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石说玉 | 高古玉制玉工艺系列之搓磨工痕的特征

启石团队将在《启石说玉》专栏陆续推出古玉专题原创系列文章,对中国古玉的鉴赏、治玉工艺、时代特征等进行交流、探讨。期待与玉友们共同学习中国玉文化、提升古玉鉴赏能力。


搓磨是一种工艺。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

南宋有一本奇书,叫《百宝总珍集》,里面就说“玉若无此物碾不成”。大同有三座山产碾玉砂——官山、弥陀山、石绿山。元代也是依靠大同府,甚至开办“采砂所”,派了一个官员,统领者大概一百零六户民工,一年磨砂二百石。这种砂(同沙),并非出自河中,而是在清澈的泉水冲出来的细如面粉的沙——有泉流出,精粹如面,藉以攻玉,永无耗折。

解玉砂制玉,离不开推磨工艺。这里的磨,是个比较概括的说法,通常是指有别于半机械化的砣的其它加工工具,主要是由手持完成的,材质多种多样。

手持工具加工,力是无法稳定输出的,所以,相对于砣具产生的痕迹固定的宽深比,磨产生的宽深比往往不稳定,且多种多样。

相比砣具的固定性,手持工具加工施力更加的灵活和转向随意,沟壁、沟边的痕迹更加丰富。

我们要从这种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中提炼出相同的地方,就能更好地识别古人制玉工艺。

三种不同加工方式:

(1)石核刻划

使用石英、玛瑙、黑曜石、燧石的石片或石核等锐利工具,利用工具的锐角或者刃部,以单点或者多点接触的方式对玉料进行加工。

刮蹭的特点是利用工具的硬度高、锋利的特点,不加解玉砂,直接对玉料进行刻划加工。

那么这样的刮蹭,表现出来的痕迹特点就是沟边粗糙模糊,沟底破碎,整体线条呈现出放射状粗糙长凸脊和长凹槽,毛刺交织的现象。

这种工艺痕迹,一直到西周,乃至春秋都能看到。只是随着砣具的进步被逐步替代,随着工艺的进步被层层覆盖乃至不可见。

(2)砂岩锉磨

使用多晶质矿石,如砂岩、页岩等,形状多种多样,片状、条状、块状都有可能。加工的方式仍然是不加解玉砂,以面接触的方式单向或者往复加工。

砂岩在搓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特点:

不规则的细条状凸脊与细条状凹洼,作用在西周一面坡工艺上,就会看到,沟内边陡峭规整,沟外部呈现出沟边的边界变的模糊不清,放射状痕迹。但远不及石核刮蹭造成的放射痕迹那么锐利。

(3)介质研磨

用木头竹片或者铜铁等工具,加解玉砂进行往复加工。这就与砣具加解玉砂留下的痕迹极其相似。这里的关键词是解玉砂、往复加工。这种加工方式常见于西周玉器上的直线,例如柄型器的弦纹,玉鱼的鱼鳍上的直线等。

制玉工艺磨制的特点

第一:凡是不加解玉砂的刮蹭也好,搓磨也好,无论是硬质石核还是多晶质砂岩,都属于硬碰硬。都会在沟底产生长条状凸脊和凹洼,长短之别,粗细之别而已。即使是石核 砂岩的复合加工结果,也一样,顶多是因为砂岩的作用,长条状凸脊少了,长条状凹洼依然会存在。

第二:如果在手持工具和玉器之间,加上解玉砂,也就是所谓的研磨。研磨由于解玉砂的游离状态,就不会再看到长条状凸脊和凹洼了。看到的反而是沟底的破碎感,晶团状凸脊与凹洼;还有陡峭的、没有放射状痕迹的沟边。

到了春秋时期,砣具的熟练运用,实际上刮蹭已经被逐步取代,变得很少见;而砂岩的修磨成了完善塑形的主要手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