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群成为「秀场」,成年人的比较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

新学期开始了,Push妈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难过。

开心是终于不用在家和孩子1V1开启手机争夺、电脑争夺和沙发争夺战了;

难过的是又要开启上班工作群汇报,下班家长群汇报的生活了。

放学问孩子:“今天作业多不多?”

孩子:“不知道,老师说发家长群了。”

打开家长群,不见作业只看到一堆“收到”

奔溃,只能手动“爬楼”去找,好不容易找到,又蹦出来一条收到,信息就被顶回去了。

……重新找吧。

01

前几天在某知识平台,Push妈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原来大家作为家长对家长群都有说不出来的苦。

在问题中一个家长的回答特别特别真实

图片来源:用户@左耳择卓

家长群的建立最初是为了方便老师和家长们交流,也促进了家长和家长之间的了解。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事小事都不直接告诉孩子了,都在家长群里发。

要么就是直接在家长群里开“批斗大会”,在全班家长的注目下自己挨训。

前几天教师节,家长群里更是像炸了一样,各个家长都发挥自己的文采,发表长长的感谢语,每科老师都来一段,上班一时没看消息瞬间99+。

更别提从早到晚给老师的各种问候,说真的每天打开家长群的压力比较大工作群的压力还要大。

去年在网络上曾爆出一则视频,视频中一名中年男子在参加家长会时崩溃痛哭,原因是在会上老师点名批评这位家长平时不回复家长群消息

作为成年人,我们背上的担子太重,不仅有夫妻双方的家庭,还有自己的小家,各种人情世故只有自己的事业,现在又加上了孩子的学业

02

本来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老师能够教育孩子,但现在却是作业家长自己看,自己批改,自己给孩子讲。

你说没时间?那你对自家孩子都不上心,成绩怎么能好?

这些也就算了,非常让Push妈绝对无语的就是和上面回答问题的家长一样,晚上临时和你说准备什么东西明天要用。

难道这些事不能在放学的时候和孩子说让孩子自己去准备吗?

那些手工作业不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手工能力吗?为什么需要家长我去做准备?

我作为家长什么都给孩子准备好了,他的独立性和认识事物等等社会性能力又该从何发展呢?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

他认为在学龄期(6-12岁)的儿童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完成课程,这会使儿童获得勤奋感,让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当他们本应该学校完成的任务,本应该自己记住的作业和自己准备的工具都被家长取代,孩子的能力自然难以发展。

03

还有家长群里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变相比较

要么在群里晒自家孩子练多好的琴,要么就是有意无意晒自家房子多豪华,假期带孩子去了国外等等。

这种变相比较使家长们有意无意受到影响,卷不了自己就开始卷孩子,孩子有点什么成绩都发在群里,即使老师多次强调依旧不改。

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曾经在节目中公开自己一些育儿理念。

他给5岁的孩子安排了英语,围棋,逻辑思维等课程,还要求孩子每天完成20个俯卧撑和深蹲兼顾锻炼身体素质。

尽管自己对孩子要求严格,但他从来不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一直没有加入家长群。

或许做法有点偏激,但也是无奈之举

每个孩子之间都有差异,他们有各自成长的脚步,但变了味的家长群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拿孩子与别人做对比,对孩子产生不合理想法

Push妈作为家长非常理解老师一双眼睛盯不过来这么多孩子,但是把过多的责任给了家长,是不是也有一些不妥当?

希望家长群只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渠道,而不是吹捧老师和秀自己“学识”的秀场,把应对单位领导那一套搬到家长群里真的不合适。

PS:我看建个QQ群不错,不仅能直接看到文件最主要的是能禁言,只看老师发的通知就好了。

本文图片皆来源网络

编辑| Push妈

(本文为三明治妈妈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即刻将“三明治妈妈”设为星标

每周二推文准时分享

我们不见不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