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放下手机抬抬头?长期低头追明星,安全健康难放心!

扪心问问自己,有什么能让你放下手机?

当然有。但我不希望你的回答是:另一部手机、IPAD,或电脑。
自从智能手机普及以来,捧着手机的“低头族”日益阵容庞大,无论是在家里房间,还是上班路上,甚至于逛街途中,这样的状态那真的是“比比皆是”。对吧?
而从途中到达目的地后,促使人们放下“把玩已久”手机的动机,几乎就是电脑、IPAD,或者就是另一部手机。还真是!目前还不是“低头族”的,也许真的就只剩下被他们嘲笑为“OUT”的那一群了。

人人都玩智能手机

低头族会有些什么风险?

低头看手机,首先是有安全风险。我们已经不鲜见那些新闻报道,如走路掉沟里、坠池中、被车撞倒;如果是司机,因低头看手机而造成车毁人亡惨剧的也已经不是孤例了。

其次是健康风险。长期低头,颈椎的压力增加,不健康的姿势和应力变化,极易造成“颈椎病”的发生和进展,这从近年来颈椎病的年轻化倾向中可以得到明确的结论。另外,还可出现驼背、臀部下肢肌肉萎缩、腰腿痛、椎间盘突出、腕管综合征、腱鞘炎等问题,也容易诱发提前衰老、视力受损、听力下降等不健康后果。如果是长期在电脑边不活动,还可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诱发“经济舱综合征”。

颈椎不适已经低龄化

应该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当然,社会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方式“已经回不去了”!我们不得不承认,手机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日益突出的作用,使得想让人们放弃看手机的愿望或建议,变得不可能实现了。不过,正因为是这样,才有必要让我们更加重视与之相关的生活方式调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必要上升到规则的改变、法规的修订。

设定一些规则、一些提醒,我觉得是必要的。这里面,既有自我的设定、也有场合的设定。比如司机开车过程中不准低头看手机就已经纳入规定,但更关键的是自我设定的建立,要真正做到自律,才最有效。

安全方面,我们必须注意规避风险,比如牢记马路旁、池塘边、登山下梯,等等情况,不能低头看手机,留点注意力给自己的生命!而健康风险的规避,可以通过设置闹钟、调整作息、配合运动来解决。

司机看手机造成对撞的新闻截图

专家还有些什么忠告?

  1. 别仗着自己年轻而一意孤行。有些年轻人以为健康问题只是老年人的事,完全忽视自身健康“底子”的建设,这其实是很危险的。自律、自立必须从小开始,否则,当自己尚未年届“而立”,家业尚属空白之际,就猛然发现自己的身体状态开始走下坡路,也变得“已经回不去了”!

  2. 整天埋头看些碎片信息会陷入肤浅。整天盯着手机,划拉着屏幕,追着流量明星,不停眼地看他吃饭、睡觉,陪他“嗨”,跟着肤浅之人的思路摇摆,怎么可能有自己的成果?今天认为这个对,明天“反转”认为另一个正确,最终也会后悔。难道就没有想过让自己也有些思想意识,自己也跟着真正有思想的人“升华”一下?

  3. 经常性放下手机,动一下肢体,理一下思路吧!手机当然要看,看过后停一停,“等一等自己的灵魂”,看一看路况,想一想看过的东西里面有没有可取的价值观,在活动肢体的同时,也开动一下自己的脑筋,收获一定会更大。不信吗?试试又何妨?

低头之后要抬头,动一动更好

听从专家的忠告有什么好处和难处?

所谓专家,应该是在某些专门领域研究过、思考过并且获得较多同行认可的人士,他的话语或结论应该是得之有据、听之有益,这才称得起“忠告”。所以,听从专家的忠告当然会有好处,可以避免自己走弯路、入歧途。

难处是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应甄别专家还是“砖家”,网上的意见良莠不齐,别把“似是而非”的东西当成宝贝全盘接收,特别要避免自己成为某个流量明星的“脑残粉”。其次,别依自己的慵懒选择性接受“忠告",比如,你不能只接受我说的“手机当然要看”,而不再接受“动一下肢体、理一下思路”对吧?

警惕未老先衰

其实,人都有惰性,难就难在如何克服!希望我的读者都能够适时地放下手机,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有健康体魄、还有独立思想的强者!让我们共勉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