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缺爱,所以错爱”那些缺爱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美国思想家艾默生说: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陪伴和榜样示范。

不管是什么样的家庭,孩子对父母都有着与生俱来的需求,需要和他们在一起,需要被陪伴,需要被爱。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3000万以上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全球12亿以上的青年中,有两成有心理问题。而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父母的漠视、父母间的矛盾和家庭问题,总结起来就一点——缺爱。

缺爱的孩子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心理缺陷,即使表面上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心里却满是伤痕。

而且,童年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得到再多爱也很难弥补。从某种角度而言:爱孩子,是有时效的。

孩子异常懂事,很有可能缺爱

不知道大家对去年上映的《狗十三》还有没有印象。Professor至今还记得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

影片中的主人公——李玩的遭遇可谓坎坷:幼年时父母离婚,父亲重组家庭后生了弟弟,李玩便被寄宿到爷爷家。

父亲心中有愧,给李玩买了一条小狗,取名爱因斯坦。李玩非常喜欢爱因斯坦,因为那是父亲送给她的礼物,后来爱因斯坦意外走丢了,李玩想方设法要找回它。

找狗过程中,爷爷奶奶相继受伤迷路。而父亲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执意找狗的“不懂事”的女儿,他砸碎了李玩手里的酒瓶,任由玻璃划伤李玩的手,鲜血直流。一顿暴打后,父亲按着李玩的头给爷爷奶奶认错。

后来,继母为了不让李玩胡闹下去,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狗冒充爱因斯坦。李玩说它不是爱因斯坦,但是家里所有人都强迫她承认这就是爱因斯坦……

后来,李玩终于如大人所愿,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每天安安静静,不吵不闹,有时还带着假爱因斯坦去遛遛。

甚至在街上,她偶然看到了真的爱因斯坦,但她却不敢上前索要,因为她害怕给家人带来麻烦。

最后,李玩被保送重点高中,聚会上叔叔特意点了“红烧狗肉”。当叔叔夹肉给她的时候,她微笑着说了声“谢谢”,那个原本视狗如命的女孩,最终笑着把狗肉放到了嘴里......

平常我们问家长:“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孩子?”一般很多家长都会说:“懂事的、乖巧的、听话的……”

诚然,懂事的孩子确实很让人省心,但是我们需要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那么懂事呢?真的是情商高吗?还是因为缺爱呢?

就如电影中,李玩在笑着吃下狗肉那一刻,完成了“懂事的成人礼”。家长对此沾沾自喜,自以为把孩子教育好了,实际上,李玩已经对父母绝望了,她已经认定自己是不被爱的,所以才小心翼翼的奢求,害怕被讨厌,害怕被抛弃……

因为缺爱,所以错爱

张爱玲,是以文学创作而闻名的民国才女,她被称赞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张爱玲在上海出生,本名张瑛。她是相当地道的大家闺秀: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她的姑姑张茂渊是晚清重臣李鸿章外孙女。

可是,即便家世如何显赫,张爱玲的童年也是不幸的。她的父母并不相爱,父亲沉迷于抽大烟,母亲对女儿不管不问。家庭带给张爱玲的,只有无尽的争吵和怨恨,所以她从小就经历了世态炎凉,看透了人间冷暖, 看清了人性的阴暗。

因为她从小缺爱,以至她的一生都在追求爱;也是因为缺爱,她的一生都在错爱。

所以,张爱玲会因为几句好听的情话,便匆匆嫁给了一个满肚子花花肠子的穷书生胡兰成;因为从小缺爱,在经历第一次错爱后,她在遇到与自己年龄相差29岁的赖雅时,以"打胎换婚姻"。

最终,从小缺爱、两次错爱、一生都未曾被爱的张爱玲,在自己的公寓孤独离世,直到一周后才被邻居发现……

张爱玲是一个非常有才情的奇女子,但也是一个极度缺爱的女子,缺爱的她不懂得如何正确的付出爱,也不懂得如何分辨爱和接受爱……

“熊孩子”们多半缺爱

在影视剧里,那些校园“扛把子”,虽然大多是打架斗殴、不学无术的少年,但也是家庭不幸福、从小缺爱的孩子。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所以才会用尖锐的刺和偏激的行为来抵御所有伤害。但反观他们内心,又是极度渴望被爱的,之所以做出很多出格的行为,只是为了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

为人父母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时刻反思: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有没有问题?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没有出问题?自己有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呢?

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为人父母,既然把孩子带来了这个世间,那么就有责任、有使命给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成为一个勇敢、大方、心中有爱的孩子。

Professor说: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童年严重缺爱的人,长大会怎样?”

回答中有一条戳中了无数网友的心:“会丧失爱和感恩的能力。”

短短的一句话,却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个悲伤的灵魂。

所以,父母们平时要多看看孩子的内心,多给孩子一些爱,不要让孩子一辈子都在缺爱的阴影中渴望爱、恐惧爱、不敢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