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寻找击球点
我是在学会网球后才关注所谓击球点的。此前也在很多资料上读到这个词,但都跳开它。那时练习正、反手击球和切削正忙得不亦乐乎,后面还有叫人挠头的发球、接发球,都要学啊。才不想让这个“击球点”来添乱。等我好不容易从菜鸟中脱贫出来,能和几个业余网球的老手在场上挥拍拉球了。又有好心的球友指出:你要学会寻找击球点。
就让人有点懵,就发现这是绕不过的一个点,就要补课。当场便虚心请教:什么是击球点?可能是这位球友实践多于理论,吱吱唔唔讲了半天,最后还是用手比划。才让我知道,击球点就是每次挥拍触球的那个点。但又不好意思再强人所难,去讨教更多东西了。
其时我就有个问题不大明白,只要能把球击到对方场地自己所需的位置,就说明你这一拍已寻找到或找准了击球点。大家为啥又要把个击球点专门拎出来,像训练正反击球一样地强调呢!于是只好去查资料,找到曾经跳过漏看的关于寻找击球点的教材。而专门写这个问题的文章似乎并不多,大都是讲解别的问题时强调一下击球点的重要性。而关于专门讲解如何找准击球点的,又大多语焉不详。
便发现,他无法详细讲解的原因是,因为你在场地上挥拍前所做的一切,包括左右、前后移动、侧身转体等等,都是为找准这个击球点所做的一应努力。总不能将这各项动作车轱辘地轮叙一遍吧。当然也读过专门论述击球点的,那是从各个维度谈这个点,不能说不是篇好论文。这让职业球员或专门研究网球的读起来会有益,而让我们业余玩家去钻这种“玄文”,真的就可能有点悬了。
至少对于我,其中一个坏处就是,自己又变得不会打球了。当对方的球一过来,就想着如何寻准击球点。而在场地上是不容你多思考的,等大脑协调好身体各部位,来球却往往与你擦身而过。而如果按照我原来击球的习惯动作,是完全可以把球回过去的。便想起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可真的无书倒好了,偏偏自己又看过一些关于击球点的,半懂不通,思维反被牵着走,容易让人分心。
后来就索性把击球点拉进击球实践中来理解,便发现,其实我们每次正反手击球的挥拍,都是侧身转体后回弹划出的一条曲线。而任何曲线都是圆的一部分。那自身的挥拍半径基本上就是个常数,这是无数次的重复动作而形成一种肌肉记忆。先判明对方来球的正反方向后,只要你移动调整到来球方向,正在自己正反手挥拍的曲线上(不含站位的正前方),就是找到最佳击球点。乍看起来,这似乎很难,但别忘了,人的大脑对重复多次的影像是有视觉记忆的,即下意识。所以再三强调要“盯球”。
当然,击球也不可能像一台仪器那么精确,这里讲的是大至距离。何况来球如旋转得特别利害,落地就偏向;或你的移动还差那么一点点位置。面对千变万化的情况,你得以变应变,或身体斜倾、或将微曲的手臂伸直、或将设定的抽球变成切削等等。一切都是为找到这变化后的新的击球点。所以便让我们在电视直播的网球赛上,为救球,不时能看见顶尖职业高手也难以避免的狼狈样。总不能说,他们不懂击球点吧。你说呢……。(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牧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