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九疑山铭》破荒烟
□文紫湘
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永州市九嶷山玉琯岩摩崖石刻中,遗存一幅东汉文学家蔡邕撰写的《九疑山铭》。此碑为南宋淳祐六年(1246)道州知州李袭之嘱郡人李挺祖书刻。李袭之在题记中说:“'九疑’名昉《离骚》,祠庙古矣,乃无汉以来碑刻。阅欧阳洵《艺文类聚》,有蔡邕碑铭,然仅载铭词,而碑文不著”,因而“嘱郡人李挺祖书于玉琯岩,以补千载之阙”。
蔡邕(132—192)是东汉时期名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之作者才女蔡文姬的父亲。曾任左中郎将,故后世称之为“蔡中郎”。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被《书断》评为“妙有绝伦,动合神功”,名望极高。蔡邕一生著述颇丰,有文集二十卷,早佚。明人张溥辑有《蔡中郎集》,《全汉诗》《全后汉文》对其著作也多有收录。
蔡邕所作辞赋,取材多样,切近生活,语言清新,往往直抒胸臆,富于世态人情,很有艺术感染力,代表作品为《述行赋》《青衣赋》等。他的散文长于碑记,工整黄雅,多用排偶,旧时颇受推重。他的诗歌流传下来有400多首,由于当时战乱连年,没有原稿保存,均由其女蔡文姬凭借惊人的记忆力默写而来。历史上对蔡邕的文学成就评价很高,明代文学家归有光云:“贾生之通达,蔡邕之文学,张衡之精思,卓茂之循良,李膺之高节,黄宪之雅度,邓禹之功勋,有不可一二数者。”蔡邕是汉代数一数二的文学大家。
汉灵帝熹平七年(178),蔡邕遭人陷害入狱,免死出狱后“旋与家属髡钳徙朔方”(《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流放至朔方郡。不久又得罪骄横权贵,再遭诬陷。蔡邕害怕无法幸免,于是逃命江海,避祸于南方十余年。其间泛游潇湘,在永州地区活动了很长一段时间,留下大量活动遗迹。在道县的含晖洞,他题刻了“水天一色”的榜书;另一处他曾驻足流连的岩洞,被后人命名为“中郎岩”。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他题写了“秦岩”洞名。
蔡邕游览九嶷山,拜祭舜帝陵,撰写《九疑山铭》以表心迹——
“岩岩九疑,峻极于天。触石肤合,兴播建云。时风嘉雨,浸润下民。芒芒南土,实赖厥勋。逮于虞舜,圣德光明。克谐顽傲,以孝烝烝。师锡帝世,尧而授征。受终文祖,璇玑是承。太阶以平,人以有终。遂葬九疑,解体而升。登此崔嵬,托灵神仙。”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较早的一篇铭文,又是一篇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早的祭舜帝文,也是迄今为止见于摩崖石刻的第一篇直接描写永州山川人物的文学作品。铭文既描绘了九嶷山的高峻和兴云播雨的功能,又歌颂了舜帝的圣德和养民之恩、教化之功。1995年出版的《湖南省文物志》评价:蔡邕《九疑山铭》“碑文既颂舜帝之德,亦颂九疑之功,文词典雅,历代推崇”。
此前,舜帝南巡长时间活动于潇湘流域,留下《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因是早期口传文学,其创作地是否在永州境内,没有文献依据。屈原放逐,“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写下的诗篇中较多“潇湘”“九疑”意象,亦有“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等名句,但缺少具体描摹永州风物的独立篇章。因此,蔡邕创作于公元一世纪的《九疑山铭》,可谓永州文学破荒烟的开篇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