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延禧攻略」踩「如懿传」?算了吧

问题一:《如懿传》看了吗?

问题二:它和《延禧攻略》,你站谁?

好好答题。

否则一不小心,或将引发一场撕逼大战。

不信,瞧——

有人嘲,《如懿传》瞎编弘历把初夜留给了侧室青樱(即后来的如懿),两者半斤八两。

紧接着,更多网友指出《延禧攻略》乱造的雷人之处。

截取部分,这条微博评论已被轮了快一千条

同样讲乾隆后宫之事,本周,一个终于开播,一个即将收官。

在观众看来,两剧近似“双生姐妹”。

追剧感受,则截然不同。

少不了比较,少不了撕扯。

尤其双方粉丝之间,已形成在线掰头,水火不容之势。

夏BB跟我八卦,《如懿传》刚开播那会儿,如果在八组吐槽,必须末尾加一句“于X死了”。(u know who)

以防自己被打为《延禧攻略》派来的水军,非常有意思。

似乎喜欢这一部,就不能欣赏另一部。

两剧锁死了

照目前看来,《如懿传》是输给了《延禧攻略》。

实绩——

后者抢占了先机,网播量突破100亿+,真·年度现象级剧集。

前者剧王种子选手,可定档一拖又改,很难超越后者的数据。

日播量对比,足够说明问题(数据来自猫眼)

口碑——

豆瓣评分,《延禧攻略》的7.1略高于《如懿传》的6.7

先不忙着站队。

小十君实话实说,《如懿传》的开篇,无疑是失败的。

观众期待剧照里的满目琳琅,你给的是色调诡异的凄红惨绿

观众期待演技吊打的主演周迅,你给的是僵脸烟嗓的高龄少女

观众期待撕逼黑化的激情宫斗,你给的是处处受气的“如意难得”

同一个角色,不同的命运

几集下来,《如懿传》的槽点立刻被扒得渣都不剩。

观众心态也从原先的“吹爆”,降为上当受骗式的要求“退货”。

反观《延禧攻略》。

一开始就没多少人期待,可能靠“尔淳”佘诗曼有拉到一波情怀。

还记得当时夏BB是如何点评它的吗?

“其他剧追求十分之精致,于正的剧只要从负分做到五分,就能换来铺天盖地的夸赞。”

很对,也很可怕。

在我们看来,《如懿传》本该是追求十分的“其他剧”。

结果《延禧攻略》先成了受人追捧的“标杆”,自然照得它相形见绌。

一个准优等生考不过差生,再加上成片落差如此大,自然气到怒骂,等了那么久,竟然来了个假·学霸。

这荷叶特效,实在挽尊不了

世事无常。

一周前,谁能想到万年全网嘲的于正,不光凭《延禧攻略》翻身了。

还能骑到投资3个亿的大剧《如懿传》头上。

可非要拿“延禧”踩“如懿”,真的算了吧。

踩它服化道掉线,可以,我也觉得辣眼。

踩它原作为抄袭,支持,真抄袭即原罪。

最想不通的是,《延禧攻略》有什么资格和立场去踩?

疑似水军刷屏,但好像说的也没毛病

不能因为剧火了。

就忘记它是在于正恶心不死人的骚操作下,碰瓷而来的。

没资格。

复制当年《宫》对撞《步步惊心》的模式——

《延禧攻略》在《如懿传》之后立项、开拍,因为后者有原作,特别方便研究模仿。

同样的精品路线,你有钱,我费心,好事成双。

同样的历史人物,你故事里的主角,成我剧里的反派,一块热闹。

甚至同样的梳(妆)化指导?

林安琦,一直是于正的多年御用造型师,难怪有人怀疑她是于方派过去的“卧底”。

不过这种阴谋论,难断真假。

毕竟林安琦也和《如懿传》的导演汪俊,此前合作过《苍穹之昴》

这回怎么水准下线了,张梳平的锅?

人尽其才罢了。

更有魏璎珞的扮演者吴谨言,在“延禧”发布会上,口误称自己演的是魏嬿婉

而嬿婉分明是《如懿传》中,令妃的名字。

又怎么一回事?

最后你那边命运多舛地定档困难,我正好大摇大摆地播出,提前抢走一部分观众。

让你怎么着,都要活在我钮钴禄·于正的阴影下。(此句小十君自行脑补,请勿当真)

整个过程的精彩程度,若细说一番,堪比一部宫斗剧。

于妈如今在微博上,摆出胜利者云淡风轻的姿态,说什么“百花齐放,专注自家”,也太像盛世白莲花。

不针对剧,我只劝于妈善良

话又说回来,谁让《如懿传》自己不争气,搞出那些尴尬的纰漏,让人“有机可乘”呢。

除了碰瓷,对方不抄袭地成功了,也是对方的本事。

所以小十君强调一点,《延禧攻略》只是没资格过来反踩一脚。

更没立场。

撇去上面提及的一些因素。

我觉得最好笑的一种言论是,《如懿传》没有《延禧攻略》还原历史。

某乎上,关于两剧对比的一题,聚集了大量“帝后”CP粉声讨。

观点总结如下:

富察皇后才是乾隆的白月光,我们有史可依。

《如懿传》把皇后拍成了坏女人,简直不能忍。

光凭这点,《如懿传》就不如《延禧攻略》还原。

起初我还不信这能是某乎用户言论

没道理可讲。

由于《延禧攻略》前期,遵循历史恩爱撒糖的帝后CP实在太火,令秦岚、聂远两位演员都跟着翻了红。

想必还存在大量持有类似观点的剧粉。

于正声称这部剧“无限趋近于历史”,是它的亮点,也是它的噱头。

但拿这点去绑架其他剧,完全立不住。

用雷劈死人的黑魔法都出现了,装作清史十级学者毫无意思,本质上还不全是戏说宫斗类型。

两部剧的命运就像自己戏中的主角那样,出身不好的小透明开了挂,底子不错的“大魔王”反而事事不顺。(大魔王也是真的虚)

区别在于,它们要讨好的不是皇帝一个人,而是众口难调的观众老爷们。

有的人喜欢可乐的爽,有的人喜欢品茶的香,各有各的受众。

非搞到踩一捧一的地步,打从一开始就遂了某些人的心愿。

抛开《延禧攻略》的滤镜,你会怎么看《如懿传》?

或许没预期那么好。

也绝非众人口中嘲得那么烂。

前几天看到导演汪俊的一篇采访,他说“《如懿传》真的不是一部宫斗剧”。

小十君心想这不跟前阵子陈坤那部《脱身》一样的套路吗?

写《脱身》时,也吐槽过。

刚开始吹自己是谍战剧,等剧一开播遍地质疑,编剧出来讲我们拍的,其实是生活剧。

《如懿传》倒真可以强调自己是生活剧。

不是说它宫斗戏份全没有,拍的多是妃嫔唠嗑、皇帝调情的琐碎。

它确实地将整个后宫的生活气息,铺得浓厚到位。

我只讲一个细节——

如懿和自己的贴身宫女惢心聊天,以台词交代某件事的发展。

其他剧会怎么拍?宫女呆立一旁,要么补充几句,要么出谋献策。

这剧里,她们的手片刻没闲下来过。

其他场景也一样,妃嫔们各有各的日常消遣。

皇上不来自个刺刺绣,偶尔聚在一起吃吃贡品吐个槽。

作为戏剧之外的细节点缀,既鲜活又有趣。

嬛嬛老了以后,也学人撸猫

说白了,宫人生活,并不是只有尔虞我诈的心计争斗。

每一个角色形象,也在这氛围之中,慢慢立住了……

本周的14集内容更完,以小十君的追剧观感来看,自配角白蕊姬上线,就渐入宫斗佳境。

小琵琶精真勾人

而还在保持“佛系人设”不倒的如懿,也因为小姐妹海兰被辱偷盗一事,初尝不争不抢的悲哀苦果。

第8集临近结尾,虽然凭借自己的才智保了海兰,如懿却在风平浪静过后,哭了起来。

夕阳下,倚门廊,眼泪无声无息地止不住地流着。

那些“深宫红墙妃子白头”的凄凉画面,莫过如是。

能不上心吗

连环套就这样落下来

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

这一幕拍得美,也拍出了该有的质感。

周迅到底是周迅,再失了少女感,哭戏的感染力也不会减去半分。

弹幕上为此激动飘过几条,“我等了那么久,就是为了等这样一幕”。

我们在期待《如懿传》时,到底在期待什么?

如懿可以像甄嬛、魏璎珞一样睥睨后宫、大杀对手,哪怕连皇上也不放在心尖上?

斗完了呢,留下足以回味的是什么?

那么多宫斗剧大浪淘尽,我们只记住了华妃的眼泪,记住了如妃吟诵的“宫墙柳”。

记住了甄嬛最后笑得有些恍惚,记住了“在后宫之中,从来不会有赢家,人人都只是输家”。

以及她们的人性。

《如懿传》到底讲的是一个失败者如何失意的故事。

它不爽,它很丧。

苦得有些不合时宜。

毕竟现代人焦虑到看什么,都想着开启2倍速,估计大部观众觉着前面略赶客,骂上几句就走了。

没有功夫管这剧,在第几集才能让自己品匝出滋味。

魏璎珞,或者如懿。

我们追求的始终是白日梦想,不愿面对的始终是生活疲累。

互动话题

两部剧,你站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