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走笔125】《数与形》的课前和课后|关丹丹

《数与形》的课前和课后

● 关丹丹
课前慎思
本节内容属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平常学习中有提及,学生有基本感悟,基本运用,但属于用而不察阶段。本节课的目标在于多角度,多层次的展开数与形的结合运用,养成数形结合思考问题的习惯。
例题是正方形数的数形结合,正方形的拼摆常用的方法是成行成列的摆,当我们换个角度,一圈一圈来看拼摆过程时,却得到了连续奇数的和的规律。反过来,如何把连续奇数的和用正方形拼摆出来,需要激情引趣,扎实引导,体会数与形结合的妙处。
数学思想的渗透不是解题技巧的总结,他的落地开花需要想象,推理,验证各种思维方式的共同参与。这些思维过程的引导如何落实,可以尝试设计操作性强的探索步骤,还需要超越实际操作的数学想象引导,两者应水乳交融。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舍弃了一般规律的探求、总结与运用,着重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这样一节课。

课后反思

本轮双创双优活动,我们备课组选择了《数与形》,内容很有挑战性。思想方法的教学,平常教学有渗透,通过六年的学习,可以做一适当小结,但也需要有升华,深化,然而究竟深到哪一步?这是个问题。
备课组成员各抒己见,站在不同的立场,大家似乎都有理。有老师认为既然是数形结合,从形的角度思考数的计算,那么就联系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把高斯求和方法加进来。也有老师认为,学生在发现图形规律,想象复杂图形后,字母代数的优势体现也恰逢其时,也应该被提及,细细体会。针对教材上简单的例题,备课却涉及到如此多的数学思想,应该说这也是最好的教材安排。
在实施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的预设必须有取舍和侧重,表现出明显的同课异构特色。教学中,根据课堂生成,包容兼蓄,随时调整,所以大家的课各有千秋。赵虹老师站在学生立场,以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精心组织施教,取得了很好效果。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变有趣。开场游戏,引发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却不仅仅是老师的本领卖弄,而是愿意与学生分享老师的思考过程与所得,授鱼之时更授渔。贯穿全课的本领升级打怪,对应着能力水平的逐步升级,牢牢抓住了学生注意力,所有游戏设计一个主题,浑然一体。
从学生实际出发,问题设计有引有导。例题的教学,没有一板一眼纠结于加法式子的特点,而是四两拨千斤的仿写,将重点放在图形的摆放方式的选择上。拼摆图形的变化更丰富,选择不对,容易浅尝辄止。有了好的方法,还需要连续追问,从简到难,一气呵成,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思考有所得的快乐。赵老师首先展示了自己研究中遇到的选择,巧妙提示选择的原则,顺带整理学习过的不规则向规则转化的思路。接下来,让学生动手摆更多的正方形,有思路,指向明确。在从简到难的过程中,先添加,再闭眼,想象图形的叠加,手势的参与恰到好处。结论的获得水到渠成,思考的过程有强烈的材料依托,教学效果得以落实。
相信学生,给学生领悟与展示的时间和空间。思想方法的渗透重点在学生的悟,需要时间与空间。当引导任务完成以后,老师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分析。练习部分,从1到37的和,学生的分析有条有理,分段考察奇数个数,短短的一分钟内完成了分析、归纳、运用、表达,让我们感叹他们的智慧。红蓝两色正方形的个数分析异彩纷呈,四个学生的思考方法各不相同,但思路都清晰流畅,思维方式已经有了提升。此时赵老师一一板书他们的思考成果,尊重他们的思考,尊重他们的个性。小练习中摆小桌,更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从想当然中出错,感受数形结合的妙处,有学生更是联想到了锯木头时的陷阱。
(作者单位:松滋市实验小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