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重兵在握为何四次拒绝称帝? 2024-06-20 14:10:55 来源:炎黄春秋史曾国藩(1811-1872),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得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偏僻山村进京赶考,28岁便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直到一品官位。曾国藩像拥兵30万1864年(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藩的湘军攻克南京。当时,曾国藩拥兵30万,占据中国半壁河山,曾国藩已成为满清入关以来汉族官僚中持权最大的官员,超越了清初的吴三桂,足以功高震主。曾国荃、彭玉麟、赵烈文、李次清等曾国藩的部属幕僚人,他们约集30余名高级将领深夜求见,欲将黄袍加身与曾国藩。曾国藩面临一生的最重大的抉择,面对这些眼睛冒火热切的属僚,曾国藩十分冷静地给众人写下了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坦露心迹,放弃了在他手上创造历史书写曾氏王朝的机会。看这段历史,不禁要问,这位手握重兵的曾大帅如果顺应了“民意”,振臂一声高呼,就有机会黄袍加身,一步登天成为一帝,难道曾国藩真的没有产生这样的想法吗?多次被劝称帝就这件事,历史上有这样的说法:曾国荃对他说,“你是两江总督,加上闽浙总督左宗棠,四川总督骆秉章,江苏总督李鸿章三个现任总督,还有五个现任巡抚全是湘军嫡系。大哥手里握着20万湘军精兵,再遣李秀成收纳10万太平军降兵,这样30万精锐之师,即可攻破京师,恢复汉家江山,大哥将成为一代帝王。”曾国藩回答道:“共患难时大家可以是朋友;同富贵时往往成了仇敌。就说那个左宗棠,他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之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肯对我俯首称臣?再说李鸿章,我若平稳安泰他就是我的学生;我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还有那个李秀成,他投降了,就是一只丧家犬,谁还听他的?再说,朝廷防我之心令人枕席难安。”这一番话叫曾国荃无话可说。此外,当时湘军兵力在江南数省虽占优势,但清廷的官文据长江上游;富明阿、冯子才分守扬州、镇江;增格林沁屯兵粤皖,这表明清政府对湘军早有防备。湘系势力中许多人都曾劝曾国藩自立为帝。曾国藩寿诞,湖北巡抚胡林翼来贺,交谈间书写一纸条,赫然有:“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曾国藩见之,惶恐无言,将纸条悄悄地撕个粉碎。浙江巡抚左宗棠曾赠一对联:“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阅后,将“似”字改为“未”字,退回。安微巡抚彭玉麟送密信称“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太平天国覆亡后,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鲍超等四人密谋拥戴曾国藩自立。不仅湘系势力曾有劝进的举动,甚至太平天国阵营也有人劝曾国藩自立。曾国藩劝石达开降清时,石曾说他是举足轻重的韩信,何不率众独立?忠王李秀成被俘后,也曾表示:愿以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藩为帝。曾国藩所处的年代,是清王朝由乾隆盛世走向没落、衰败的转折时期,此时内忧外患接踵而来,交相煎迫。曾国藩曾因母丧返乡,却恰逢太平天国横扫湖湘大地,清王朝统治岌岌可危,曾国藩趁势在家乡组建了一支湘军,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清王朝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至一品,死后被谥“文正”。功过是非曾国藩一生功过,让人争论不休。他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先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大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但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可谓毁誉参半。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时,就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斥其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等等,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一无是处。为何不称帝的原因让后人产生疑问的是: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手握重兵,掌握地方大权,有没有过推翻清王朝并取而代之的想法?他不但自己不做皇帝,还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主动解散了湘军,并强迫曾过荃离职回家。曾国藩为什么要这么做?一般认为有三点原因:第一、是他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使然,他深受晚清理学大师唐鉴的影响,起兵的目的相当明确:就是保卫明教;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保卫清政府。其个人追求是做一个中兴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曾国藩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染。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教,不耻下问,博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所以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点:若要统治者“内贤外王”,就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学,曾提出治理天下的办法,涉及吏治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等。尽管其手下部将王闿运、曾国荃等屡次劝进,都被他严辞拒绝。第二、是称帝条件不具备。南有曾国藩,北有僧格林沁,这两人被清王朝倚为肱股之臣。当时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最受器重,拥有一支以强大的骑兵为主的庞大队伍,不同于八旗兵,战斗力极强,而且部署在中原河南腹地,虎视东南,也使曾国藩不敢轻举妄动。另外,湘军号称30万,曾国藩能调动的仅有10余万,其中李鸿章虽由曾国藩一手扶植,但到了关键时刻,不一定会像曾国荃、彭玉麟、鲍超那样对其死心塌地,甚至很有可能站到清廷一边。即使曾国藩黄袍加身,恐怕也会演赵匡胤和赵光义的故事。其弟曾国荃倔强狠毒,野心勃勃,胜过赵光义多倍。他能带头劝进,把黄袍加在曾国藩身上,也会随时夺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不定落骂名的是曾国藩,得实惠的是曾国荃。第三、曾国藩起兵是以保卫明教和忠君保国相号召一旦称帝,实属不忠不义,大逆不道,人心必失。就湘军内部来说,左宗棠名下者为楚军,李鸿章名下者为淮军,湘、楚、淮虽有关联,但湘军实已分裂。以英国为首的国际在华势力已决定扶持清政府。这些因素,曾国藩不会考虑不到。因此,尽管曾国荃等一再劝其取清王朝而代之,曾国藩仍打定主意不为所动。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知识分子。他认为“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曾国藩没有称帝野心,只做中兴之臣,客观上对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强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时,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现在的南京)被攻陷后,还有余部三十万人活动于各地,北方的东西捻军方兴未艾。国内动乱频仍,外国列强环伺中华,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中。如果曾国藩乘机称帝,战乱又起,中国统一的前途和命运又会经历更多磨难,人民更会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曾国藩也算是人民大众的有功之臣。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试想当年曾国藩如听从劝进,打起驱除满清,兴复汉家天下的义旗,历史将会怎样改写。但历史就是历史,由不得现代人去假设,曾国藩最终也只能做一个对得起清朝的忠臣,让现代人去骂他为阻挡历史前进的千古罪人。太平天国事起后,曾国藩编练的湘军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清政府可以依靠的唯一军队,曾国藩也就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人物。于是各种各样的目光也盯在了曾国藩身上,不少人视其为即将诞生的新主。以曾国藩当时的权利,地位和号召力,加上怂恿他当皇帝的部将和政客又大有人在,因此,他完全有条件黄袍加身。然而曾国藩却不敢有此念头,更不敢答应下属的劝进,还是硬下心肠,做了一名大清朝的忠臣。 赞 (0) 相关推荐 张宏杰丨老曾家为什么会突然暴富起来 曾国藩带兵之后,往家寄的钱很少.不过湘乡曾氏在咸丰八年之后,却迅速富裕起来.富裕的最主要标志,就是住房水平的变化. 在曾国藩带兵打仗以前,曾家只有两座住房,一座就是嘉庆年间建于荷叶白杨坪的老屋,曾国藩 ... 他才德平庸,还曾与湘军为敌,曾国藩却将头功让给他 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的都城被湘军攻破.持续了十多年,耗死了咸丰皇帝的农民起义终于被平息.虽然太平天国余部仍在活动,所有人却都迫不及待地请曾国藩向朝廷邀功请赏.曾国藩也深知,此时再不邀功,也没法给浴血奋战 ... 19岁考中进士的天才,41岁当上总督,比曾国藩名气更大却惨淡收场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八十六 请勿转载 曾国藩创建湘军,对抗太平军,虽然屡有战功,而且一度还收复了武昌,但是对于他来说困难重重.最大的问题就是他虽然是二品,却只是个虚衔,并没有 ... 体制外临时工,自筹经费打仗:湘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本 文 约 5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min 1850年底,太平天国起义,是对清王朝的一次严峻考验--与10年前英国借鸦片问题闹事不同,当年的志在讹钱,如今的却是要命. 太平天国起义.来 ... 曾国藩手握百万雄兵,为何不称帝?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县人(今属双峰县),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二十八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以后,他一步一个台 ... 此人打下江山却拒绝称帝,还为子孙留下两样遗产,使家族延续千年 前言 在唐朝末期的时候出现一个影响后世数千年的人,他的名字叫钱镠(Liú). 钱镠的出身其实有点悲惨.在当时来说,世人都很介意出生孩子出生时的"自然迹象",比如出生便带有七彩祥云的 ... 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什么一点反叛称帝的心思都没有 曾国藩是近代以来争议不断的人物,他起自底层,发奋图强考中进士,当上侍郎,又因为机缘巧合当上了湘军的统帅.时至今日,很多人都认为他很怂,在控制当时中国最为强大的军队时,不敢倒戈一击,反叛清王朝,自立为帝 ... 《黄帝四经》称篇.称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道无始而有应.其未来也,无之:其巳来,如之.有物将来,其刑(形)先之.建以其刑(形),名以其名.其言胃(谓)何?环(刑)伤威.也(弛)欲伤法.无隋(随)伤道.数举参(三)者,有身弗能葆(保),何国 ... 曾国藩的成就源于四十岁以后的一次总结,那他究竟总结了什么?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他曾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主张发起洋务运动.可以说,曾国藩的崛起对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 ... 曾国藩六戒第四:“谋可寡而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是何意? 曾国藩,为晚清重臣,为晚清中兴三大臣之一,曾国藩是曾子的第七十世孙,字文正,也被世人称为"曾文正公",人们将曾国藩誉为"古今半个完人",他的一生,完成了立功.立 ... 龙袍都穿的北宋太后刘娥 因哪四个字不敢称帝? 2021年04月13日 22:26:41 来源:历史春秋网 0人参与0评论 根据<宋史.后妃传>记载,刘娥籍贯太原,祖父刘延庆是五代时期的大将军,父亲叫刘通,在太祖朝曾经是嘉定刺史. 刘娥 ... 刘备真的没有称帝的野心吗?将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就是答案 三国时期,战火纷飞,要想在乱世中生存,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没有点隐忍的功夫,是绝对活不过三集的.三国时期,刘备就是一位很懂得隐忍的人,他是曹操眼里唯一的英雄. 起初,曹操和刘备都不敢称帝,不仅因为称 ... 这也正确?加拿大父亲拒绝称「女儿」为「儿子」,被判入狱+罚款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1 今天,我们来谈谈一个比较特殊的话题:性少数权利.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对此的态度如何,不了解.无所谓.强烈支持还是坚决反对,但无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和性少数有关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