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的上海故事|淮海中路1517号:“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的正宅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建筑是历史的脚印,是一个时代的智慧、情趣、财富,是审美品位的结晶和象征。
建筑,可以供历史学家考证历史的细节,可以让建筑学家研究建筑的发展,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回望过去的岁月,可以让经过这里的人们寻访先人留下的曲折脚印。
故人已去,建筑仍在。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先人们,已经成为历史人物,但那些留下了他们的脚印、记录了他们的音容笑貌的老房子,却依然安安静静地待在原地,一如当初的模样,让人感叹岁月竟在不经意间流逝得如此迅速。
《老建筑的上海故事》
邀您倾听这些用上海话诉说的、
有关老建筑的故事……
今天
要给大家讲述的是——
淮海中路1517号
“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的正宅
淮海中路1517号为一座大型花园别墅,位于乌鲁木齐南路西,建筑庞大豪华,拥有开阔的花园,园内丛林深郁,草坪开阔,称得上是上海近代最为恢宏的住宅之一。现为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官邸。
这座建筑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由一德籍商人出资建造,占地面积12424平方米,花园面积为6349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700平方米,属于西方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为三层砖混结构,主体呈长方形,以罗马古典式庭柱为框架。分主楼与侧翼,立面左右对称,主入口朝南,前有门廊,门廊两侧有塔司干巨柱式的圆弧形柱廊。
柱廊作为底层居室前的外廊,顶部则是二层居室的阳台。西入口的跨道门廊用带凹槽的塔司干式柱,檐部用栏杆作为女儿墙,起过渡作用。两排高大庭柱直矗假三层,构成一个高大、宽敞的房厅;北侧同样有若干柱子立于屋面,上塑古朴图案。庭柱和内墙均饰有姿态各异的古希腊神像,乳黄色油彩砖瓦,白柱绿顶。
楼梯间用彩色玻璃天棚采光,室内为一色柚木板壁和深色门窗。南面正对花园,花园中建西式园林,园内有大理石砌筑的喷水池,石雕女神像立于喷水池处。当年,此豪宅四周为大花园,草坪面积也很大。抗战时期,部分花园被日本人购去,建了上海新村。
1912年秋,曾担任过清末大理寺少卿、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入住此地,继续操持他的企业,也在此度过他的晚年。1916年4月,盛宣怀病逝于上海,在此之前,他将这处产业作为遗产分给了他的第五个儿子盛重颐。
民国后,袁世凯曾下令将这幢房子封存起来。1929年,国民政府以侵吞公款罪宣布没收盛宣怀的遗产,其中包括这处产业。后裔无奈之下,遂将这幢别墅让给曾任安徽省主席的陈调元,但陈在此居住的时间并不长。1933年,北洋军阀皖系领袖人物段祺瑞为躲避日本人的拉拢,南下上海,寄居在这座花园洋房中,度过他一生中的最后三年生涯。其间,蒋介石曾到该居所拜访。
1949年后,这里曾是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和外事办公室所在地;中日两国建交后,曾租赁给日本国驻沪总领事馆使用,后总领事馆迁至虹桥新址,此处成为日本驻沪总领事的官邸。
来源:东方网
编辑:夏小夏
审稿:钱程灿
转自:“东方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