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志明老师点评《剃头大师》
剃头大师
执教:项灵捷 2019-5-10
环节一
师: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大师?
师:“剃头大师”是什么?
师:请问“剃头大师”是谁?文中除了剃头大师“我”,还有哪些人物?
板贴人物
环节二
1.学习活动一:
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思考这些之间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出示词语,指生读:
3.学生交流有意思的片段
教师随机板书导图:
4.取外号
指生上台写外号:胆小鬼 倒霉蛋
5.学习生字“鬼”
环节三
1.出示学习活动二:
小沙叫老师傅“害人精”,你们同意吗?自由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交流
2. 学习活动三:
圈出下面两句话的关键词句,再完成《课题作业本》
3.了解小沙心理变化
4.师:既然小沙称老师傅为害人精,可是姑父还是给老师傅付双倍的钱,为什么?第一读第1—3自然段,找一找原因。
学生交流
单志明老师点评
这堂课体现了“真实、常态”这一特点。结合新常规考核中对于“备课、上课”中的相关要求,我从“学的内容、学的方式,以及学的效果”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对这节课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第一,学的内容:《剃头大师》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学习时会引起学生很多类似的体验和感受,那么如何确定学的内容?我们在新常规的标准中找到了这样的描述:根据学科特点,做到备课前有学情的分析,重视对教学目标的精准研制,以及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设计。这堂课,项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文本的特色来组织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理解难懂的句子”做了很好的聚焦,我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利用已有的经验”,在我们二年级时,学生已经接触过“如何理解难懂的词语”,今天在学生的课前预习中,项老师让学生利用已经学会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是对已有经验的利用。同时在集中学习生字词的时候,老师又通过现场的演示,字典、图片这些方式,又解决了个别难懂的词语,扫清了阅读的障碍。
第二个是文中有一些难懂的句子需要随文进行理解,比如“害人精、摆布、付双倍的价格”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项老师基于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又通过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这些句子。显然项老师是把准了不同的学段对于语文要素的序列性,所以基于已有的经验来进行改造,发展新的经验,实现了学生能力的增量。
第二,学的方式:在新常规的要求的我找到了对于“备课”的要求:落实好学为中心的理念,践行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任务的设置要体现目标的序列,突出关键问题、学习活动和课题作业的设计。那么这堂课中如何理解“把老师傅称为害人精”,这是我们本课的重难点,项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一、设计好一个关键问题。在进入细读时,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小沙把老师傅称为害人精,你们同意吗?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能呈现出课题的张力和活力。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在文中找到自己的理由和依据。从教材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具有提纲挈领式的话题。对学生来说,又是能够唤起他们的个性和创意的表达,这个话题是具有“理和趣”的融合。
二、组织好两个学习活动,围绕关键问题“同意还是不同意”,项老师顺学而导,形成了两个学习活动。一个是“为什么把老师傅称为害人精?”,第二个活动是“为什么又说老师傅不是害人精?”我们发现这两个活动在内容上是有思辨性的,在层次上是具有递进性的。整体关照,扶放结合。
三、落实好相关的课堂作业。作业本进课堂,既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是倒逼老师的提问和讲解,所以今天这堂课上,项老师对于课堂作业做了自己的创造性的利用。老师在这里花足了时间,根据学情评估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抓住练习中的范例和小泡泡的展示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划句子、圈关键词,比较整合进行学法指导,这个部分我们看到学生学得很扎实,也很真实。
这三者在我们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应该融合成同一条路径,教学目标是我们的导向,而关键问题是一个抓手,学习活动是一种方式,课堂作业是一个载体。如果我们把它们这些碎片化的环节连成线,结成网,铸成块,也就会成为我们备课中好的思路。
第三,学的效果:同样在新常规中对于“学的效果”有这样的描述和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教学目标达成率较高,教和学的活动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有即时深刻的学习体验。我们对照这个标准来看这堂课的效果:
第一个思维提升在哪里?我们发现今天学生读出“害人精”是大多数人都可以的,但是读出“不是害人精”可能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这个桃子的,我们今发现在课初进行交流的时候,这是整堂课中思维最发光的一点,在后面再进行比较有难度的思维挑战的时候,学生又提出了更加深刻的见解,我们发现孩子的阅读期待到后来的反思,也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能力提升。
第二个就是学习体验的情感在哪里?对于语文课来说,学习体验最多的就是朗读,这篇课文的语言也是幽默诙谐,略带着一种调侃的方式,所以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载体。如果把这种朗读读出趣味,读出生动性,学生自然就可以自读、自悟。今天看到项老师抓了一个“苦”,从“摆布”的苦,到“受刑”的苦,到最后“付双倍价钱”的苦,老师在设计这个苦是带有层次性的,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个朗读没有展开,但是我们发现“苦”的体验是在不断的加深的。
现在我从学的角度对这堂课提提意见。第一个,学生成段的活动时间是否充足?今天发现,成段时间在课堂上比较少看到,成段的学习时间意味着更充分,更开放的学习空间,也就要求老师减少自己的提问和频繁的对话。举个例子,课堂作业本的环境,如何避免面面俱到,小碎步地校对,能把课堂作业转换成学习活动,甚至“先学后教”,“先尝试再进行学习”。我想这样成段的学习时间会改变我们这堂课的结构。
第二个是,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是否摸准?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我们设想全班同学认为难懂的句子是不是同一处或者是同几处,那么全班同学理解同一个难懂的句子所用的方法,是不是同一种?所以我们也在想是否有勇气针对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直面学生学情的差异,利用这种差异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