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不愚人:教你一眼识破保健品营销陷阱

有很多谎话,在愚人节讲出来,就不是谎话了,就变成了“玩笑”。
有很多保健品,被忽悠大师讲出来,就不是保健品了,就变成了“药到病除”“包治百病”“补脑降糖”“延年益寿”......
(图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很多我们显而易见的保健品推销骗局,还会有许多中老年人甚至年轻人搭上几千甚至数十万的钱呢?
简单来说,就两个字——套路
(图源网络,侵删)

推销套路:线上线下全面围堵

许多中老年保健品在推销之前,不会一开始就让你花钱买,专门的营销团队深谙“放长线钓大鱼”之道,他们会进行一系列的精心布置,最后让那些阅历丰富、甚至文化水平不低的中老年人,心甘情愿地大把掏钱。
1

免费赠礼吸引注意

一盒免费的鸡蛋、一包免费的挂面、一支免费的牙膏......这些看似免费的赠品,其实正是利用了中老年人生活节俭的特点。通过这些价格低廉的小礼物,拉近销售人员与目标人群的距离,甚至搜集中老年人的信息。

2

专家讲座开始洗脑

这些讲座通常打着“关爱老人,普及健康”的名号,有些讲座还会安排“专家”现场义诊,或者安排“患者”上台讲述感人故事,当然这些都是假的,也就是所谓的“托儿”。

不管是讲座还是义诊,都是抓住了老年人关注自身健康、但相关知识匮乏的特点,伪权威、假疗效,再配合“买一赠一”“促销返利”“免费旅游”等营销手段,充分激发目标人群的购买欲。

3

感情维系长期推销

除了组织“讲座”、售卖产品,想要长期获得“业绩”的推销者,还会尽职尽责地扮演着“儿女”的身份。

(图源:2019春晚小品《“儿子”来了》)

推销保健品的人员利用空巢老年人敏感孤独的心理特点,嘘寒问暖、上门按摩、打扫卫生甚至认“干爹妈”,都是为了让老年人情感上形成依赖,进而长期掏钱消费。

而除了这些线下营销的常规套路,电视、网络等线上营销也十分常见。
(百变“老中医”刘洪斌:苗医蒙医营养师无缝切换)
许多保健品企业会购买电视某一时段,做成养生节目,节目中会“邀请”一些虚假身份的专家学者,比如某医学会委员、诺贝尔获得者、北京某医院专家等,利用中老年人迷信电视权威的特点,穿插保健产品进行销售。

擦亮双眼:保健食品不是药品

一般来说,当看到“根治”“抗癌”“治疗慢性病”“清除血管垃圾”“降糖”“降三高”“告别吃药”等字眼出现在保健品宣传上的时候,就要格外当心了。
我们通常所说的保健品其实是指保健食品,并没有保健药品一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图源: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19年8月份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要求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标签专门区域醒目标示“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等内容。《指南》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如有特殊需要,可以选购保健品,但它只有食用功效,不能治疗疾病,对于如何正确选择合规的保健食品,市场监管总局对消费者提出如下4点建议:

如何正确购买保健食品

——市场监管总局

1.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2.选购保健食品要认清、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依据其功能和适宜人群科学选用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保健食品产品注册信息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
3.选购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等经营单位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
4.消费者如对所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有质疑,或发现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请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也可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

防骗指南:关注老人精神需求

在保健品“坑老”的问题上,因存在口头营销取证困难、属地限制执法困难等原因,一直屡禁不止。很多看似拙劣的保健品推销骗局,都是紧紧抓住了老年人缺乏关爱、体弱多病、迷信权威等心理特点,因此在预防老年人上当受骗方面,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加强健康教育

家人指导老年人正确区分药品和保健品的区别,使老年人具备简单的药品和保健品知识,对保健品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社区利用好老年活动中心、生活驿站等老年人聚集地,传导正确的健康知识、养生方法。

关注精神需求

子女应给予老人更多精神方面的关爱,多体谅倾听,以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并经常了解老人的日常活动,把电视或网络上看到的诈骗案例多告诉老人,增强老年人的防范心理。

家中少留现金

让老人把现金尽量存在银行而不是放在家中,子女可帮忙存储并设置密码,万一老人上当受骗需要取钱,子女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

事后理性维权

如果家中老人已上当受骗,子女要冷静沟通,理性对待,做好证据保全工作,收集推销人员的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和记下销售公司的地址,保留保健品的包装和容器,保全未使用完毕的保健品(可用于检测),收集付款凭证(收据,发票,转账记录等)。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12331(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商投诉举报热线12315(工商管理部门),损失金额巨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去公安局报案。

注意不要过于强硬或一味斥责,以免引发老人的逆反或过于自责的心理,以至于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总之,不法企业在推销保健品的时候,过分夸大疗效,谋取高额利润,给老年人的健康和财产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防范老年人上当受骗方面,除了需要子女提高对老年人的心理关心,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家中有老人,或者身边有经常购买保健品的亲戚朋友,可以把这篇文章读给他们听,帮助他们提高警惕。看到在影院、酒店等非正规场所举办的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检等所谓普及活动,或者有送米面、领鸡蛋、拿牙刷等的保健品促销活动,一定要擦亮双眼,避免上当受骗。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文献:

[1]常亚南.论我国老年保健品市场营销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7):87-90.

[2]王振中.关于严厉打击保健品市场乱象的建议[J].上海人大月刊,2019(04):21.

[3].如何防范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J].中国防伪报道,2019(05):79.

[4]聂仕倩.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营销背后的传播学现象解读[J].科技传播,2015,7(07):45-46.

[5]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的公告,2019-08-20 http://gkml.samr.gov.cn/nsjg/tssps/201908/t20190820_306116.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