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赏美中学习语言 ——《秋天的雨》听课随想
《秋天的雨》作者陶金鸿从生活出发,用童心感受,描画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秋天,给我们以多层面的审美愉悦这是一篇引导学生欣赏、积累语言的好文本。
一、整体把握,品赏结构之美
总体上,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也有人解读为分总的结构,但细读就会发现,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呼应的),简单、清晰,节奏感强,分写的1-4自然段,段落结构是总分,全段内容都是围绕第一句展开的,儿童很容易领会和把握这种写法。这样的布局纲举目张,条理分明,结构严谨,蕴含着稳重工整之美,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典型的,是可以模仿和借鉴的。
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从哪三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划一划相关句子。
通过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就找出了文章中的三个总起句: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之后康老师便引导学生将之用词语概括出来,这也难不倒学生们,他们脱口而出:颜色、气味、消息。于是,课文的主要内容遍一目了然了。
这一教学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会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发现前面几段都是中心句在段首的总分构段方式:先用一句话说主要意思,再围绕这个意思说具体。并且康老师在这个环节通过多种方式训练朗读,让学生充分感知“总”与“分”的关系。
“总分结构”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单这一篇课文中学了可不够,接下来康老师举一反三的做法也让又我学习了一招:
师出示课后阅读链接:找出课文从哪三个方面写了动物的迁徙?
第一个学生没找对,他急忙就说了第二自然的第一句,和我班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可见部分学生在这时候并没有真正弄懂总分结构的含义,只是单纯地认为第一句就是总起句。后来经过其他同学提点,大家都很快就划出了三句总起句。
康老师对总起句的教学到这里还师没有结束,她继续拓展课外的语段,让学生自己编写总起句,经过两个语段的训练,我想学生对于总分结构应该是更明了了。
二、多种方式,品赏语言之美
在语文课堂上,只有尽可能地减去非语文的部分,选择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时如果只是一味地拆解、分析文本内容,不但会使教学内容显得零碎,而且不利于学生真正体味文本内在的意义与情感。康老师的这堂课上,并没有对课文进行过于详细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朗读、寻找喜欢的优美句子、对比发现词语的美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文本的特点,体悟了秋天的美好。如康老师对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教学:
出示学习要求:先放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去读。
学生都聚焦到了这两句话: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这两个句子结构非常整齐,内涵非常丰富,用相同的句式与修辞,既写出了银杏树、枫树叶子在秋天的颜色变化:银杏叶黄黄的,枫叶红红的;也写出了季节交替,夏走秋至的自然轮回;还突出了两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夏天是炎热的,秋天是凉爽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则展示了逐渐变化的过程。句子中的比喻是形象的,拟人是有趣的,叠词是富有韵律感的,这使得银杏叶和枫树叶更加惹人喜爱。
而“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个拟人句理解的难点就在“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要表达的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康老师让学生通过角色转化领会意思: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个果子,你会怎样说来吸引人们采摘?让学生在情境中转化角色,感悟果子在秋天成熟了,丰收了,既理解了意思,又训练了语言。
课堂结尾处的仿写句子在此时就水到渠成了:它把_______给了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多拓展,横向体验美
秋天是一本写不完的书,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吟咏,《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是为学生欣赏秋天点燃的一把火,教师要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除了寻找、发现、感受眼前秋天的特点,还要激活经验,同样的一片草坪、一棵树、一株花,每个季节又会是怎样的呢?有生活的经验,还有学习的经验,关于秋天,一年级、二年级有没有自己记得的诗文,关于其他季节呢?或者关于自然中的某一事物、景观的诗文?还要创造经验,用五官去感受秋天,欣赏秋天,把秋天某些特定的样子记在心里。不妨,可以有“记下”秋天的“行动”,绘画、摄影、录音等等,学生自由选择,让母语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