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生 | 老胡同,情难舍
老胡同,情难弃
我从2岁到12岁,在今日的北京什刹海游览区——后罗圈胡同的一座四合院里生活了10年。
10年一觉胡同梦,胡同的梦依然持续,胡同是否还像当年那样深长?
直到两鬓染霜后,北京胡同的吆喝、老街坊热情的招呼,依然常飘入梦境。难忘春晨,那清亮、悠扬的吆喝声从胡同口传来,我在半梦半醒中感知,那是卖小蝌蚪的声音。于是,我的梦中多了一幅画面:翠柳依依、河水清清。我坐在一块青石上,读着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忽然,天上飘下晶细密的雨丝,清流中游来一群蝌蚪。天际处,几声闷雷,不远处,几声蛙鸣。
记得那些年,夏日正午,我常坐在四合院门楼下的门礅上,一面感受带有清爽感的穿堂风,一面等邮递员送来《中国少年报》。记得当时,我有点儿癖习:新来的报纸刚到,总爱放到鼻前,深嗅字迹上散发的油墨香,全不顾身着绿色邮差服的叔叔每次都指着我笑,说今后你上班了,最好能干整天捧着报纸的工作。今日想来,邮政叔叔预见精准,30年后,我果真成为北京一家报社的编辑,一整天满眼都是报纸。
秋日的黄昏,胡同里常见一位诗人徘徊。那是邻院一位家境窘迫、孑然一身但总爱吟诗的中年人,但见他微带酒气,步履松弛,踏着厚厚的黄叶,围绕于前后罗圈胡同边走边低吟浅唱,直到天色暗淡、街灯亮起,才仰天长叹一声,消失在自家的门楼里。
冬雪弥漫的傍晚,本是胡同最安静的时段。只因后罗圈胡同东面,早年有一个斗鸡坑,是当年八旗子弟设赌斗鸡的乐园。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那里是孩童们打雪仗的地方。昏黄路灯下,飞雪飘扬,密集的雪球在空中飞舞,阵阵笑声此起彼伏。入夜,那情景悄然入梦,引得我往往笑出声来。
每当窗帘透出玫瑰色,四合院扫雪声便由近而远。我从睡梦中醒来。不用询问,就知是邻居“曹党员”起早扫雪。记得那个年月,胡同四合院随处可见的是浓浓爱意,谁家的葡萄或是枣儿熟了,相邻的院落都能感受到甘美。谁要外出,没有锁门之说,只需向邻居招呼一声,门前的炉火必会有人义务添煤,晾晒的衣物必会有人打理,片儿警到孤寡老人家帮助运送煤球、帮助烧水也是常态。可叹的是,而今,上述现象难以再现,只能当童话向朋友叙述。
屈指算来,从胡同迁出,来到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楼房居住,不觉已40余年,但儿时的记忆不易消退,因此,我常常利用双休日,从护国寺大街走入,穿过棉花胡同,走进后罗圈胡同慢慢游走、思忆。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同班那位容貌美丽、爱说爱笑的女生所居住的院落,说话结巴但成绩优秀的那位男生,每天从门上写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深院蹦蹦跳跳走出……而今,从被改造得不伦不类的门走出的,多是操着外省口音的进京打工者,我那熟悉的老街坊呢?
去年初秋,我迎着京城第一阵金风,走入那条老胡同时,深深感到,岁月无情、造化弄人也弄物。让我感到有些失落的是,尽管胡同的格局大体未变,某些老屋被修缮一新。但历经风霜雪雨的四合院大多变为私搭乱建、拥挤不堪的大杂院。窄窄的胡同里,或见面包车阻路,或见时尚设备构建于屋顶。好在我所熟悉的门楼上,那一蓬衰草还在,我所熟悉的老院里,
高大的石榴树、枣树还在。见证古今物是人非的老干粗枝,在秋风中依然垂挂丰硕的果实,表情复杂地守望残旧的青砖灰瓦。
从后罗圈胡同走出,便是棉花胡同。那条南北约一公里长的胡同,曾居住过两位写入史册的人物。胡同中部的一座大院中,是打响“讨袁第一枪”的蔡锷将军在京“韬晦”之地;胡同南部一座大院,是权宦李莲英的一处私宅。曾有前后院落、建筑规制齐整的蔡宅,如今已沦为大杂院;曾有月亮门、影壁、花墙、秋千、套院的李宅,已建新楼,已成为幼儿园。漫漫史潮涌来、又不断流远。往昔的人物不管是威风八面还是红极一时,不管是功亏一篑还是晚景惨淡,都随着时代演进逐步淡出人们的话题。古院前或古院内,只留下几株郁郁葱葱的老槐,默默追忆旧时的风风雨雨。
已近午时,思量用餐地点时,听说棉花胡同南口的护国寺大街人民剧场对面,有一家护国寺宾馆,是胡同主题型旅游宾馆,自然想去那里一看。一入大堂,便看到“京味儿”民俗手工艺玻璃喷绘屏风,画有老北京走街串巷的多类行当。楼层转角处,迎面或见大红门楼,青石门礅;或见灰色影壁、戏剧脸谱。楼层上下,木制暖气罩隐现福、禄、寿等吉祥字样,电梯门前,也能从画面或字样中感觉到胡同文化。几位从客房出来的外地人,边走边谈论着房间里布置的京味儿民俗艺术。从5层走下的法国外宾,可能被“京剧文化楼层”的票房所感染,向服务员询问着“评书专场”具体时间。老外用生硬的汉语向一位身着“京味儿”服装的员工说,没想到在客房隔壁,能感受到中国的国粹与民俗艺术,太美妙啦!
我在想,尽管儿时的胡同在风雨剥蚀下,在城市“当家人”不当管理下,出现很多人为毁损、百般残缺,令人叹息。但胡同文化又有了新的延伸,甚至延伸到宾馆、延伸到海外,这是多么丰富、新颖的文化现象!时代在进步,人们在一次次刷新观念,许多新景替代旧景也就顺理成章,也就成为我辈不该过分苛责风光不再的理由。
正想到此,一个欧美团队又陆续走进宾馆。开创胡同文化主题的宾馆总经理段祺林告诉我:这条街有京城著名的京剧院、有老舍故居、京城著名的小吃店、有末代王爷溥杰的府邸、有著名艺术家梅兰芳的故居,还有这家以“胡同文化主题”为鲜明特色的星级宾馆……
故此,我坚信,北京胡同民俗虽然不能还原如旧,却能通过精塑与延伸,给后人留下新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