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秦军这次却接连失败

不可一世的秦军这次却接连失败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八)

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秦王正在绞尽脑汁,勉力摆平嫪毐之变激化的王国内部的冲突。近代有句名言,对外战争是转移内部矛盾最好的方式,这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国也适用,为了让国家尽快从内斗中恢复,秦王政决定以王翦为主帅,发动旨在灭亡赵国的战争。

在阅读本节之前,我们可以回顾下第五节,了解一下秦赵之间的大致地理形势。赵国的根基在山西,之后向河北地区扩张,大致占领了今天的石家庄、邢台、邯郸、沧州等地区。然而,经过秦国几十年来无休止的蚕食,赵国在山西的龙兴之地太原已经丢了,随着长平之战关键的上党地区的丢失,赵国的河北根基已经完全暴露在山西居高临下的秦军面前,灭亡已经是时间的问题。

图8.1 秦第一次伐赵时的双方形式图

几年前,吕不韦时期,秦国把魏国的河内陆区,也就是今天的安阳到濮阳一带攻占,这样,秦国就得以在南边的平原地带与赵国接壤,对赵国形成包围之势,我们看地图能比较明显的感受到这一点。

所以,这次秦军的进军路线就比较明确了,从山西居高临下进攻赵国的西部,从河南沿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带进攻赵国的南部,这样赵国就难免顾此失彼。这个战略在初始阶段一切顺利,秦军北路由王翦和杨端和率领从上党出发,攻占了上党东部太行山区的重要关口,南部则由桓齮率领,占领了被魏国名义上献给了赵国的安阳。

但是秦军的进攻随后就遭遇了顽强抵抗,赵军抵抗的屏障是漳河。漳河是从上党一带发源,流经赵都邯郸南边,安阳北边的一条大河,在平原地带,漳河水量充沛,足以沿河拒守,抵挡秦军的北进,而在太行山区,漳河有清漳河和浊漳河两条分支,不管哪条都是在险峻的太行山间奔流,水流湍急,顺流而下很容易被赵军卡住。秦军想要进入邯郸一线的平原地带,只有滏口这里有一条通道。

图8.2 上党—邯郸地形图

从上图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漳河对邯郸的保护作用。秦赵两军夹漳河对峙,赵军据险而守,秦军一时找不到获胜的办法,在后勤压力之下,秦军撤走了大部分部队,双方确定了各自的新的边界。

两年后,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秦军卷土重来,再次从上党和安阳两个方向集结部队,夹攻赵国,双方再次沿漳河对峙。这一次的对峙,秦军采取了大胆的作战策略,从下游渡过漳河,随即大败了赵军主力,攻取平阳(临漳)。

我们先看下地图,平阳大体就是现在的临漳,前面说的由上党太行山区进入河北平原的关键要隘滏口大体就是今天的峰峰矿区,接下来秦赵之间反复争夺和激战的平阳、宜安、肥乡和武城,大体是今天的临漳、成安、肥乡和磁县。所以透过地图就可以看到,秦军主力已经对赵国的首都邯郸构成了怎样的包围和威胁。

图8.3 秦军对赵都邯郸已成包围之势

秦军已渡过漳河,对邯郸成包围之势,赵首都地区集结的主力部队也已被秦军重创,无奈之下,赵国只能火速调集来自大同军区(当时叫代北)的李牧部队南下,阻挡秦军的围城。李牧部队南下后,部队驻守在邯郸南线外围的最后一座城池宜安,也就是今天的成安,和秦军对峙。

我们来分析一下双方的战斗态势,秦军部队数量占据优势,一路下来连战连捷,士气也占据优势,突破漳河防线后,秦军已经进入内线,南部和西部双向夹击,在地形上也占据优势,所以秦军处于主动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赵军也不是都是劣势,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知己知彼才能扬长避短,采取正确的作战战略。秦军相对于赵军有两大劣势,第一大劣势就是后勤劣势!秦军兵分两路,都占据有利地形,来势汹汹,但是后勤上的压力也大增,比如西路秦军的大本营在贫瘠的上党,一路都是南太行险峻崎岖的山路,根本无力支援太多的部队,所以这一路赵军只需收缩扼守险要,秦军真正的攻击还得来自南路。

南路秦军军势强大,但是渡过漳河以后,后勤压力倍增。秦军在漳河以北只占据了临漳(平阳),纵深不过二三十里,根本不足以支撑大约十万级别规模的部队,所以大部队的粮草物资,必须要依赖安阳方向渡过漳河运输,漳河又宽又深,要渡河运输,就必须要有大量的船只,以那个年代的技术水平,运力和面对赵军骚扰袭击下的运输安全都很难得到保证。而赵军收缩内线,邯郸和背后的邢台石家庄地区,都是土地肥沃的河北平原,物资供应与运送能力有充足保证。

同时,赵军还有一个重大优势,就是来自代北部队的骑射优势。赵国先后吞并的中山(石家庄地区)与代地(大同),都是大量戎狄混杂的地区,有大量自北方南下定居的游牧部族,再加上大同一带已是耕牧混合区,盛产马匹,代北部队在骑兵和骑射能力上都相对于秦军有优势。不过我们要注意,此时高桥马鞍和马镫还没有发明,骑兵还不具备反复冲击打硬仗的能力,更大的作用体现在运动战和遭遇战中的机动力和快速包抄能力。

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秦军主要的劣势在于持久消耗战,赵军主要的优势在于机动遭遇战,那么怎样创造出消耗战中的机动遭遇战,就是赵军的主要战略思路。

有了明晰的作战思路,接下来的战术就简单了,李牧的代北部队展现了强大的工事能力,在宜阳阵地筑垒固守,坚决不出战,秦军桓齮部与赵军僵持了六十多天,始终无法攻破赵军的工事。此时,秦军后勤压力大增,无法再坚持太久,不得已决定冒险越过宜阳,直接进攻宜阳后方的物资基地肥下,诱出赵军。

得到秦军动向后,赵军面临选择,是直接救援肥下还是采用围魏救赵的战略,攻击秦军在宜阳的大本营?两个战略都是可行的,没有说哪一种一定优于另一种,关键要看是否适合当前的赵军。如果回师肥下,那么秦军必然是围点打援,双方将在肥下城外展开阵地战,这样一来,没有马镫的双方骑兵无法冲破坚固的军阵车阵,只能起到骚扰的作用,赵军骑射优势不能得到最大发挥,秦军百战雄狮的兵力和质量优势得以发挥。

所以,赵军采取了攻打秦军大本营对破的战略,这样一来,秦军只能回师攻击赵军主力,而赵军也立即分成左右两翼,以分散阵型寻找秦军,逼迫秦军在运动战中与赵军相遇,无法展开稳固的阵型。双方在宜安与肥下的路途中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赵军的骑射优势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秦军大败,被迫撤回漳河以南。

图8.4 宜安之战示意图

秦赵宜安之战,赵军主帅李牧知己知彼,充分分析了双方的优劣点,正确选择战术与战场,扬长避短,打了一场漂亮的后发制人的运动战,重创秦军主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但是秦国的地盘与国力远胜赵国,他们有充足的实力卷土重来。第二年,也就是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休整一年的秦军再次进攻赵国,不过这次秦军主帅王翦的进攻战略有了微调,秦军在西线不再选择上党和漳河-滏口一线作为主攻方向,转而以太原(晋阳)-井陉一线作为主攻方向。那么,为什么王翦要改变西线的进攻方向呢?我们来看地图:

图8.5 井陉到邯郸的距离

我们结合图8.3,赵军在南线的几个主要防御点都在首都邯郸附近,是赵国军队和后勤物资最集中,最充分的地方。这样,赵军处于内线,可以轻易的调动全部作战力量,而且上党地区山峦林立,缺少物资供应能力,物资运输也很不方便,这里很难供应太多部队长期驻扎。所以,秦军在西线的部队数量就很少,对南线起不到支撑作用,赵军可以随时抽调这个方向的部队加入南线战场,再利用内线优势快速调回来,秦军的西线等于是废的。

但是西线调整到太原-井陉方向就大不相同了。太原是山西东部唯一的一块土壤肥沃的盆地,粮食和物资供应二三万作战部队进攻不成问题,对赵军就足以构成巨大威胁。同时,井陉口离邯郸南线战场有四五百里,来回要十天以上,一旦秦军两线进攻,这里的部队不可能支援南线战场,这样,赵军就必须要分兵,无法集中兵力。

这个战略果然奏效,李牧被调到西线阻击秦军,南线秦军趁机再次渡过漳河,占领宜安,兵力不足的赵军只能以司马尚为南线主帅,固守邯郸城南。

虽然秦军达到了战略目的,但是李牧和司马尚依靠卓越的工事能力和有效的战术应对,先后抵挡住了秦军在秦王政十四年和十五年,即公元前233年和232年的两次攻势。这样,经过连续四五年的进攻,秦军不仅损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还损失了大量的后勤物资,不得不转入全面休整,三年内不再进攻赵国。

秦赵之战,是秦国横扫北中国的战争中唯一形成了有效对抗的战争,双方将士都倾尽全力,斗智斗勇,展现了很高的战术素养。第一波进攻以秦军失败告终,我们肯定很想知道,以李牧为首的赵军为什么能屡败秦军?秦军又会采取怎样的新手段以获得胜利呢?史书上记载的所谓反间计真的是胜败的关键吗?

顺便说下,本公众号的粉丝朋友们近期在上海和广东先后进行了两次线下见面会,朋友们的热情、友善与豪爽令人感动;大家的素质之高、所取得的成就之广令人惊佩;几番畅饮热议,其愉快的经历与满满的收获更是令人难以置信。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任何文章下留言,我们会邀请您加入微信群,和所有同好们在线上热聊,相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