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古风汉韵琴台路

琴台路紧邻通惠门,其名字源于西汉时期一对古代才子佳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如今的琴台路就是以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石雕、木雕、铜雕等展示了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一条仿古建筑“琴台故径”。
2002年末,琴台路正式开街,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依托,街道两侧各有一条长900余米,宽0.8米的汉画像“砖带”路面,由16万块天然青石砖铺筑而成。前来的游人可随“砖带”轻步行走,可以观赏宴饮、歌舞、弋(yì)射、车马出巡等2000多年前汉朝人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文化,再现如诗如画盛世繁华场景的图案。
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西汉著名辞赋家。其家中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
卓文君,蜀郡临邛人,汉代才女,蜀中四大才女之一。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
琴台路的南段,主题雕塑《凤求凰》,置于长方形红色花岗岩基座上的雕塑,整体呈圆形结构,是现代人理想中的“凤求凰”浪漫场面,左侧有一石碑墙,刻有当代名家歌咏“凤求凰”的故事以及有关爱情的诗词。
今日,约几位成都诗友在琴台路见面,亲切握手并寒暄了几句,便走进一家装饰十分讲究的茶室,依次围桌而坐,谈笑风生,只见一身着传统的汉服女子款款而来,烧水烹茶进行茶艺表演……眼前的每一杯茶,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成朵,香浓四溢,口感细腻,滋味浓醇,回甘生津,大家回味着过往,品尝着酸楚,共叙别后之情……
接近午时,起身告辞。汉服女子热情的将我们送至门前,带着微笑道一声:“请慢走,欢迎再来!”茶楼门前左右挂有一对联,上联: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笔画不出。下联: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tóng)七碗茶引来。立意新颖,构思精巧,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凤求凰》是汉代的汉族古琴曲。传说是汉朝司马相如为求得卓文君而作的曲子。琴弦上流淌着如水的旋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细腻婉转,直抵内心,热望中似有一层无以名状的忧伤,挥之不去,踯躅(zhí zhú)彷徨。千年之前的爱情,纯洁而又浓烈,同样拨动着现代无数有情之人的心弦。
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háng)兮共翱翔。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zī)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后人则根据两人的浪漫爱情故事,谱成经典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
1998年,蜀风雅韵剧院创建,2010年入选《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旅游演出类》,素有着“成都的梨园”的称号,是专门表演成都地方艺术的剧院,有川剧绝活、变脸吐火、傀儡戏、折子戏、杂技、轻音、胡琴演奏、戏曲舞蹈等等,还可以遇见美丽的茶艺表演姑娘们,票价大概在一百元左右。
琴台路不仅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爱情圣地,而且还是成都市有名的珠宝一条街,十几家的珠宝首饰店设计独特,风格唯美,川内外的老牌名店也在这里设有金楼,街上还有汉服体验馆及实体店、汉代工艺品专卖店等,偶尔遇见几个小规模餐饮店。
据说,琴台路北端曾有文君酒家,还有文君宾馆。文君宾馆馆名为著名女书画家黄稚荃书写,现如今依然在经营。而文君酒家已改为蜀风园寿禧堂酒楼,古典雅致,韵味十足,门前立有广告牌,家常菜谱几十余道……
据成都诗友讲,记忆中的文君酒家,红柱黛瓦,飞檐翘角,曲径回廊,翠竹掩映,幽雅恬静。一楼是大堂,设置收银台和小吃部,二楼均设雅间,古典风格与现代工艺融为一体。室内收藏名人字画真迹,硬木桌椅,古色古香,考究餐具,精致摆盘,是一家涉外定点餐饮酒店。整个院落布局精巧,花木扶疏,绿茵芊绵,环境优美。还有一口井,名曰“文君井”。当年随家人一起来用餐,就会联想到陆游的《文君井》“落魄西川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
大家拾级而上,踏入临街而建的木塔,南北两侧均为宽大的窗户。间或望一眼脚下的琴台路,显得格外的清新古朴,带有自然和谐的美丽之感。
那些刻有历史名人题字的石碑,那些秋意渐浓桂香竹影,那些知名老字号的文物商店,那些具有古典韵味的汉式传统酒楼……放眼望去,锦江两岸,草木繁盛,绿意盎然,花影绰约。竹林之下,竹椅方桌,星罗棋布;听风看云,喝茶谈天,打牌下棋。
  
轻品笑谈红尘事,一盏清茶沁心间。大家从木塔中下来,人在夕阳,已近黄昏 。琴台路的街灯渐渐地亮了起来,星星点点,五彩缤纷,构成了一幅幅浪漫温馨美妙无比的画面。
只见三女身穿汉服端坐在竹影婆娑的诗碑前面,三架古筝一字排开,指法娴熟地弹奏起《凤求凰》,缠绵的琴声伴着激越的旋律,犹如静谧的街巷泛起了层层涟漪……
相遇是缘,相思渐缠,相见却难。山高路远,惟有千里共婵娟。因不满,鸳梦成空泛,故摄形相,托鸿雁,快捎传。
喜开封,捧玉照,细端详,但见樱唇红,柳眉黛,星眸水汪汪,情深意更长。无限爱慕怎生诉?款款东南望,一曲凤求凰。
古琴曲《凤求凰》,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凰,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畅明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合了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为后人所不能逾越。后来的人根据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谱成了经久不衰的琴谱“凤求凰”,千年以来吟唱不已。
琴台路是成都市区有名的一处胜景,之所以是成都胜景,不仅在于其鳞次栉比的红砖青瓦,而且还有“琴台”二字之间浓厚的人文情怀。
琴台路南端,立有一座四层高的古式塔楼名曰“散花楼”。夕阳如画似烟,大家拾级登梯,循阶而上,消闲驻足,放眼望去,琴台路古风古韵、犹存淳朴,霓虹闪耀,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浣花溪、百花潭、青羊宫,绚丽夜景,精彩无限,尽收眼底。忽然耳边又隐约传来悠扬的琴声,仿佛在诉说着《凤求凰》坚贞不朽的爱情。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0)

相关推荐

  •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作者是一位十七岁守寡女子

    分享.评论.转发.关注是给小编最好的礼物 十里春风不如你,很高兴与读者朋友相识于此!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出自卓文君<白头吟> 卓文君上篇: 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 ...

  • 从《凤求凰》到《白头吟》,司马相如是如何对待卓文君的

    卓文君(约前179-前117年),西汉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人.眼睛明若秋水,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辞彩非常,容颜绝世.其父卓王孙为当地富商,甚有名望.而文君新寡,年方十七,富家子 ...

  • 古琴曲【凤求凰】教学视频合集更新

    <凤求凰>相传是汉代古琴曲,传说是汉朝司马相如为求得卓文君而作的曲子.时有文君卓氏新寡,而善听音乐.相如知而作是曲,附琴歌以挑之. 后人根据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 ...

  • 图说丨秦风汉韵:走进宁夏水利博览馆

    07 . May 青铜峡景区宁夏水利博览馆,通过实物陈列真实地反映了宁夏经济社会与水利发展历程相互依赖的关系,全面展示了两千多年来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诠释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真谛,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摄 ...

  • 古风汉韵,福地韩山

    古风汉韵,福地韩山 江雁 得知我第二天要随忽然花开文学网采风团"爬"韩山的时候,女儿很不以为然地来了一句: "哦,那个小土坡啊!" 韩山,是沭阳境内唯一一座天然 ...

  • 汉韵古风丨紫砂瓦当的前世今生

    关于瓦当壶的赏析介绍 文丨砂海墨韵 1942年,在宜宾东郊,一个名为李庄的小镇上,梁思成先生正在煤油灯下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 雕梁画栋.勾心斗角,中式建筑的一切美丽,都在他的笔下慢慢重 ...

  • 汉韵丨读一首诗: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汉韵阅读会 公众号 译  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注  释 ...

  • 公告丨“舜日尧天章百裔,唐声汉韵赋南充”全国诗词征集活动终评入围作者名单

    为展现"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传递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打响红色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生态文化.春节文化"五大品牌",打造全省文化旅 ...

  • 唐风汉韵立云端 古风悠悠

    唐风汉韵立云端 文/ 古风悠悠 水墨天仙 文秀花开水墨间,天娇俊俏碧莲欢. 净艳云霞光彩放,诗词绘美古琴环. 笔韵华夏 妙笔生花艳九州,行云流水润春秋. 古风曲韵中华荡,淑女柔情美尽悠. 梦幻西阳 晚 ...

  • 路勇:《莲芯》【古风佛韵+同步】

    [00:02.16]<莲芯> [00:04.77][古风佛韵] [00:06.77]演唱:路勇 [00:08.77]作词:玉镯儿 [00:10.98]作曲:路勇 [00:12.13]※※※ ...

  •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 : 东口(张家口)

    从包头出发,在敕勒川上一路向东,进入内蒙古高原与坝上草原衔接的河北省西北部,是阴山东段的大马群山之中.虽然已坐车五六个小时,但崇山峻岭丘陵间不紧不慢盘旋行进又新奇的感官剌激,一点儿疲惫也没有.这会儿已 ...

  • 行走丨记录,或南阳的汉画石刻

    2008年去徐州看了石刻汉画馆,印象深刻.这次去南阳参加一个活动,借此机会我也去看一下南阳的汉画馆.众所周知,徐州是西汉文化的发源地,而南阳是东汉文化的发源地.我问南阳汉画馆的解说员:馆内所列的墓藏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