家孙佳依
小时候,每次弹贝多芬奏鸣曲,便总听老师强调要弹出贝多芬的精神、贝多芬的风格,那时不懂。也许因为我们这一代是在祖国强大的羽翼下幸福长大的,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什么痛苦与磨难,所以很难理解什么是贝多芬精神,便一直在寻找。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眼中的贝多芬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小时候看传记时,觉得他是个古怪倔强孤独的老头儿,后来在他的音乐中感受到的是他对生命的热爱!贝多芬在经历了爱情的破灭、贫困的侵扰、致命的耳聋,却在精神上依旧坚贞不屈,在饱尝人间苦难的老年时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欢乐颂》。是什么支撑着他?我想一定是爱。孤独源于爱,是对自己心中的诗与远方的追求,无爱的人应该是不会孤独的吧。
90后 小提琴家党华莉
仔细回想起来,其实在最初学习小提琴的时候就有过接触了——那是一首根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末乐章主旋律改编的小作品,出现在小提琴启蒙教材中。演奏这首作品时的我六岁。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以及交响乐我都曾演奏过,但是他创作的C大调三重协奏曲对于我而言是陌生且神秘的。贝多芬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品目前还是他的十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因为这十首作品不仅贯穿了他创作的三个阶段,同时也反映了他不同时期的心境与境遇,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他一生的缩影。
00后 青年小提琴家苏千寻
在我刚学习小提琴不久时,大概7、8的时候第一次演奏了贝多芬的作品,《F大调浪漫曲》。我最希望演奏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众多的作品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交响曲“英雄”》。
00后 BMF少儿节日乐团成员 张启跃
我没有彻底了解贝多芬之前,只知道贝多芬是一位非常伟大杰出的音乐家。后来我读了《贝多芬传》又学习演奏了他的交响乐,了解到他是一个不愿意对命运屈服的人,就像哪吒说的一样:“我命由我不由天。”他虽然孤独,性格古怪,但仍然是伟大的音乐家,尤其是在失聪的条件下,却从无声的世界里找到了新的音乐。
撰稿 / 高建
排版 / 智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