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金句| 会被失意感刺痛的穷人,一般都是新近才陷入贫困的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埃里克·霍弗的《狂热分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前面几天的推文。
第18节:
社会低等成员之所以能对社会发生重大影响,是因为他们对“现在”全不尊重。他们认为他们的生活和“现在”都已败坏到无可救药,所以随时准备好把这两者加以毁弃。他们也渴望通过某种惊心动魄的集体事业,去掩埋他们已经败坏和了无意义的自我:这是他们倾向于集体行动的原因。因此,他们总是一场革命、集体迁徙、宗教运动或种族主义运动的最早皈依者之一,而他们也会把自己的色彩烙印到运动之中。
评:俗话说,赤脚的不怕穿鞋的。当然,赤脚者在大多数时候,也是懦弱的。因为他们习惯于忍受,习惯于顺从。可一旦他们爆发,所造成的破坏力,绝对比其他人更加猛烈。他们会把几十年几百年的仇恨,一次性释放。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农民造反,多有成者。朱元璋杀掉那么多功臣,又如何?成功者让别人流的血,都是必须的。而失败者的,则被当成血案。
这些被遗弃和被排斥的人往往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原材料。换言之,本来为建筑师鄙弃的石材会成为一个新世界的奠基石。一个没有废料和不满者的国家,固然会井然有序、高尚、和平而愉快,但它缺少开拓未来的种子。欧洲的弃民竟能远涉重洋来到美洲建立一个新世界,并不是历史开的玩笑——唯独他们能够成就此等事业。
评:非但弃民创造了美国、加拿大,英国的囚犯们,也创造了澳大利亚。那片远在南方的干涸土地,自是天然的流放之所,然而,这些被流放者,在这里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打破。愤怒出诗人。
第19节:
会被失意感刺痛的穷人,一般都是新近才陷入贫困的,即所谓的“新穷人”。美好生活的记忆像火焰般在他们血管里燃烧。他们是失去继承权和遭剥夺的人,每有群众运动出现,就会忙不迭振臂相迎。
评:印度、日本的贱民制度为何能存在几百几千年?他们一代又一代,延续着同样的身份,做着同样的事……当一个人从来就是奴隶时,很少会去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唯那些从上一阶层掉下来的人,才是天然的变革者。日本明治维新,解放了秽多等贱民,但这场革命,却非他们自下而上兴起。而是美国叩开日本国门,使得相对于百姓而言,本来有所特权的武士们,感受到了屈辱。维新志士们,就是日本的“新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