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命加班,一个三输的后果!

近日,饿了么骑手送餐途中猝死等新闻引起人们关注。新年开年第一周,“996(每天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过度加班、心梗猝死……这些关键词再度引发公众热议,说明此类问题非常严重,已经到了必须治理的时候了。

过度加班对年轻人健康造成威胁

上海外服联合《大众医学》发布的《2019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显示,2018年上海白领体检异常比率达98.75%。工作压力大、疯狂的加班文化、超负荷的工作量……给年轻“打工人”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不论自愿还是被迫,这届“打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在拿命加班,透支健康。

过度甚至畸形的加班现象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尤为严重,其中互联网、在线教育、广告、建筑、游戏等行业是重灾区,这对年轻人的健康带来的威胁尤其直观且致命。

半年前,石伟入职了国内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开始前4个月有双休,但几乎每天加班,随着工作量增多,下班时间从晚上九十点钟推迟到11点,甚至到凌晨一点钟,第二天仍旧要按时早起上班。后来公司通知大家开始实行“大小周”上班制度,即一周工作6天(大周),一周工作5天(小周),交替进行,这比“996”相对温和。公司倡议员工为了公司的美好未来共同努力奋斗,并没有提及加班费用或调休,没有人有异议,包括石伟自己。“谁都知道这是势在必行的,你说不行,那你就走。我还在试用期,更不可能反对了。”对石伟来说,其实“大小周”“996”都不陌生,以前的工作也是“大小周”,甚至还有“超级大小周”,即一周工作7天一周工作6天交替进行,这些在行业内都习以为常。

入职半年,石伟甚至抽不出时间和朋友见面聚会。今年1月初,石伟终于转正,元旦期间和朋友聚餐时,大家都对他这段时间的暴瘦感到担忧,劝他换工作。

三个月前,在北京某文化传媒公司工作的黄燕去医院验血,虽然是早晨,她前面已经排了20多个人。医生告诉她,这些大多数都是因为加班过度,来验血查内分泌的。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在武汉创业的曾先生,他曾在互联网行业工作过几年,当时也是疯狂加班,直到某一天他发现自己听不见了,去医院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在医院治疗了9天最终痊愈。医生听到他所在的公司后表示,不奇怪,遇到过很多他的同事因为加班过度住院。而曾先生自认当时的工作强度还比不上那些互联网“大厂”。

无法拒绝的“大小周”“996”

就在人们为拼多多女孩之死扼腕叹息的时候,“应届生拒绝‘996’被申通快递辞退”一事登上网络热搜。毕业生小江称因为拒绝快递公司“996”的要求,在试用期被辞退。在小江提供的视频证据中显示,2020年9月7日该公司某位领导与下属谈话要求9点下班,说这是为员工负责,还称不要在这个年纪谈恋爱。小江拒绝了,他认为自己6点钟做完事就可以下班了,难道无事可做也要干等到9点再下班?9月9日小江被公司以工作态度有问题辞退。后小江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裁定该公司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判决依法支付赔偿金。该公司提起上诉。

小江最终能否拿到赔偿还未可知,即便拿到赔偿,以应届毕业生试用期的经历来看,到手的赔偿只会非常少,而他以后想要在行业内找工作也许会困难许多。

关于“996”历来有争议,不少人认为,接受高薪就要接受“996”,受不了加班可以辞职。事实上,当整个行业都以加班要求员工时,跳槽也只是从一个“火坑”跳入另一个“火坑”。更多的声音则认为,加班乃应急手段,而不应该是常态。高薪、福利、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等都不应该成为加班的背书,优越的待遇是员工靠技能、能力挣得的,奋斗应该体现在自我与集体的共同成长上,而不是如今畸形的加班文化对个人的压榨。

2019年3月27日,一名程序员用“996.ICU”的域名注册了网站,引发人们的大量关注,成为职场人士控诉公司的话语阵地。在网站上发起人留下了“什么是996.ICU?工作996,生病ICU”的文字,引发大批互联网从业人士共鸣,在当时也引发了人们关于“996”的热烈讨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类似“996”的加班文化却从互联网蔓延至更多行业。不仅员工以一己之力对抗过度加班困难重重,在观念的传播上,一些企业往往把过度加班包装为奋斗、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等概念,试图混淆视听。

针对社会上支持“996”的言论,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原主席盛明富曾表示,当今时代,我们需要倡导奋斗精神,但不能把个人成长中采取的一种工作方式或倡导的奋斗精神,当成对员工的硬性要求,更不能逾越法律!

疯狂加班,不止影响员工健康更影响企业形象

过度的加班不仅仅消耗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超长的工作时间让一个人的生活除了工作再没有精力和时间学习新知识,提升自我。这种环境下的员工,人到中年,身体素质会大大下降,甚至可能疾病缠身。而多年没有自我提升,也很难跟得上公司前进的步伐,面对更年轻、更健康、工资更低的新人,完全失去竞争力。“35岁危机”恰恰多发于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多家互联网“大厂”都曾有过裁员35岁以上员工的传闻或新闻,而且许多公司和职位都对35岁以上的求职者关上了大门。

这种危机带来的焦虑能持续影响人的情绪。从事广告行业的陈清今年34岁,在某广告公司担任中层领导。在外人眼中,陈清靠自己的努力买了房子,月薪也不低,生活富足,仍是单身。可是从过了30岁开始,她就始终焦虑。陈清现在是经理级别,可是35岁、40岁以后难道还做经理么?她自认不是创业的料,可是年纪越大,在中层的位置优势越小,以后也许会走下坡路。为了有更多成绩,日后工作更顺利,她只能逼自己不断接项目,为了把工作做到完美,经常连轴转加班。

可以想见,如果放任这种畸形的加班文化,将会有越来越多被过度加班摧毁健康和能力的员工在35+时被赶出公司,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他们的健康、就业等问题都需要社会、政府来兜底。对企业来说,丧失对员工的基本关怀,不讲求人性的企业文化也不能创造出人性的产品和服务。这将是一个三输的后果。

(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记者:赵爽

编辑:魏芯蕊

审核:周佳佳

此网页由新浪新闻提供

(0)

相关推荐

  • 从什么时候开始,“周末双休”也变成了一种福利?

    放晴公园,数字世界里的光明角落.

  • 互联网困于996

    最近,因为一名员工猝死,拼多多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受此事件影响,拼多多股价大幅下挫6.13%至167美元.即便如此,拼多多在资本市场表现依然堪称华丽,最新市值超过2045亿美元,与美团体量相当,是仅 ...

  • 要接受996吗? 多数职场人答案为'要么拼,要么滚'

    "996.ICU"以始料未及的速度火了. 3月26日,一位名为996icu的用户在GitHub上发起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意为"工作99 ...

  • 想不到只有1/3字节员工支持加班,比想象中少得多

    真想不到,只有1/3的字节跳动员工支持大小周工作模式--去字节不就是为了拿高薪么?根据Tech星球报道,6月17日上午,在字节跳动的Openday上,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公布了是否取消大小周的调研结果 ...

  • “996”“大小周”,企业用工不能不讲“武德”

    “996”“大小周”,企业用工不能不讲“武德”

  • 996ICU?微软证明周末多一天员工生产效率提升40%

    说到互联网企业的时候,特别是说到程序员的时候,许多人想到的一个点就是"996"工作模式.因为这个事情,去年还有人在GitHub上创建了一个996.icu项目.对于996的工作模式, ...

  • 家庭办公室的后果:这些行业可能遭遇破产

    家庭办公室可能是未来的工作模式.但是,如果每天不再有成千上万的人上下班,将对大多数商业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市中心的商店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 在危机期间,很多员工在家办公的效率给许多公司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 ...

  • 银行大裁员,别让时代淘汰了你!

    近日,德国商业银行宣布裁员1万人,约占员工人数的三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全球银行业裁员达到几十万人次.在中国,五大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信用社等等金融机构都在这几年不同程度上撤销营业 ...

  • 腾讯试点强制6点下班,这才是正能量,也期待机械行业的老板多学学人家

    腾讯试点强制6点下班,员工感恩戴德,看的这样的消息,心里只有心酸,本该是应得的权利,现在成了一种施舍. 腾讯旗下的光子工作室(欢乐斗地主就是他们做的)发布新规,周末双休,周三必须6点下班,其余工作日不 ...

  • 互联网真的要卷到头了

    雷科技互联网组 编辑丨一位天明 「中国的行业的格局,是和别处不一样的」,用<孔乙己>的开头来形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即使是还没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多年媒体的熏陶下,对互 ...

  • 如何看待“反对取消996”

    最近,多家互联网公司传出正在调整工作时间,减少加班现象的消息. 腾讯试点强制下午6点钟下班的消息,近期在业界引起关注,并成功"破圈"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的位置.虽然有人吐槽" ...

  • 996明确严重违法,加班时代会被终结吗?

    锌财经10小时前 究竟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 在试用期向老板提出"拒绝加班.拒绝996"的请求,会被公司开除吗? 最近,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 最高人民法院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 一互联网公司宣布双休!员工集体不淡定了

    4月1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一互联网公司突然宣布取消大小周.实行双休,员工听到这一消息后集体欢呼. 据悉,这家位于浙江杭州的互联网公司在午休时间宣布取消大小周,实行双休,员工兴奋得欢呼雀跃. 公司员工 ...

  • 程序员拒绝春节带电脑回家被开除,获赔 19.4 万

    万物互联时代,几乎每位互联网人都无法摆脱下班后.休假中也不得不打开电脑开始处理工作的困境.公交车上.地铁上.餐厅里,随处可见拿出笔记本埋头工作的人,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随时待命准备工作已经成为当代互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