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选择网络
莫让沟“通”变沟“堵”——沟通的细节(14)
我们都知道,在“沟通”一词中,“沟”是手段,“通”是目的。如果达不到“通”的目的,有时候也是正常的,但,千万不能画蛇添足,把沟“通”变成沟“堵”。说起沟“堵”,一下子就想起了我读初中时的一件事情。记得我刚上初一的时候,课间在教室里与一同学打闹——那个同学大我几岁,招惹了我之后转身就跑。我身小力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仍是追不上他,便顺手抄起一把笤帚,冲着他甩了出去。他身子一躲,笤帚正中窗户玻璃,“哗”地一声,一块玻璃被打落下来,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我着实吓了一跳——违纪的事情我基本上没做过,这次怎么竟然犯下了如此错误?也顾不上追同学了,赶忙找到班主任王老师说明情况,问班主任要交多少罚款。写到这里补充一笔:这件事情是真实的,但因为我觉得文中“王老师”的许多做法是错误的,所以“王老师”仅是化名;另外,我后来与“王老师”关系非常好,今天写这件事绝对没有半点儿诋毁或者责怪老师之意,纯粹是文章需要。再者,那时“王老师”刚刚工作,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有许多错误,在我看来是非常正常的。当时我家境虽然贫寒,但逢年过节都会收到几个红包,几块钱的零花钱还是有的,便想着拿零花钱弥补损失,尽量别让家长知道。没想到王老师竟然说:“我不要钱,让你家长过来换上。”我不知道王老师为什么会这样。或许拿钱确实解决不了问题——学校里既没有工人,也没有玻璃,拿钱有何用?不过从态度上来分析,王老师应该是故意要我家长知道这件事。没办法,中午放学后,我把事情的经过和老师的要求告诉了父亲。父亲并没责怪我,而是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了医院负责后勤的同事陈叔叔——当时父亲在医院做临时工,与同事的关系都处得相当好。下午下了第一节课,王老师正在讲台上收拾教本等物,父亲便领着陈叔叔走进教室——当时的具体细节记不清了,只记得陈叔叔换好玻璃扭过头来对我说:“小子,没事儿,打坏一块儿,你爸爸给你换一块儿。”说完径直走出教室。也不是多大的祸——王老师怒气冲冲地对我说:“袁建国,你听你爸爸说的是什么话?有这么说话的吗?”我连忙解释“那不是我爸爸”,可王老师仍是怒气难消,气哼哼地走出教室。故事讲完了,大家想想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沟通出了问题?是的,因沟通出了问题,结果把沟“通”变成了沟“堵”。樊登老师在《可复制的沟通力》一书中有专门的章节谈“需求”——第四章:沟通要从了解需求开始。其中第一节的标题是“洞悉对方真正需求,避免情绪积累”。上面的案例中,王老师一开始的实际需要是什么?当陈叔叔说出那番话后,王老师的实际需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因父亲未能觉察出来,所以造成了一些误会。另外,我打坏玻璃主动找老师解决问题,我的实际需要是什么?恐怕王老师也没有弄清楚,甚至根本不想弄清楚。正因为存在这些“不清楚”,所以才出现了沟“堵”的结果。第二,沟通如果是教师的实际需要的话,应该尽量使其同时成为学生的需要。有时候,教师与学生沟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班里最近学习气氛不是太好,班主任想让某个同学做出表率,或者让某个同学承担某项工作,这就是教师自己的需求。这时候,教师一定要将自己的需要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使其同时变成学生的需要。 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之前,除了清楚学生的真实需要之外,还必须了解学生的其他相关情况,比如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环境等等,掌握了这些情况,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有意识地将其融入沟通之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应力避主观臆断,比如上面例子之中王老师把陈叔叔当成了我的父亲,这种猜测,无疑对后续沟通带来诸多不利。记得有一位青年教师,一次遇到学生家长,学生家长没有给她打招呼,她便将这件事情与自己最近管理这孩子比较严格联系了起来,认为是学生和家长在“挑衅”自己,便找他们“沟通”,结果可想而知,双方沟通数次都是不欢而散。沟通是一门学问,甚至说是一门艺术,有许多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应用,比如《可复制的沟通力》一书中提到的准确传递信息、尊重与合作、管理情绪、处理信息、明确目标、共情沟通、由衷的给予、注重倾听、启发式提问、合理运用肢体语言等等,都是有效的沟通方法。能够在沟通中熟练运用这些方法,便很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否则,不注重方法,特别是不知道沟通中的一些禁忌,往往会变沟“通”为沟“堵”。沟通中有哪些禁忌呢?《可复制的沟通力》一书中也有涉及,如不知道目标的三重属性、不知道尊重对方、不会平衡自己与对方的需求、暴力沟通、奖惩式沟通、批评式沟通、质疑式沟通等,都是沟通中的禁忌,时间关系,这里不再展开。掌握了以上四点,师生之间的沟通一定会非常顺畅,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
2021年8月21日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