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网语 | “社会性死亡”,“死”的是什么
近来,人们在网络上频频看到“社会性死亡”一词,“死亡”这一不少人避讳的词语,忽然以一种新的姿态成为了网络热词。这让人不禁疑惑,“社会性死亡”,“死”的是什么?
“社会性死亡”一词最早的出处是美国作家托马斯·林奇所写的《殡葬人手记》。在书中,作者对死亡进行了分类:“死亡有多重意义。听诊器和脑电波测出的,叫'肌体死亡’;以神经末端和分子的活动为基准确定的,叫'代谢死亡’;最后是亲友和邻居所公知的死亡,'社会性死亡’。”这一段文字中提出的“社会性死亡”,意指逝者的亲朋好友得知了他的死亡,是对于个体死亡的社会性确认。而如今作为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性死亡”,则有着另外的意思。
在网络语境中,人们常常用“社会性死亡”形容自己在公共场合出糗后非常尴尬的状态。目前已有四十余万成员的豆瓣“社会性死亡”小组较早将这个词带入了网友们的视野。通过在小组中发帖自嘲,许多人分享着自己日常生活的相关经历。这里所使用的“社会性死亡”是一种夸张的表述,表达出当事人内心极度尴尬的状态。而“社会性”则对“死亡”进行修饰,将出糗发生的场合限定在了具有社会属性的公共场所。“社会性死亡”,“死”的是人们在公众场合维持的体面形象,有点类似于开玩笑时所说的“我形象都没了”。
此外,网友们还常常会使用许多由“社会性死亡”衍生而出的词汇。比如“大型社死现场”,比起强调人所处的状态更偏重于对当时情景的形容:“上网课忘了关麦克风,老师和全班同学都听到我问我妈中午吃什么了,那一刻简直是'大型社死现场’。”“公开处刑”则指做出使他人“社会性死亡”的行为:“吃年夜饭的时候刚和亲戚吹牛说自己每天早起晨跑,就被我爸'公开处刑’:'得了吧,你今天睡到十点才起。’”“社会性复活”则是通过自己的临场反应避免“社会性死亡”:“今天在路上认错了人,还上去拍了拍人家肩膀,幸亏我机智,当时就微笑着假装向他问路,及时'社会性复活’。”
伴随越来越多人对“社会性死亡”的认识和使用,这个词也引申出了一层新的含义。在罗冠军事件等一些社会事件中,当事人们使用了这个原本在网络亚文化语境中用于自嘲的词语,表达出自己所遭遇的困境:在真相尚未明晰之时,便有许多网友对于这些事件发表极端的评价,而这些声音伴随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手段,从网络空间蔓延到现实生活,中伤当事人的社会声誉,使他们逐渐失去工作、朋友等社会关系,陷入抑郁。在承受了一系列的身心伤害后,有一些人甚至选择了走向真正的死亡。如此“社会性死亡”,实在令人扼腕。对此,央视新闻等许多主流媒体也屡屡发文,呼吁网络空间中的理性。在“社会性死亡”的这一词义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语言对于严肃话语体系的反哺。
“社会性死亡”式的自嘲,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是积极排解自我情绪的一种方式。然而,另一层意义上的“社会性死亡”,却让我们不禁反思集体无意识下的网络暴力。“社会性死亡”,“死”的不应该是我们的理性思考,理智的声音才能助力营造更友善的网络话语环境。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1年第9期《网言网语》栏目。
202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