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45篇:整本书阅读课型建构
2020年第145篇:整本书阅读课型建构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0年第10期转载了甘纪亮老师发表于《中学语文》2020年第5期的论文《建构“三环节八课型”的整本书阅读范式》。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名著阅读或者说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个难点。三年教完12本名著,这对于很多语文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我是十分注意收集整本书阅读教学方面的案例的。广东省宝安区航城学校甘纪亮老师研发的“三环节八课型”的教学模式,对于一线教师的名著阅读教学是有极大启发意义的。
所谓“三环节”,指的是按照整本书阅读的指导过程区分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读阶段、促读阶段和展示阶段。这三个环节实现了阅读过程与阅读指导过程的统一,教师是按照导读、促读、展示的环节进行指导的,学生也是按照初步了解名著内容、深入进行名著阅读、展示个人阅读成果的步骤来阅读名著的。这是按照时间流程对名著阅读划分的三个环节,其实是适用于初中学段的名著阅读和高中学段的整本书阅读的,自然也是符合阅读规律的。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针对每个环节设计了不同的课型,这也是作者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独特经验,也是整篇论文最为精华的内容。
在导读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观念结构与文本中的部分内容建立关联,学习相关的知识和背景材料,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阅读视野。确定学生的阅读方式和方向以及方法和计划。具体说来,导读课主要有三种课型:一种是激趣课。就是教师通过采用影视片段欣赏、精彩情节尝鲜、作者轶事、个性化的评价或者是特别的荐书活动让学生对整本书建立起阅读期待。回想当年我的名著阅读课,主要还是停留在激趣的层面上。例如激发学生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兴趣,我会先用一节课的时间介绍作者、本书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本书的精彩片段以及对应的影视片段。第二种是概览课,主要是让学生看书名、副标题、目录、封面、摘要、序言和后记,然后猜测书籍的类别及大致内容,并提取序言中的关键词,由此对整本书有初步的认识,进而确定阅读的方式和方向。名著阅读概览课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能否调动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致的判断。初中12本名著的很多内容,本身在教材中是有对应篇目的,这就为打开整部名著奠定了基础。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之于《朝花夕拾》、《智取生辰纲》之于《水浒传》、《范进中举》之于《儒林外史》等等,这就意味着对课文的学习,也是一把打开名著锁的钥匙。第三种是阅读计划课,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以及评价标准。这种课型的作用是巨大的,我曾经有一个观点,即整本书阅读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的阅读了这本书。教师要善于介入到学生的实际阅读过程中去,确保整本书阅读的效果。那么,在课堂上制定计划书,并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就是确保学生是否真正阅读的关键。阅读计划表有助于学生对名著进行任务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整本书阅读的习惯。
在促读环节,作者主要建立了三种课型:第一种是自读课。自读课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完全放任不管,而是要给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单,任务单包括阅读的要求以及达标的标准。例如作者提供了《西游记》1-7回的阅读单,包括画出孙悟空活动的思维导图、对名著文本进行批注、提出至少三个问题等。当然,制作阅读任务单并不容易,教师首先要对名著有一个基本的阅读,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精准的阅读任务及评价标准。第二种是方法指导课,即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进行阅读。例如统编教材的名著阅读板块都有相应的阅读提示,例如教学生用精读、略读及思维导图的方式阅读《西游记》《水浒传》等长篇小说;用批注的方式阅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等。在阅读方法表格中,作者提出了精读和略读、批注、思维导图、读书小论文、诗歌阅读、小说阅读等一般的阅读方法和特定文体的读书方法。例如小说阅读,阅读目标是“把握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能够从叙事学、社会背景等角度解读小说”,操作方式主要是“小说的基本知识,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例如知人论世、叙事学研究、比较研究等”,评价标准则是“能够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对文章的主题进行独立的解读”等。第三种是讨论交流课。这种形式的阅读我之前也采用过,但没有形成一定的操作流程与规范。所谓讨论交流课,主要是学生以问题为抓手,在交流和质疑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发挥阅读共同体的作用。作者对讨论交流课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包括确定讨论交流的规则及组织方式、确定合适的话题并围绕话题组织开展、进行评价反思等。我个人认为,讨论交流课对学生的作用是很大的,阅读体会与感想,或者说阅读的整个收获,很多是在交流讨论中实现的。
在展示环节,学生更多的是展示个人或小组的阅读成果与体会,这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阅读方式。作者提供了两种阅读教学课型:一种是动态成果展示课,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会活动,让学生展示对文本的理解,感受阅读的快乐,例如辩论、剧情表演、演讲、赛书会等。活动可以由学生组织,但是教师也要注重指导。这种课其实还可以与交流讨论课进行融合,实现讨论与展示的统一。第二种是静态成果展示课,主要是分享学生的静态实物,例如分享读后感、读书小论文、展示手抄报等,这种课型可能会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
总之,“三环街八课型”的名著阅读教学模式,给教师进行“名著阅读课程化实施”提供了方向和操作策略。建议初中语文教师多关注这一板块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