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棘币”
所谓“棘币”,是因其形状很像两个“朿”字并排,其是否曾为货币,一直是钱币爱好者关注的问题。旧谱中早有“棘币”非币的说法。鲍康、李佐贤合编《续泉汇》:“此品未必属泉币……姑存以备异品。”1。
丁福保编著的《古钱大辞典》在列出“棘币”等的图形后,影印本本身的“编者识”加以说明:“旧谱第一种谓之钱牌第二种谓之汉厌胜第三种谓之棘币第四种谓之藕心钱第五种谓之罄币实则皆为古代之铜器非币也不宜收入钱谱今存之欲以明其非币耳” 2。
前人或认为“棘币”“未必属泉币”,或认为“棘币”是“货币之外的铜器”。但是对于“棘币”到底是什么未见再作讨论者,于是有人认为可能是女性贵族的发饰,有人认为可能是古代器物上的配件,也有人认为其可能是帐钩一类的物件。
2004年第11期《文物》杂志刊登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编写的《河南荥阳大师姑遗址2002年度发掘》简报,其中将出土的“棘币”解释为“铜叉形饰”,在发掘报告上做了如下描述:“男墓主棺内脚下漆盒内虽然置有弩机、石砚板、铜叉形饰及身佩铁刀等,但较多的文房用具则表明墓主具有浓厚的文人身份特征。关于墓葬的时代,虽然墓内未见纪年材料,但从随葬品特征看,应为晋代早期遗存。”
2006年第12期《文物》杂志刊登了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编写的《洛阳华山路西晋墓发掘》简报,27页的“棘币”被解释为“叉形饰”,另有同出的五铢钱,为汉代标准版式。两份报告中,“棘币”被取形状定名为“叉形饰”,或“铜叉形饰”,其撰文者应是认其为饰品性质。
正因为没有明确属性,很多泉友还是将之以货币归类。钱币专业网站常有“棘币”挂帖销售。拍卖会上“棘币”也频频出现,拍价不菲,如:2012年香港普艺拍卖有限公司0430号拍品“春秋.棘币”;西泠印社2015秋季拍卖会中国历代钱币专场4506号拍品“西周.棘币”;西泠印社2016春季拍卖会中国历代钱币专场4690、4691号拍品“西周.棘币”等;因此“棘币”的属性和时代还有讨论的必要。
近日,笔者从绍兴朋友处也转得“棘币”一枚。经介绍是在今年年初杭州半山浒山路某工地运出的土堆中,经扒沙者金属探测得之。此“棘币”全长140、宽40、厚3mm,重55.5g。
上下分别有三叉,左中右三叉由中轴形成对称,中间叉有孔,长度略高于两边叉,两边叉各有生动的龙头形状浮雕做装饰。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叉口位置残留有缠绕的丝线,
经放大镜下观察有桑蚕丝的特征,因铜锈所染已成绿线,“8”字形绳纹痕迹清晰可见。与“棘币”一同出土的有汉代绳纹陶片,惜扒沙者不感兴趣没留下。同出的还有几个纺轮,其中一个纺轮由铁杆穿陶而过保存完好,铁杆采用“8”字搅胎绳纹工艺。
经查,郴州文史网站中介绍有和此相仿的纺轮,描述为“汉代铁轴陶纺轮:安仁县灵关镇何古山遗址采集。算珠形、中间尖、中间穿孔,有铁轴。高2.5cm直径3.5cm。”;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也展示有纺轮,描述为“此展品为西汉时期的陶瓷器197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墓”;
2008年3月23日新华网刊登了《四川青白江发现一处汉代遗址》从汉代遗址出土了陶纺轮。从三处陶纺轮的断代可以考虑杭州出土的陶纺轮也是汉代之物。因“棘币”与铁杆纺轮同出,所以此“棘币”也应是汉代前后物品,且两件物品的同出可推断“棘币”和陶纺轮为同时期生产的配套的工具。棘币应为桑农缠丝线之工具,和现代我们用的线板类同。
浙江桑蚕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秦汉以后丝绸生产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配套的缠线工具也应运而生。为讨论“棘币”的属性笔者收集到了形状各异的同类物,综合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为:采用青铜制造、有一定的可缠空间、厚度基本在3mm左右、都是轴心对称,每枚上都有引线孔。可以想象桑农是先穿过引孔以防滑落再缠绕成线圈。也有的在孔处套入链条可挂于纺机旁以备取用。
综上所述,通过实物证据,可以进一步认定“棘币”与货币无关,“棘币”是缠线之器,是蚕丝量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是适应蚕丝生产,丝绸贸易发展的产物。“棘币”存在的时代大致是汉晋前后。
注释:
1(清)鲍康、李佐贤:《续泉汇》,北京出版社、1993年,282-283页。
2丁福保:《古钱大辞典》(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版上编三九七页、中华书局本1123-1124页)。
(本文刊于《中国钱币》2016年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