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核舟记?小伙裸眼在0.15毫米毛发上刻字,网友:自带八倍镜
从艺15年的雕刻陕西艺人卢彦卓,可以在直径0.15 毫米的牛毛和猪鬃上微雕刻字,卢彦卓所使用的刻刀都是自己亲手设计打磨改造的。他可以裸眼在牛毛上进行微雕,但普通人要通过30倍的放大镜才能看清文字。
“毛发雕刻,一般要选取硬一点的毛,这样能吃住刀。尽量选取纯白色的毛,雕刻好以后更好上色。”卢彦卓说,“牛毛一般直径为0.15毫米,雕刻刀刀尖是牛毛的百分之一。雕刻刀是我自己根据需要在砂轮上磨的。”
在卢彦卓的桌子上,摆放着自己的多样作品以及雕刻工具。在一个笔筒上,“百鸟朝凤”图案已经雕刻了一大半米,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完成。三个小小的猛犸牙材料上,分别雕刻着“唐诗雅集”、“宋词雅集”、“元曲雅集”,每一个材料上,雕刻面只有约4平方厘米,却刻有600多个汉字,内容分别为唐诗、宋词、元曲。用三年时间在手指环上雕刻完《心经》卢彦卓是如何走上雕刻这条路的呢?他是陕西宝鸡陇县人,从小喜欢美术,喜欢写写画画,16岁那年,初中毕业,同学介绍他去北京象牙雕刻厂学艺,他便与同学一起去了。之后开始三年的学徒生涯,“一开始跟着老师学习雕刻一些大的物件,比如笔筒等,后来慢慢开始雕刻精细的物件。早上8点开始学,晚上9点收工,学得很认真。雕刻这个手指环上的字,《心经》,260个字,最开始,字不满意了就磨掉重新刻,用了三年时间,才雕刻成了满意的作品。”卢彦卓说,“10年后,我离开雕刻厂,成为雕刻自由职业者,在北京工作生活,2020年11月回到西安,以后在西安发展,继续雕刻。”当年与卢彦卓一起学艺的伙伴们,大多数中途放弃了,坚持到现在的人只有两三个。“很多人觉得这个活太枯燥了,坐不住,静不下心来。”卢彦卓说,“就是因为热爱这一行,我不仅完成三年学徒学习,而且一直坚持干到现在。”视力会受影响吗?卢彦卓说,经常在灯光下工作,略微有影响,“刚开始当学徒时我的视力是5.3,现在是5.0,还可以。”
挑战人类潜能计划雕刻女儿胎毛在卢彦卓的雕刻作品中,一部分是订单,可以变现;一部分是他的理想,用他的话说,就是“挑战人类潜能”,比如微雕。“在毛发上雕刻,其实是盲雕,眼睛是看不见的,靠多年来形成的感觉下刀。”卢彦卓说,“一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雕刻,雕刻时人体脉搏会影响下刀程度,所以我就在一个脉搏和下一个脉搏之间猛地下刀,保证作品质量。”牛毛上的雕刻,经常在雕刻多个作品后,才能选出一个自己满意的作品。最近,卢彦卓最满意的作品是“全民全运同心同行”、“天下一绝”,目前他已经把两个作品塑封了起来。在放大镜下,字看得很清楚。卢彦卓的女儿7个月大,“孩子刚生下来时的头发,也就是胎毛,剪下来后我一直保存着,下一步计划在宝宝的胎毛上雕刻,刻上女儿的生辰和名字,留作纪念,孩子长大成人后送给她。”卢彦卓说,“不过宝宝的胎毛比较软、细,雕刻的难度很大,但还是想试试,看看自己的潜能,也想看看最终雕刻的效果。”“希望中国雕刻文化能得到传承”卢彦卓媳妇葛女士做财务工作,对于老公的爱好和事业,她非常支持,“只要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我全力支持。”葛女士说。
卢彦卓会把微雕作品镶嵌在某一个物件上,要么自己保存留念,要么当礼物送给朋友。“业内前辈的优秀作品多次被选为国礼赠予各国友人,这也是我努力的目标之一。” 卢彦卓说,“现在从事雕刻这一行的人,全国只有约100人,80后的话,全国不超过10人,年轻人能坚持学这一行的人极少,我想不断发挥潜能,也希望中国雕刻文化能得到传承。”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