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克尔卸任前哈佛大学演讲:我的六个想法

哈佛大学第368届毕业典礼上,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担任首席致辞嘉宾,与毕业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六点想法。默克尔曾经是量子化学家,她分享了自己年轻时在东柏林学习、科研的经历,并以柏林墙作为类比,阐明若是用一种孤立的、唯我独尊的处世哲学去处理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贸易争端、恐怖主义、非法移民等,将是非常危险的。并呼吁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们在新的国际环境中打破由于人们互相之间不理解而造成的屏障,推倒无知的墙壁和狭隘的思想,共同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世界而努力。

以下是演讲全文翻译:
尊敬的哈佛校长巴科,联盟成员,监督委员会成员,校友会成员,教职员工,自豪的父母和毕业生们,今天是欢乐的日子,是属于你们的一天,祝贺!
今天我很高兴来到这里,并想告诉你们一些我自己的经历。今天也将是你们走向生活挑战的开始。现在,机会的大门正在向你们打开,这是多么鼓舞人心。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对这种情况有一些美妙的描述。我想引用他的话,然后继续用我的母语演讲。赫尔曼写道:“所有的开始都拥有神奇的力量,护卫和帮助我们的生活。”

1、没有什么是不可能改变的

当24岁的我拿到物理学位的时候,这首诗也同样激励过我。那是1979年,当时世界被分成了东方阵营和西方阵营,处于冷战阶段。我在东德长大,一个按计划经济过日子的独裁国家。没有自由,人们没有表达的权利,充满政治迫害。
东德政府害怕人们因追求自由而逃离,于是建造了柏林墙。这是一堵由水泥和钢筋造的墙。任何试图翻越它的人,都被抓起来或者被枪杀。这面墙将柏林分成两半,将人们和家庭分开,其中包括我的家。
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东德科学研究院做物理科研。我住在离柏林墙很近的地方。每天在我上班和回家的路上,我都要经过它。在它另一侧,是拥有自由的西德。
每天,当我走到接近柏林墙的时候,都不得不在最后一分钟掉头,走回自己的公寓。这意味着,每天我都不得不在最后一刻,向墙那一边的自由转身。那如此地折磨人,我都不知道多少次觉得再也无法忍受了。
我不是异见者,也没有去冲击过那堵墙。但是,我也从来无法否认那堵墙就在那里。我不想自己欺骗自己。柏林墙限制了我的机会,它就真实地挡在我的前面。
然而,在那些岁月里,这面墙无法做到一点。它不能限制我内心的想法,我的个性,我的想象力,我的梦想和愿望。禁令和强制不能限制任何这些。
1989年,欧洲被自由的浪潮席卷。从波兰,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还有东德,成千上万的人勇敢地涌向街头。人民显示了自己的力量,推翻了柏林墙!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人,不敢相信的事,成了现实!一扇门,突然被打开了。我也加入人潮,走过那道门。终于,我再也不用在最后一刻,被迫向自由转身。我可以跨过边境线,开始拥抱伟大的开放!
在30年前的那几个月里,我亲身经历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改变的。亲爱的毕业生们,这是今天我第一个想跟你们分享的。我希望,这能影响到你们对未来的选择。
任何一件看起来已经板上钉钉,没有转圜余地的事情,都是真实可以被改变的。任何改变,不论大小,都是从观念的转变开始的。
可惜,我父母那一代人,却只能用最痛苦的方式,体会到这个道理。我父母分别出生在1926年和1928年。当他们跟你们年纪差不多的时候,恰好遇到人有背弃美好价值观的倾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年代。

2、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多边合作

我的国家,曾经的法西斯德国,给欧洲和全世界,带来了难以抹去的灾难。战胜和失利的双方,本很可能多年处于无法弥补的对抗中。然而,实际上,欧洲却快速地摆脱了曾经弥漫了数个世纪的冲突斗争。一种基于共同的价值观,而不是强大的国家主义之上的和平秩序,得以建立。
尽管这一路并不缺乏争议和反复,但是我深信不疑,我们欧洲人因为联合了起来,而变得更好更强大。(全场掌声)同样地,德国人与美国人之间的关系,向我们展示了曾经战斗的对手也可以成为朋友。
1947年,就在这个地方,乔治·马歇尔(时任美国国务卿)通过其在毕业典礼演讲中提出的计划(“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对世界的友好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民主和人权等价值观为基础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使我们拥有了一个和平与繁荣的时代。到现在已经持续了70多年,所有各方都受益。不久之后,我们这一代的政治家将退出历史舞台。
2019届哈佛毕业生们,你们这一代人将面对21世纪未来几十年的挑战。你们是将我们带到未来的一代人。
保护主义、贸易冲突,危及国际自由贸易,让我们的繁荣基础渐渐流失。数字化信息革命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战争和恐怖主义导致人们流离失所。气候变化对我们星球的自然资源构成威胁。而人类需要对这个危机以及更多的后果负责。
我们能够而且必须尽一切可能,应对这一挑战。现在行动还来得及,但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发挥作用。而且我觉得,这个措施也将在批评中走向完善。因此,我将尽力行使我的权利,确保德国在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即超低碳环保生活)”。
如果我们一起解决它们,会有更好的变化。如果我们只想单独行动,就无法取得多少成绩。
因此,我想与你们分享的第二个想法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多边合作,而不是单边行动。需要全球性的,而不是单个国家的;要对外开放,而不是走向孤立主义。简而言之,我们必须共同努力而不是孤军奋战。
3、我们是否是在为了“正确”做事情

在场的你们,亲爱的毕业生们,相比我这一代当时,在未来会有许多不同的机会去做这件事情。
毕竟,你们手中智能手机的处理能力,很有可能比我1986年写学术论文时用的,在苏联批量生产的IBM电脑好多了。
今天,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运用人工智能从成千上万的照片中寻找疾病的症状,为的是能在不同情况中更好地诊断出癌症。在未来,有感情的机器人,能够帮助医生和护士,将注意力更加集中于病人的个人需求。
我们现在无法预测怎样的应用会在将来变成可能。然而,这些可能性所带来的机会真的是很激动人心的。
2019届毕业生们,接下来我们要怎么运用这些机会,很大程度取决于你们。你们会是那些参与决定我们如何工作,如何沟通,如何出行,即我们的整个生活会如何发展的人。
作为一个政府总理,我常常需要问自己:我在做正确的事情吗?我做这件事情,是因为它是正确的吗?还是只是因为它是有可能的?这也是你们需要不断问自己的问题。这是我今天想要与你们分享的第三个想法。
是我们在制定科技规则,还是科技让我们被牵着鼻子走?我们是否充分优先考虑人的尊严,还是只是将大众当成消费者、大数据来源,甚至是观察监控对象?这些都是具有挑战的问题。
我的经验是,如果我们习惯于通过对方的视角看问题,就可以找到很好的答案。这还包括,我们能尊重他人的历史、传统、宗教和身份,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并保持一致,在需要尽快决断的压力下也能不冲动行事且保持深思熟虑。当然,这么做肯定需要勇气。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他人以诚相待。也许最重要的,我们首先要能诚实地面对自己。

4、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民主与个人自由

还有什么比哈佛更好的地方?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追求真理的校训下,学习、研究和讨论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各种问题。这要求我们不要把谎言和事实颠倒。它要求我们不能把缺陷看做正常。然而,亲爱的毕业生,有什么可能阻止你们?阻止我们实现这些?
答案是,墙。人们心中的墙,无知的墙壁和狭隘的思想。
它们存在于家庭成员之间,以及社会中不同肤色、民族和宗教的群体之间。墙不断阻止我们对世界协调合作的设想。我们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我们自己。
这是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毕业生思考的第四点,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个人自由不是从天而降的,民主制度也并非理所当然地能一直健康存在。同样,人类的和平和繁荣都不是必然的。但是,如果我们打破桎梏自己的墙壁,如果我们拥抱开放并有勇气步入新的开始,一切皆有可能。
高墙可以倒塌,人类可以控制全球变暖,根除饥饿,消除疾病,让人们特别是更多的女孩获得教育的机会,对抗流离失所。这一切我们都可以做到。所以,让我们不要再问不可能做到什么,或者专注于那种一直以来的方式。让我们首先询问能做什么,并去攻克曾经无法实现那些事。
这恰也是我在2005年,赢得德国大选后,在议会发表第一份政策声明的想法。我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位女性总理。

5、超越自我、实现突破、展示力量

我想用这些话准确地与你们分享我的第五个想法,让我们超越自我,实现各种突破,展示我们的能力和力量。

我的个人经历,是柏林墙的倒塌,让30多年前的我走向了开放和挑战。我离开了科研工作,进入政界。那是鼓舞人心和充满奇迹的年代。正如在座的你们,生活将是令人兴奋和神奇的。但是,也逃避不了怀疑和担心的时刻。那个时候,我们都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但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也许这也是今天的你们,在毕业季的欢乐之余,拥有的类似感受。

6、开拓往往与风险同行

我想与你分享的第六个想法就是,当你走出去的那一刻,也是冒险开始的时刻。学会继往开来,任何的开始都有结束的时候,白天始终有黑夜相随,生命都逃避不了死亡。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各种不同。开始和结束之间,有着空间。我们称之为生命和经验。我一直相信,我们需要做好准备,习惯于结束。因为这是新起点的启航,这样能帮助我们充分把握未来的机会。
这是我无论做学生,做科研,还是从政后,不断体会的道理。谁知道在我离任之后,将会有什么样的生活。但是,一定也会是追求新的挑战的生活。有一件事是很清楚的,将再次是不同的新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把这个希望留给你们,推倒无知和狭隘的墙,因为没有什么必须保持原样。
为全球性的多边利益行动。常常问自己:我之所以去做,是因为这事本身是对的,还是仅仅因为有把握做成它?不要忘记,自由也需要捍卫。努力超越自我,给自己带来不断的惊喜。
请记住,开放的同时也带来风险。告别过去,是新开始的一部分。
最重要的是,没有什么可以被视为理所当然。一切皆可能发生。
来源:美中科教

版权声明:本号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