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一、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本县这块土地上已有人类活动。新中国建立以后,合作乡燕里村、华溪乡里兆村和夏演乡、佛堂镇先后有石碳石斧出土。1981年,平畴乡木见山发掘的一座西周墓,出土文物有原始青瓷盉、缸、豆、碗、碟、盂、黑釉印纹陶缸、陶罍等,证明当时义乌已不再是蛮荒之地。

相传夏五世主少康封庶子于会稽,号称于越。本县当时在于越境内,东周时属越国。公元前339~前329年之间,越为楚所败,浙江(钱塘江)以北被楚占,江以南也臣服于楚。

秦王政(始皇帝)廿五年(前222),定江南,平百越,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乌伤县境,北接诸暨,南邻太末,大致包括今金华、兰溪、义乌、永康四市县的全部,东阳、磐安、武义、浦江四县的大部和仙居、缙云的一小部分。

西汉仍因秦制。“新莽”朝改乌伤为乌孝。东汉建武初复名乌伤,属会稽郡西部都尉治。初平三年(192),分县西面一部分辖境置长山县(今金华、兰溪)。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分县南面一部分辖境置永康县。宝鼎元年(266),原会稽郡西部分出设东阳郡(郡治在长山,即今金华市区),本县归东阳郡管辖。历经晋和南朝的宋、齐两朝270多年,隶属关系未变。梁、陈两朝(503~589),东阳郡改称金华郡,本县仍隶属之。

隋平陈,金华郡一度改置吴州。开皇九年(589),废吴宁县,分5乡入本县。十三年,分吴州置婺州。大业三年(607),州复为东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东阳郡改称婺州,将本县划出设稠州(亦作绸。绸、稠通用。今稠城镇名称源于此)。六年,稠州分置乌孝、华川两县。乌孝县治在乌伤县旧址即今稠城镇;华川县治已难确指。七年,废稠州,两县合而为一,称义乌,属婺州。这是县名义乌之始。垂拱二年(686),县东面废吴宁时并入的5乡,仍划出重置东阳县。天宝十三年(754),又分县北面一部分加兰溪、富阳各一部分设浦阳县,即今浦江县。

五代十国至两宋,本县均属婺州。元代,本县隶属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本县归附,婺州路一度改置宁国府。廿二年,又改名为金华府。按当时县的等级划分,义乌在唐为紧县,宋为望县元为上县。

清承明制。民国初,撤销府一级建制,本县直属于省。1914年,以道代府,本县属金华道。1927年,道废,仍为省、县两级制。1935年,省下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本县属第四区(公署初驻兰溪、继驻金华);1947年,属第五区(公署驻衢州);1948年4月,属第三区(公署驻金华);同年7月,属第八区(公署驻本县)。

1942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日本侵略军占领本县县城。县政府迁驻五指乡杨盆一带,并一度流亡在永康县境。1944年秋迁驻南极乡尚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曾于1942~1945年间建立金(华)义(乌)浦(江)联防办事处和诸(暨)义(乌)东(阳)办事处两个政权机构。1945年9月,抗战胜利,县政府迁回稠城。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建立金义县政府、路北县政府、路南金义永武办事处、路东县政府等人民政权。

1949年5月8日(农历四月十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二军册五师解放本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义乌县人民政权在稠城镇建立,隶属金华专区。党领导全县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本县进人历史新阶段。

二、行政区划

1.民国以前

隋以前,县境内行政区划无考。唐代有乡30,每乡500家;乡各有里,每里百家。后经并省,宋代初期设乡26,乡下设都,都下设保。熙宁四年(1071)推行“保甲法”,10家为保,50家为大保,10大保立1都保,原26个乡成为26个都保,仍存8乡旧名以统之。宣和元年(1119)增为28个都保。元承宋制。明朝,都保改称都,各都计户编图,以定其徭役赋税。原来县城4隅各管7个都,嘉靖廿二年(1543)一度增为6个隅(原东、南、西、北四隅外增五隅、六隅),隅不复管都。万历后县城仍分4隅,下分6坊(坊相当于图)。城外分8个乡、30个里、28个都、140个图[原每都至少4个图,最多14个图。清康熙元年(1662)行《均里令》,才统一规定为每都5个图],每图10个甲。乡、里、都,系旧称,区域相对稳定。图设地保(保正)管徭役支应、治安调解;设“庄书”管征收田赋和《承粮户册》(《实征》),为基层行政单位。乾隆五十年(1785),乡、里、都划分如下:

崇德乡3个里:崇德、青岩、义禽。3个都:一都(今下傅、贝村、黄杨梅、杨村、张村等),二都(篁园、樊村、鲇溪、宗塘、下朱、下王、青岩刘、青岩傅等),三都(黄庭树下、西旺、大王、清塘下、抱湖塘、宗宅、堂阁、森屋等)。

缙云乡3个里:缙云、永昌、修仁。3个都:四都(大元、平畴、青口、廿三里、上社等),五都(何宅、埠头、陶店、华溪、李塘、大岭、泉塘、屏石头等),六都(西张、九如堂、尚经、清塘、下骆宅、江村、陈陀、高岭、西山下、新厅、里忠、翁界、惠甘、仙顶等)。

龙祈乡3个里:守顺、上甲、下甲。4个都:七都(下西陶、东洪、后山坞、里宅、油碑塘、苏溪、马丁、徐界岭、密溪、东青等),八都(齐山楼、龙祈山、颜坞、八里桥头、立山黄、溪北、溪后、大畈等),九都(楂林、朝塘、杜门、东塘、塘坞、红峰等),十都(新院、苏溪蒋宅、后深塘、大陈、凰升塘、杜桥、善坑等)。

永宁乡4个里:余庆、永宁、乌孝、扬化。4个都:十一都(三里塘、陶界岭、遗安、全备、杜元、后余、寺前、后宅、西何、后明堂、马踏石、前傅等),十二都(后傅、苏界、鹤田、下金、杜村、吴宅、湖门、均塘、何界、三里店等),十三都(王前山、石桥头、下里角塘、何麻车、柳村、青溪、塘下、李祖、上方、陈宅、傅宅、曹村、白水坞等),十四都(前洪、万村、畈东、西俞、东河、雅留村、毛店桥头、何泮山、井头徐、塘下郑、官清畈、江村等)。

智者乡5个里:智者、崇义、修义、修政、敦义。4个都:十五都(桥头、夏演、流村、流下、贾伯塘、上溪、石明塘、何斯路、分水塘、里京、水涧、前陈、下吴等),十六都(西楼、寺口陈、王村、横大路、溪华、黄山、雅童、关胡村等),十七都(寺西、后溪、祥贝、上楼宅、吴店、沈宅、溪田、苦竹塘、后宋、斯何、里美山、萧皇塘等),十八都(仰科郑、喻宅、石塔、荷店塘、鲍宅、义亭、雅文楼、张家、杨梅院、王阡等)。

同义乡6个里:同义、永嘉、栖凤、遵教、奉国、望仙。5个都:十九都(大楼、下滕、车路、青肃、畈田朱、白塔塘、寺口蒋、陇头朱、山头下等),廿都(上叶、安头、盛村、前王、张宅、叶前、视畴、杭畴等),廿一都(石宅、吴头、杨宅、王宅、葛仙、泽塘等),廿二都(童店、桥头王、翁村、诸宅、江湾、崇山、下柳、殿口商、官塘、柯村、金村、何村等),廿三都(荷叶口、隔塘、东山头、孔村、塔下洲、后园、徐村、江南、东山干等)。

双林乡3个里:双林、太平、蜀山。3个都:廿四都(八岭坑、画坞坑、陈村、石壁、塔山、稽亭、剡溪、佛堂、傅大路等),廿五都(后塘、田心、塘下洋、雅西、光明、乔亭、塘边等),廿六都(赤岸、东朱、薛村、柏峰、雅端、清溪等)。

明义乡3个里:绣川、王村、翁铺。2个都:廿七都(舟墟、后阳、倍磊、平望、新塘西等),廿八都(山盆、后金宅、毛店、朱店、尚阳、莱山、慈溪、鱼曹头等)。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驻义乌时,并8乡为4乡:一都至六都为东乡,七都至十三都为北乡,十四都至廿都为西乡,廿一都至廿八都为南乡。如此划分,习俗沿用至今。

2.民国时期

1912年,县城废隅、坊,设河东里、河西里。后改河东镇、河西镇。1930年,分为东郭、南郭、西郭、北郭4个乡。1934年,实行“保甲制”,废4乡,建稠城镇。其后城郊属村时有变动,但稠城镇的名称则一直沿用至今。

乡村中,都图地保制延续到民国时期。地保办差,实权掌握在地主、富户、士绅手中。

1928年,本省推行“村里间邻制地方自治”,原则规定10户为邻,设邻长;10邻为间,设间长;10间(10数均可依实际情况上下浮动)编为1乡、镇,设乡、镇公所,乡、镇长正1副2。时,全县设乡65、镇13,分别隶属于驻城内、佛堂、上溪、苏溪4个区公所。

1934年,始编保甲,全县78个乡镇由3个保甲督导区管辖:

第一督导区管稠城、廿三里、楂林、苏溪4个镇,金山、紫溪、青雅、仁德、福田、长龙、新溪、二新、普济、屏山、修荐、洋塘、三益、李塘、华水、白岩、永昌、新民、武陵、三友、大同、延陵22个乡。

第二督导区管倍磊、佛堂、江湾、赤岸、义亭5个镇,香溪、九福、六和、铜川、禅明、崇山、画溪、三槐、五福、环溪、环畴、三合、洋滩、镇南、云黄、青龙、南极、文雅、盘普、五指、新成21个乡。

第三督导区管大陈、南平、上溪、肃田4个镇,香山第一、香山第二、香山第三、梅源、梅前、凰山、崇义、广鱼、普惠、铜溪、雅福、铜莲、柳村、岩南、湖门、鹤田、梅溪、青白、三和、永寿、静居、披云22个乡。

1939年,增区并乡,设5个保甲督导区(1940年,曾一度撤督导区设区署),45个乡、镇。

1942年5月以后,原县治所在地稠城镇被日本侵略军占据。为了抗日自卫,设义南、义西、苏溪3个联防办事处。1944年,铁路以东14个乡镇属苏溪区,铁路以南16个乡镇属佛堂区,铁路以西10个乡镇属上溪区,三梅、义亭、上溪、崇义、南平5个乡镇直属县政府。实际是上溪区的三梅、上溪、南平、香山、崇义,苏溪区的楂林、大陈、新新等乡镇,1943-1945年9月,一直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政权机构管理。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县政府迁回稠城镇。全县45个乡镇划成4个指导区。每一指导区设指导员1名巡回指导。指导员办事处设于廿三里、佛堂、上溪、苏溪4个镇。

1946年,乡镇裁并,设乡镇34、保477、甲5329,归4个指导区管辖。

3.解放以后

1949年5月,义乌解放,废指导区及保甲制,县以下设城阳、义东、苏溪、佛堂、义北、上溪6个区署。除分稠城镇东北郊置福田乡外,其余乡镇暂沿旧称。10月,增设赤磊区。

1950年6月,增设东河区。8月全县原35个乡镇划为101个小乡镇、2个县属镇。1956年,减区并乡。全县置7个县属乡镇,4个区,32个区属乡。

1958年9月,新建人民公社7,生产大队管理区63:

稠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设生产大队管理区11:稠城、隔塘、杨村、福田、东河、龙回、大塘、徐村、前洪、江湾、路北。

佛堂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设生产大队管理区7:合作、田心、倍磊、塔山、张宅、佛堂、王宅。

赤岸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设生产大队管理区7:赤岸、莱山、雅端、东朱、毛店、尚阳、山盆。

义亭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设生产大队管理区14:陇头朱、下宅、王阡、黄山、念亩山、畈田朱、何斯路、石塔、溪华、新村、吴店、义亭、上溪、夏演。

后宅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设生产大队管理区7:后宅、后傅、前店、全备、塘李、湖门、柳青。

苏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设生产大队管理区10:苏溪、联合、新新、大陈、立塘、甘溪、东塘、路东、建设、楂林。另划苏溪管理区部分地置杨梅岗农垦场。廿三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设生产大队管理区7:廿三里、尚经、平畴、东陈、下骆宅、华溪、青口。

1959年,撤赤岸人民公社,所属生产大队管理区并入佛堂人民公社;恢复稠城、佛堂两县属镇建置。

(1959年底~1968年5月,浦江县并入本县。)

1961年10月,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全县除保留2个县属镇外,6个(大)公社均废,新建义亭、苏溪、后宅、义东、城阳、佛堂6个区,45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

义亭区9个人民公社:义亭公社22个生产大队,王阡公社9个生产大队,畈田朱公社13个生产大队,杭畴公社10个生产大队,吴店公社24个生产大队,溪华公社21个生产大队,上溪公社18个生产大队,夏演公社19个生产大队,官塘公社18个生产大队。

苏溪区7个人民公社:苏溪公社19个生产大队,联合公社20个生产大队,甘溪公社11个生产大队,新新公社9个生产大队,楂林公社17个生产大队,东塘公社11个生产大队,大陈公社13个生产大队。

后宅区5个人民公社:前店公社12个生产大队,柳青公社9个生产大队,后宅公社24个生产大队,塘李公社15个生产大队,湖门公社19个生产大队。

义东区5个人民公社:廿三里公社30个生产大队,华溪公社12个生产大队,平畴公社22个生产大队,下骆宅公社16个生产大队,尚经公社15个生产大队。

城阳区9个人民公社:杨村公社18个生产大队,东河公社21个生产大队,前洪公社10个生产大队,福田公社15个生产大队,大塘公社16个生产大队,江湾公社10个生产大队,徐村公社23个生产大队,稠城公社10个生产大队,路北

公社9个生产大队。

义东区5个人民公社:廿三里公社30个生产大队,华溪公社12个生产大队,平畴公社22个生产大队,下骆宅公社16个生产大队,尚经公社15个生产大队。

城阳区9个人民公社:杨村公社18个生产大队,东河公社21个生产大队,前洪公社10个生产大队,福田公社15个生产大队,大塘公社16个生产大队,江湾公社10个生产大队,徐村公社23个生产大队,稠城公社10个生产大队,路北公社9个生产大队。

佛堂区10个人民公社:佛堂公社11个生产大队,合作公社12个生产大队,塔山公社18个生产大队,田心公社15个生产大队,倍磊公社20个生产大队,王宅公社26个生产大队,东朱公社10个生产大队,赤岸公社16个生产大队,毛店公社19个生产大队,尚阳公社14个生产大队。

1962年,废路北公社,所属生产大队并入稠城公社。

1965年夏,撤后宅区,所属前店公社划归苏溪区,湖门、柳青、塘李、后宅4个公社划归城阳区。

1970年8月-1973年2月,曾撤去区一级建制。1982年1月,甘溪、大塘2公社分别更名为巧溪、桥东公社。

1983年政社分设,原则上以原公社范围建乡;同时,稠城公社并入稠城镇,佛堂公社并入佛堂镇。有4个乡一分为二,即吴店乡分设下宅乡,溪华乡分设黄山乡,夏演乡分设何里乡,联合乡分设路东乡。杨梅岗农垦场于1983年12月批准建杨梅岗乡。1984年7月稠城、佛堂2镇分别并入城阳区、佛堂区,区、镇“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5年8月区镇分开,镇单独建立领导班子。至1985年底,全县设区5,乡47,县属建制镇2。

1988年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撤销城阳、义亭、佛堂、苏溪、义东5个区公所,49个镇乡(镇11、乡38)调整为23个镇乡(镇12、乡11):柳青、前洪、桥东、杨村、福田5乡并入稠城镇,王阡、畈田朱、杭畴3个乡并入义亭镇,溪华、黄山2个乡并入上溪镇,下宅乡并入吴店镇,东朱乡并入赤岸镇,新新、巧溪、杨梅岗3乡并入苏溪镇,何里乡并入夏演乡,合作、王宅、田心3个乡并入佛堂镇,华溪乡并入廿三里镇,湖门、塘李2个乡并入后宅镇,尚经乡并入下骆宅乡;尚阳乡与毛店乡合并称毛店镇,联合、路东、前店3个乡合并称荷叶塘乡;平畴乡改称青口乡。1994年下骆宅乡撤乡建镇。

1996年,义乌市面积1102.8平方千米,人口约64.4万人。辖13镇10乡:稠城镇、后宅镇、佛堂镇、赤岸镇、毛店镇、义亭镇、上溪镇、吴店镇、苏溪镇、大陈镇、楂林镇、下骆宅镇、廿三里镇、夏演乡、官塘乡、东塘乡、荷叶塘乡、青口乡、徐村乡、江湾乡、东河乡、塔山乡、倍磊乡。市政府驻稠城镇。

1997年徐村、荷叶塘2乡撤乡建镇,徐村乡改称徐江镇。1999年,稠城镇原杨村乡与官塘、江湾2乡合并建稠江镇,稠城镇的原桥东乡与青口乡、徐江镇合并建江东镇。至此,义乌市辖16个镇、5个乡。经1999年勘界后测定,义乌境域总面积为1105.46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底,义乌市下辖8个街道、6个镇、454个行政村94个社区。苏溪镇、佛堂镇、上溪镇、大陈镇、赤岸镇、义亭镇、稠城街道、福田街道、江东街道、稠江街道、北苑街道、后宅街道、廿三里街道、城西街道。

(0)

相关推荐

  • 山东省最先取消人民公社的县——邹县

    1982年初,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已经确定.邹县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农村体制改革的试点,要求争取5月份见成效.接通知后,邹县连夜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确定领导和工作机构,县委书记翟学恕亲自抓,分管干部 ...

  • 【历史沿革】长乐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唐宋元明清时期: 长乐村属瑞山乡太平里,为二十一都. 民国元年(1912),自治区下的庄改为乡. 民国16年(1927),行街村制. 同年(1927)6月,改称村里.县下分区,区下为村里,村 ...

  • 卯都图

    卯都图  蒙古语村名,意为树木地.原为蒙古族牧民营盘,因不远处山上有树,即取名卯都图.民国五年(1916),以王悦为首的几位农民在此开地立村沿用至今.位于屯垦队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屯垦队村南偏东20公里处 ...

  • 铜井的沿革你知道吗?

    沂南县的铜井镇现境原属沂水县.1938年解放建政,属沂水县,称峙阳区,辖灵山.马泉.竹泉三个乡,60个行政村. 1939年南沂蒙联防办事处成立,铜井公社现境小部分属南沂蒙联防办事处,大部分属沂水县. ...

  • 铜井镇的历史沿革

    沂南县铜井镇的现境原属沂水县.1938年解放建政,属沂水县,称峙阳区.辖灵山.马泉.竹泉三个乡,60个行政村. 1939年,南沂蒙联防办事处成立,铜井镇现境小部分属南沂蒙联防办事处,大部分属于沂水县. ...

  • 如皋市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建置 第一.沿革 1.初置县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始有正式设立如皋县的记载.<晋书·地理志>载:"安帝分广陵郡之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五县,置山阳郡(应为海陵郡),属 ...

  • 迁安市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全国GDP百强县之一. 第一.建置沿革 迁安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优越.自商代封国,历3000余年沧桑,疆域.隶属屡经变更,1996年撤县设市. 1.地理位置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部 ...

  • 涉县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涉县因涉水而名,古称沙侯国.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属邯郸郡.西汉初置沙县,后改称涉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涉县位于 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素有"秦晋之要冲, 燕赵 ...

  • 仪征市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仪征是长江下游北岸唯一主城区依江而建的县级城市,东连扬州,南与镇江.南京隔江相望,是南京.镇江.扬州三城之间的节点城市,全市总面积859平方公里.仪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西汉初年建县,唐宋时成为著名的 ...

  • 福清市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福清市是福州市辖的一个县级市,简称'融',雅称"玉融".名取自"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一语中的'永福'.'清源'二词.福清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处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中 ...

  • 新中国成立以来枣庄行政区划沿革,这是枣庄人都该了解的历史#枣庄

    新中国成立以来枣庄行政区划沿革,这是枣庄人都该了解的历史#枣庄

  • 广西壮族自治区1949~2005年行政区划沿革

    1949年 ◎1949年11月22日桂林市解放,定格为地级市 ◎设立柳州市(县级),以柳江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1949年底) ◎梧州市由省辖市改为县级市,由梧州专区管辖 ◎成立武鸣人民专员公署,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沿革-苏南行政公署

    1949年4月26日,苏南行政公署成立,驻无锡市.辖无锡市和镇江.武进.苏州.松江4个行政分区,27个县.市.无锡市下辖无锡县和3个指导区.7月,成立太湖区行政办事处. 1949年11月28日,苏南行 ...

  • 天津市行政区划沿革

    1949 年 · 1 月 15 日天津解放,成立天津市人民政府. · 设 11 个市辖区,区名按数序排列. · 1949 年 1 月 17 日设塘大区,包括塘沽.大沽.新河.新港区域. · 1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