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对联闲话:会当洗眼看腾跃,未妨便腹贮诗书

我们继续说清代学者何栻(1816-1872)的东坡诗句集联。今天看下面这一副:

会当洗眼看腾跃,未妨便腹贮诗书。

这一副“会当洗眼看腾跃,未妨便腹贮书诗”。大意是:

擦亮双眼,喜看儿孙们龙腾虎跃;抛却万事,收拾一肚子好诗奇书。

大家看,这才是真开心、真自由。这样的文辞,挂在退休老同志书房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接下来,我们分别看一下两句的出处。

先看下联“未妨便腹贮诗书”。这一句出自先生的七律《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之》,原诗如下:

初见煌煌秀两岐,俄惊落磑wèi雪霏霏。
可烦都尉热承汗,绝胜临淄贫易衣。
尚有清才对风月,未妨便腹贮书诗。 
知君货殖夸长袖,满籴千箱待一饥。

先看题目: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之。意思是:仲闵家囤积了很多新打的麦子,他请我吃新小麦粉做的面条,味道真不赖。我回赠他一首诗,逗他一乐。这里的“汤饼”,就是我们今天常吃的面条。

下面我们仔细看一下内容。

首联“初见煌煌秀两岐,俄惊落磑wèi雪霏霏。 ”大意是:不久前在地里见到麦生双穗,预示着今年小麦一定丰收。继而更惊喜石磑上新磨的面粉,像白雪一样纷纷落下。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看到老百姓今年不缺粮食了,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秀两岐”就是一个麦苗上长出两个麦穗(正常是长一个),古人常把这看作丰收的预兆;同时根据董仲舒老先生(历史课本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那位)的“天人感应”学说,这个也常被视为老天降下祥瑞,表扬皇帝与官员仁政爱民。“磑wèi”就是磨面的石磨,现在黄河流域方言中仍将“磨面”称为“磑wèi面”。

颔联“可烦都尉热承汗,绝胜临淄贫易衣。”大意是:看到这热腾腾的面条呀,我不禁想起了曹魏的驸马都尉何晏。何先生吃了这样一碗面后,热汗一出,脸上的皮肤变得更加白亮了;我还想起了那个风流倜傥的唐明皇。他在还没当皇帝、作临淄王的时候,老丈人为了给他做这样一碗生日长寿面,连衣服都给典当出去了。

“可烦都尉热承汗”,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原文是这样的:

何平叔(名何晏,字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这一段是说:何晏这个人呀,长得很漂亮,脸皮特别白。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叡ruì老怀疑他用了化妆品,总想找个机会让他“现一下原形”。有一次大夏天的,魏明帝赏他一碗热面条吃。何晏吃得大汗淋漓,忍不住拿衣服擦了擦脸。魏明帝一看,这擦过的脸呀,比平日里更加白亮了。看来人家这皮肤,不是抹粉抹出来的呀。

“绝胜临淄贫易衣”,典故出自《新唐书》,原文是这样的:

始,后以爱弛,不自安。承间泣曰:“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帝悯然动容。阿忠,后呼其父仁皎(即王仁皎,王皇后的父亲,小名阿忠)云。

这一段是说:唐玄宗的原配王皇后恩宠日衰,担心皇后地位难保。她找了个机会,哭哭啼啼地跟皇帝忆苦思甜:“陛下呀,你怎么就不想想,当年你还是临淄王的时候,有一次你过生日,我父亲一时囊中羞涩,为了给你做一碗长寿面吃,把衣服都给典当了呀!”唐玄宗听了,也不免动了感情。

这两个典故,都和吃面有关。

上句说“可烦”,意思是魏明帝请何晏吃面,是想烦扰他当面做个实验。大家看,这魏晋时代的人,真是真性情呀,连皇帝都是这样的。同时也说明当时世家大族的地位很高,皇帝也没大没小地和他们开玩笑。这和明清时期,大臣只能跪着和皇帝说话,根本没法同日而语。

下句说“绝胜”,意思是老丈人请临淄王吃面,那代价可真是太大了。今天你仲闵老兄家财万贯,这一碗面对你来说不过九牛一毛,绝对要胜过当年那个王爷的老丈人呀。

颈联“尚有清才对风月,未妨便腹贮书诗。”大意是:我这个人呀没什么本事,只有一点点吟风弄月的雅兴;我整日里不谙世务,只知道往大肚子里塞几篇诗书文章。

反复读这首诗,总觉得这两句放在这里,多少显得有点突兀——本来说新麦做面条、说仲闵做生意,怎么突然扯到“风月”、“书诗”上面来了呢?

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有可能是这样的:两人吃面时总得聊天吧,虽然苏东坡熟读百家、学富五车,但人家仲闵生意做得这么好,想必也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所以对于贬谪流放的苏东坡,人家仲闵也并非会敬若神明。仲闵有可能在闲谈中,对先生落魄如此、还能怡然自乐表示不解。甚至还可能讲到了“读书无用”之类的话。

其实这也很正常,一个生意人,即使读过一些书,也不大好理解东坡先生不忮zhì(嫉妒)不求、安贫乐道的幸福滋味。这就好比仙鹤要能说人言,一定会质疑人的脖子为啥这么长这么短。

东坡先生这两句“风月”、“书诗”,有可能就是对仲闵上述言论的回应——意思是:你的幸福我能懂,我的幸福你不懂。这层意思或许只是夫子自道,并没打算让仲闵能读明白。

尾联“知君货殖夸长袖,满籴千箱待一饥。”大意是:听说你的买卖做得很大,今年趁着小麦丰收、价格便宜,囤积得满屋都是,再也不用担心闹饥荒了。

这里颈联与尾联,则明显流露出自己与仲闵的对比:一个是孤芳自赏的文人,一个是长袖善舞的富商。虽然鸟兽不同群、各有各的道,但诗书虽好不疗饥,吃面还得靠老弟呀。仲闵看着这样的话,心里一定乐滋滋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看似诙谐幽默、轻松自然,其实暗藏机锋、内蕴崚嶒。其既不失士大夫的一身自尊,也不忘书呆子的几分自嘲,既不失对实干者的由衷钦佩,也不忘对逐利者的随意调侃(去小灾或可凭能力,消大难那得看运气),正应了诗题上的“因以戏之”。

这首诗不知是什么时候写的。从内容来看,总该是在贬谪期间吧。因为贬谪时先生才机会和各色人等自由交往,才会和商人一块吃面闲聊。估计在黄州时(1080年2月-1084年4月)的可能性大一些,因为先生后来贬谪的惠州、海南等地,都不种麦子。

好了,下联的出处我们就聊到这里。我们接着看上联“会当洗眼看腾跃”。

这一句出自先生的七言古诗《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由有诗相庆也。因用其韵赋一篇,并寄诸子侄》。

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
汝如黄犊走却来,海阔山高百程送。
庶几门户有八慈,不恨居邻无二仲。
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
会当洗眼看腾跃,莫指痴腹笑空洞。
誉儿虽是两翁癖,积德已自三世种。
岂惟万一许生还,尚恐九十烦珍从。
六子晨耕箪瓢出,众妇夜绩灯火共。
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
但令文字还照世,粪土腐余安足梦。

这首诗的题目也太长了吧,共38个字。大意是:

三儿子苏过在海南码头收到大儿子苏迈从惠州寄来的书、酒以以及所作的诗,三儿子回信时也和了几首。两个孩子的诗都写得文采斐然。弟弟苏辙见了也很高兴,写了首诗表示祝贺。我现在用苏辙的诗韵再写一篇,寄给儿子和侄儿们。

这首诗写于元符元年(1098年),东坡时年63岁,正谪居海南。

下面仔细看内容:

“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汝如黄犊走却来,海阔山高百程送。”大意是:我老了,走起路来就像下雨天的老牛,四蹄深陷到淤泥里,鞭子抽都抽不动。三儿苏过今年27岁,像黄牛犊一样朝气蓬勃,真难为他不惧山高海远,一路照顾我到海南来一块生活。

自1094年先生贬谪岭南,历经惠州、儋州,直到1101年在常州病逝,前后7年多的时光里,苏过一直随侍左右、悉心照料。而同时呢,有这样一位天下第一流的导师一对一倾心辅导、感染熏陶,苏过的文学艺术水平也突飞猛进。在先生三个儿子当中,苏过最终的成就最高,后人常称之为“小坡”。苏过至今仍有诗文六卷传世。天才艺术家宋徽宗也很欣赏苏过,曾邀请他为宫中画过壁画。

“庶几门户有八慈,不恨居邻无二仲。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大意是:东汉的荀淑有八个儿子,个个都很出名,我们苏家的六个子侄,也都才华横溢呀。至于有没有像求仲、羊仲那样的名士做邻居,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每每想到多年以后,我们苏家后人聚会,子孙们一个个高官厚禄,上朝用的笏板堆满一床,我心里这个高兴呀,就像传说中那个卖瓮的穷人一样,手舞足蹈、把瓮也会踏破的。

这里的“踏破瓮”,源于前人的一则传说。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个穷人想贩瓮谋生,可他手头只有买一个瓮的本钱。他买了一个瓮后,晚上就睡在瓮中想:我这个瓮卖了能挣多少钱,接着再继续买,继续卖,继续挣钱……这样下去,不知道要挣多少钱呀!想得他兴奋得不得了,手舞足蹈,竟然把瓮给蹬破了。

“会当洗眼看腾跃,莫指痴腹笑空洞。誉儿虽是两翁癖,积德已自三世种。”大意是:我现在只想擦亮眼睛,高兴地看着孩子们龙腾虎跃。至于我这大肚子里呀,即使空无一物又有什么关系呢?别怪我们两个老家伙(苏轼64岁、苏辙62岁)都喜欢夸孩子,那还不是因为我们苏家三世积德,孩子们一个个都很出类拔萃吗?

“ 岂惟万一许生还,尚恐九十烦珍从。六子晨耕箪瓢出,众妇夜绩灯火共。”大意是:这次到海南虽然生还渺茫,但万一我还能活着回去呢?如果我再能继续活到九十岁,那时候天子要向我请教、还得亲自登门哪。想到那个时候,我和弟弟须发皆白,与子侄们同堂而居。每天早上,六个子侄带着干粮背着水、出去耕田;到了晚上,一家妇女簇拥在灯火下、一块织布。“昼出耘田夜绩麻”,这样的田园之美、天伦之乐,不知道该有多好呀。

这里的“九十烦珍从”,典故出自《礼记》,原话是这样说的:

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

意思是:对于上了九十岁的老人,皇帝如果要请教的话,不仅要亲自登门,而且还得带上厚礼呢。

这里的“六子”,指的是苏轼的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以及苏辙的三个儿子苏迟、苏适、苏逊。

从这几句来看,先生这是何等地乐观呀!一般人贬谪海南,常感觉和判了死刑差不多,一路上哀声叹气,往往走不到人就没了。阳明先生的《瘗yì旅文》,不知曾使多少人怆然涕下。而我们可敬可爱的东坡先生,不仅没觉得自己会死在海南,反而还在畅想自己活到九十岁的无限风光呢。

“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但令文字还照世,粪土腐余安足梦。”大意是:以孔子的春秋笔法为文著史,那是我老苏家的祖传手艺。《诗经》、《离骚》的佳辞高旨,我们苏家人也能信手拈来。只要这些文字能光耀千古,即使我苏东坡身化粪土,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整体看这一首诗,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舔犊之情、天伦之乐。这,就是生命的荣枯兴替、生生不息。天生万物,皆以物种延续为毕生最大使命。人呀,也不能例外嘛。

中国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孙就是一个人生命的延续。旷达乐观如苏东坡,也将“洗眼”看子孙之“腾跃”、作为生命凋零的无限慰藉。那我等凡夫俗子,又何尝能外呢?


参考书目:《苏轼诗集合注(冯应榴)》《苏东坡传(林语堂)》《苏轼年谱(孔凡礼)》

(0)

相关推荐

  • 李升华七律诗 访故旧

    访故旧 番番老忆竞回还,一世光阴转瞬间. 憾是难同新典语,惊为未改旧时顽. 犹欣抱瓮浇三圃,更喜怀铅颂九关. 我叹江河枉流逝,缘何不变是青山? [注释]5月2日,曾经了写了一首不同题七绝诗,现在将其延 ...

  • 格言对联3000大观:每日一读(081-100)

    每逢风雨诗滋味,一酿桃花酒性情. 十二楼台灯火永,三千诗卷雨风青. 不知春雨芳菲谢,只道闲心书卷看. 偶与古人相对论,不知清句为谁藏. 富贵已知非我有,风流无碍在诗行. 诗书万卷穷身外,风月千篇入酒旁 ...

  •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040

    1040-1 小除日樊山屡示新咏,叠韵遣闷 有生分作于陵仲,九衢罢逐黄金鞚(1).片毡偃蹇屋打头,煤尾网丝对咿哢(2).万物于我殉颠倒,鹏背定卑蜩翼重(3).插脚江南今十年,过嚇相疮迷旧梦(4).金马 ...

  •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616

    0616-1 恪士招集小舫,溯流至西方寺侧纵眺, 客为濮青士.仇绳之两诗叟,赵仲韬观察及余凡四人 利涉桥头黄蔑舫,雨细云昏迷所向(1).窥窗踞坐一秃翁,篷底捉袂忘揖让(2).坟索撑肠奋谈舌,主客续至逾 ...

  • 书房对联闲话:余事后来当润色,使君留意在斯民

    清代中兴名臣李鸿章(1823-1901)曾有这样一副墨迹: 余事后来当润色,使君留意在斯民. 每每读到此联,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群"心系百姓.行色匆匆"的亲民贤士形象,或者是鞠躬尽瘁 ...

  • 书房对联闲话:应知史笔思循吏,共说题诗压腐儒

    清代书画大师赵之谦(1829-1884)先生曾有这样一副墨迹: 应知史笔思循吏,共说题诗压腐儒. 这一联为唐诗集联. 上联"应知史笔思循吏",出自大历十才子耿湋wéi (生卒不详) ...

  • 书房对联闲话: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

    清代书法家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曾有这样一副墨迹: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欣赏此联,曾有意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不除庭草斋".且看陶先生是怎么说的: 好几年前,我见着 ...

  • 书房对联闲话:尊前俱是蓬莱守,袖中知有钱塘湖

    我们继续说清代学者何栻(1816-1872)的东坡诗句集联.今天看下面这一副: 尊前俱是蓬莱守,袖中知有钱塘湖. 这里我们先不看出处,仅就文字本身来理解一下: 上联"尊前俱是蓬莱守" ...

  • 书房对联闲话:一时付与东岩酒,无人肯买北窗眠

    我们继续说清代学者何栻(1816-1872)的东坡诗句集联.今天看下面这一副: 一时付与东岩酒,无人肯买北窗眠. 这副"一时付与东岩酒,无人肯买北窗眠",大意是: 忙里偷闲,或呼朋 ...

  • 书房对联闲话:清诗独吟还自和,外慕渐少由中充

    我们继续说东坡诗句集联.今天看清代文人吴熙载(1799-1870)先生一副: 清诗独吟还自和,外慕渐少由中充. (上图墨迹中,下联最后一字"充"误写为"宽") ...

  • 书房对联闲话:年抛造物甄陶外,心在飞鸿灭没间

    我们继续说东坡诗句集联,今天看谭延闿(1880-1930)先生一副: 年抛造物甄陶外,心在飞鸿灭没间. 上联"年抛造物甄陶外",是说--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现在年龄大了,老天不论是 ...

  • 书房对联闲话:诗书与我为曲蘖,文章自足欺盲聋

        我们继续说清代学者何栻(1816-1872)的东坡诗句集联.今天看下面这一副: 诗书与我为曲蘖,文章自足欺盲聋.     先看上联"诗书与我为曲蘖".这里的"曲蘖 ...

  • 书房对联闲话:若信万殊归一理,莫将有限趁无穷

    我们继续说清代学者何栻(1816-1872)的东坡诗句集联.今天看下面这一副: 若信万殊归一理,莫将有限趁无穷. 上联"若信万殊归一理",大意是--从更高的层面上看,万事万物间并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