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见 || 李洪涛:守望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守望》
作者|李洪涛 (陕西商洛)
在老家,每年正月初六、初七就有不少人,或拖家带口或三三两两背着大包小包,站在村东头的路上有说有笑地等着车。路过的乡里乡亲也不断地和他们打招呼,其中就有人笑着调侃到:“年没过完呢就要走呀?你该不会想钻钱眼吧!”,而另一个也笑着回道:“哎,这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了,在家也没啥意思,早些出去,还能多挣几个钱”。这时,车缓缓开了过来,车门打开,在和乡党家人道别后,他们登上了车,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妻子和儿女,带着美好的梦想踏上了打工挣钱的征途。
车连续翻了几个山垭垭,过了收费站驶出了秦岭,向着每个人的目的地开拔。对于那座陌生的城市,他们既期盼又胆怯迷茫,站在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街头,心中难免会有一丝孤独与无助,在穿梭的人群中他们显得那样突兀。
早些年,人人都说去大城市能挣大钱,于是北上广成了青年男女向往的理想城市,他们星夜兼程,风尘仆仆地来到这个喧闹繁华的大城市,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尽情挥洒辛勤的汗水,把美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工厂,每月发工资的时候是他们最兴奋的日子,熬到年关回家,买身好看的衣服,烫个流行的发型,染个兴时的颜色,见到村里人说着不洋不土的腔,收入不高,全靠傻傻自我陶醉,以为这样就算混好了。
后来,事实证明了一句话“北上广从不相信眼泪”。多少个孤独的夜晚,他们也曾唏嘘,也曾偷偷流泪。工厂里轰鸣的机器声击碎了他们曾经美好的梦想,流水线上的“兵马俑”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底他们该何去何从?
一些人背井离乡,带着妻儿在大城市的夹缝中艰难地生活着,不管现实是如何的残酷无情,他们总能微笑面对。许多夫妻省吃俭用,只为能让孩子在城里上学,受到高等教育,还有更多的热血青年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只想走出小山村在城里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小窝,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俗话说得好:“夫妻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淡,朋友经得起平淡,却经不起风雨”。城里的夜晚霓虹闪烁,舞厅里动感的旋律和高跟鞋发出的声音,打破了他们内心的那一份平静,于是他们也开始幻想,开始骚动。长此以往就有一些顶不住诱惑的女人,中途变心,为了自己的私欲,抛弃了男人和孩子,当然也有一些男人抛弃了妻儿,独自去偷欢。我们不禁想问一下,究竟是大城市里诱惑太大,还是人性本就善变,经不起考验?
村里精壮劳力大都出门务工混生活去了,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孩子。春日的乡村如一个慈祥肃穆的老人,在大山的怀抱里静默着。暖烘烘的太阳照着正在墙根子下晒暖暖的老人们。那一缕缕升腾起的烟雾是他们消磨时间、打发无聊的产物,老人们趁着大好的时光把铺的褥子拿出来晾晒晾晒,然后用竹棍使劲抽打着,若你细心留意,说不定还会发现小娃娃在梦里绘制的“地图”。
村里还有一些因特殊原因留守的人,他们天生不聪,发育迟缓,从出生那天就没离开过这个村子,残酷的现实折磨的他们颓废低迷,衣冠不整。曾经人们用来描述青年阳光俊朗、干练洒脱、相貌堂堂的词语,在他们身上一丁点也体现不到。
可怜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却不能拥有最美的青春。有的已到了而立之年,有的可能这一辈子都讨不到老婆。他们就好比地里的北瓜花,花一开就蔫了,甚至可以说都是一些只开花不结果的谎花。每每看到他们犯病时,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滋味。偌大个村子空荡荡的,从最初的八十户人家锐减到现在的三四十户,许多人的房门紧锁,门栓都已被蜘蛛织上了网,浅蓝色的门户牌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庆幸的是不管他们现在寄居何方,单从门上崭新的对联和门板上张贴的门神来看,他们至少没有忘记老祖宗留下的习俗。
路上,我看到一个年约五十出头的老大妈正在向同村奶孩的孕妇请教关于手机的一些功能与用法。也许有人误认为老大妈是在追赶潮流,其实老大妈是为了努力追上儿女,为了和出门在外的孩子多说说话,看看孩子吃饱穿暖没,媳妇找下了吗。
无论你是在外打拼的游子还是那曾经怀揣梦想,发誓不混出个人样绝不回来的追梦人,请你们都牢牢记住,不管你们走到哪,混的好或不好,在父母心中你们永远是最棒的。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您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回家才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社会,感恩生活,用心中的那一方净土守望;守望人行道德的回归、守望流逝的村庄、守望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孝道。
李洪涛,1989年生,陕西商洛人,热爱生活、闲暇之余喜欢用文字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抒发自己的情怀,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平台,现从事于汽车美容兼婚礼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