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就上大学的“神童”,如今令人唏嘘:揠苗助长,不如水到渠成
2000年出生
从小就可以独自学习
7岁时就开始上初中
8岁时就已经读了高中
10岁高考取得566分的好成绩,被南方科技大学录取……
拥有如此履历的苏刘溢,被称为“泰安神童”确实令人信服。
苏刘溢自出生起便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非凡能力,当别的孩子还肆无忌惮的在大街上疯跑乱串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读书。
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孩子肯定能拥有非常光明的未来。可是实际怎么样呢?
据悉,苏刘溢考上大学后,因为年纪小,孩童习性依然难改,贪玩好动,课堂上经常拨弄女同学的头发,捉弄姐姐们。大家虽然很照顾这个小弟弟,但是缺乏同龄人的陪伴,苏刘溢很难融入大学生活,开学后不久就选择回家调整。
时至今日,人们已鲜少听到苏刘溢的消息。
这件事不由得令人反思:我们对神童一向崇拜,但历来只关心“神童”,却从不在意告别“童年”之后,这群人是否依旧“神奇”。
孩子天赋异禀,固然是可喜的,但是如果过于拔苗助长,孩子的成长节奏就会被破坏,不仅有可能“跌落神坛”,甚至还会影响孩子后续的人生。
卢梭在《爱弥儿》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既不丰满,又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
每一份成长都有其规律,过度的催促或许会获得一些短期收益,但是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壹
不久前,“神童曦曦”的视频在网上得到了广泛传播。
“物竞天择,是自然法则。没有追赶,你不会奔跑,没有竞争,你不会成长。”
“为钱做事,容易累,为理想做事,能够耐风寒,为兴趣做事,则永不倦怠。”
这些颇为深刻的人生道理,便出自4岁的曦曦之口。
面对一众成年人提出的问题,曦曦仿佛通透尘世的“世外圣贤”,随口便是至理名言,玄奥莫测,透着超凡脱俗的智慧。
人们惊叹于曦曦的成熟老练,称其为“神童”。
可在惊叹过后,也有很多人发出了质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老练的观点?难道真是天生的吗?
后来有人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有一次,一位女士提问:“遇到了挫折,该怎么办呢?”向来从容的曦曦一下子懵了,转头看向爸爸,爸爸提示他:“挫折,逆境,就是没有顺境。”
听到这句话,曦曦好像被解锁了关键词,立刻流畅回复:“顺境的人生人人会走,只是速度快慢而已,人一定要学着走逆境……”
很显然,曦曦所拥有的“智慧”和“阅历”,并非源于自身,而是爸爸灌输给他的一些心灵鸡汤,他只是熟练背诵了下来而已。
4岁,正是天真活泼的年纪,相信世界上有圣诞老人,对世界充满幻想与好奇。可是曦曦却彷佛一台“智能机器人”,机械地回答各种问题,却不知所答是何意,这是非常可悲的。
优秀的父母,懂得把孩子的天赋当作一件礼物去小心地珍藏,然后交给时光去酝酿。
贰
在《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中,描写了这样一段: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你会找到最满意的窍门。
妈妈正在耐心等待孩子把蝴蝶结扎好,这个等待的过程就是让孩子成长的过程。孩子在自我探索中,终会找到扎好蝴蝶结的办法。
有人说:“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的确是,作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等待孩子自我成长。不要拔苗助长,我们要静待花开。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 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让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
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它孩子持平了。
这就告诉我们,让孩子过早过多地去接触以后的知识,不见得一定能给给孩子带来什么优势。
教育最怕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放任不管;另一种,就是按照自己心中的花去助长,而非花的本来需求。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