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泉·散文】邹开歧《老家的四合院》

【作者简介】邹开歧,中国公民、普通作家、一级编剧。从一九五七年开始从事文艺创作至今,现任三台县作家协会主席。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每次回到家乡,我就想起了老家的四合院。这里,有我最美好的回忆。

一座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常见的四合院。住着十来户人家,一道门,就是一家人。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家家人丁兴旺。虽然说人多好干活,居住却成了问题。各家各户,只好在自己的屋后打主意。尽管后檐已经够低了,仍然是拖了一节又一节。

整个四合院的屋后就像女人的秀发,长短不一。

挤是挤一点,气氛却非常融洽。

下地干活或逢集上街赶场,用不着“铁将军”把门。家里有婆婆爷爷的,都在各自的屋门口、阶沿上带孙孙或干些零零碎碎的家务事,彼此间,自然有个照应。即或是哪家大门洞开,也不会擅自进入,这是多年来形成的“院规”。

清晨,各家各户的屋门相继打开。男人们坐在门槛上裹着叶子烟,思谋着这一天的劳作和生计;姑娘们坐在屋门口梳头,媳妇们在自家门口或给孩子喂奶,或两手捧着孩子拉屎拉尿;这是四合院里一道多姿多彩的风景。

一旦收工回来,院子里就显得十分热闹。男人们端着一海碗饭食,面上堆着菜,或坐在自家门槛上,或站在院坝里,不是讲些庄稼地里的事,就是发布自己上街赶场或走新访友的所见所闻。

农闲时,四合院里一派生机,阶沿上,院坝里,女人们聚在一起,做针线的,干家务活的,逗着孩子玩的,手上忙着,嘴里说着,东家长,西家短,说得眉飞色舞,听起来有盐有味,不时还响起一串串脆生生的哈哈。嘴里含着叶子烟杆的男人们,或编着竹筐,或修理着农具,或用蓑草搓着绳子,自然是妇女们说长道短的忠实听众。不时也参言搭语,让四合院里充满欢乐。

十来家人挤住在四合院里,有时也不免要发生一些摩擦。张家的鸡啄了李家园子里的菜;王家的猪跑进赵家屋里拱翻了泡菜坛;吴家的娃欺侮了何家的崽儿,免不了要引起这家和那家之间的纠纷。一旦发生口角,引起了“战火”,自然有人出来劝架,并帮忙收拾残局,很快平息“战乱”和风波,过不了一日或两天,又能和好如初。

无论哪家杀了猪,自然要把煮熟了的猪杂用大碗盛着,一家一家地送,哪怕只有碗面上盖着几片肉,下面全是瓜菜,也是邻里之间的一份心意。要是哪家磨了豆腐、搅了凉粉,也要挨家挨户送上一块两块,这是四合院里的传统。

谁要是患了头痛脑热,全院子的人都牵动了。有药的拿药,有方的献方。要是病情严重,便有人帮着请医生;若要上街医治,就有人备好了滑竿。真是一家人有事,大家相帮,这是四合院里的一种美德。

哪家的后生不走正道,哪家的儿媳妇不孝敬公婆,自然有那德高望重的长者出来说话;哪家的夫妻不和、父子有矛盾、母女在闹气,自有那热心热肠的人出来劝解说和,这是四合院里多年形成的风尚。

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刚实行那些年,每到农忙时节,割麦插秧、秋收秋种,你帮我,我帮你,干活不讲苦累,吃饭不讲干稀,不分劳力强弱,直到种完收净,这就是我老家的四合院。

老家的四合院,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不管哪家的孩子,不分家庭贫富,不分地位高下,读书结伴上学,放学结伴回家,假期天一起玩耍。若有外面的孩子敢来捣蛋,自然是团结对“敌”。若有哪家的孩子因父母事忙没有回家,自然有邻居帮助照看。该吃饭时拿碗盛饭,该睡觉时让铺安床。“人之儿女,已之儿女”,这是四合院里人们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文明进步,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思谋着改善居住条件。

四合院里,各家各户先先后后另择屋基修起了单家独院的小楼。

好些年没回家,昔日热闹的四合院已荡然无存。

公路两边,一座座小楼拔地而起,一家赛过一家。青壮年外出务工,孩子们读书上学,唯有老年人留守空巢,张王李赵少有往来。小楼之间,虽无院墙,然而乡邻之间却筑起了一道道难以跨越的心墙。

每次回到家乡,我总会想起老家的四合院,追导美好的记忆,品尝浓浓的乡情。


顾问:朱鹰 邹开歧

编辑:姚小红 洪与 杨玲


《琴泉》平台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

  • 不能不说一说拜年——长河拾萃(十九)

    不能不说一说拜年 --长河拾萃(十九) 过年了,就不能不说一说拜年. 大年初一,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躺在床上的孩子们躁动不安,任凭父母怎么劝说,也要爬起床来,贴着窗户向外看一看硝烟弥漫的村庄,听鞭炮 ...

  • 亚凌随笔:脸面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高考试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回眸凝望>&l ...

  • 老家黄塘

    在官埠桥镇继光村,有一个小小的村落黄塘 ,它背靠白鹿山,面朝连城湖,青山绿水,景色不错.这就是我的故里,生我养我的老家. 老屋门前直径不足二十米的黄塘,面积不大,至于名称的由来,没有听老人们说过,所以 ...

  • 做个有家可回的人

    我可以什么没有,可以从零开始,但不能成为一个没家可回的人. 时光荏苒,日月交换,我成了异乡的客车,不停地奔波在路上,但我还是老家的乡船,时刻都想望着靠岸.兜兜转转,时过境迁,"家" ...

  • ​遥远的兴坪庄 文/唐芳琴

    发现更多精彩 遥远的兴坪庄 作者:唐芳琴 我的家乡在红色革命胜地爷台山的南部塬面,淳化县方里镇一个叫居寨的村庄,我出生在那里.而我的第二故乡却是爷台北部的一个当时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那里留下了我 ...

  • 汪海琴 | 天马行空教儿歌 (散文)

    天马行空教儿歌 文  /  汪海琴 (安徽黄山) 2021.10.30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是我们的家! 记得好像是星期四吧,在上 ...

  • 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 爱总相随

    从先生的匹村老家回到自己辛村的家,替我们管家的父母烧了一桌子的菜迎接我们回家. 耳边突然飘过林语堂先生的话,他说,幸福人生,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 ...

  • 她去了一趟男友的老家,决定分手

    图片:网络 文字:飞花飘雪 01 选择一段婚姻,仅仅靠相爱,远远不够. 从大学恋爱到毕业工作一年,余悦和男友邹超终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两人都是二本院校毕业,工作刚刚起步,个人经济目前只够解决基本生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邹开歧《且看我晒晒老家的年味》

    [琴泉·散文]邹开歧<老家的四合院> 文/邹开歧 [作者简介]邹开歧,中国公民.普通作家.一级编剧.从一九五七年开始从事文艺创作至今,现任三台县作家协会主席. -------------- ...

  • 【鲁班湖征文(12)丨散文】邹开歧《品读鲁班湖》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鲁班湖是一部书. 一部百读不厌,读了还想再读的一部书. 这部书,是三台人民在物资匮乏的困难年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邹开歧《破解龙飞凤舞大家族的传世密码》

    [琴泉·散文]邹开歧<老家的四合院> 图文/邹开歧 [作者简介]邹开歧,中国公民.普通作家.一级编剧.从一九五七年开始从事文艺创作至今,现任三台县作家协会主席.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邹开歧《读书与人生》

    [琴泉·散文]邹开歧<老家的四合院> 图文/邹开歧 [作者简介]邹开歧,中国公民.普通作家.一级编剧.从一九五七年开始从事文艺创作至今,现任三台县作家协会主席.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小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邹开歧《幸福作家荟》

    [雅思轩·随笔]邹开歧<历史告诉我们> --抗战八年三台纪事(下) 文/邹开歧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

  • 【阅读悦读·散文】邹开歧《舌尖上的记忆》(一)

    [作者简介]邹开歧,中国公民.普通作家.一级编剧.从一九五七年开始从事文艺创作至今,现任三台县作家协会主席.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人活着就要吃饭,吃饭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七十多 ...

  • 邹开歧:东方魔手——书写在三台古城的中医骨科传奇(9)中医骨科有传人

    邹开歧:东方魔手--书写在三台古城的中医骨科传奇(8)一双巧手写传奇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封闭落后的旧社会,人们把一技之长当着衣食饭碗和盘家养口的手艺.不但不外传,就是自己的儿孙也是 ...

  • 邹开歧:大地丰碑(15)乡村振兴第一笔|纪实

    邹开歧:大地丰碑(14)生态宜居美家园|纪实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十五.乡村振兴第一笔 文/邹开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 ...

  • 邹开歧:大地丰碑(14)生态宜居美家园|纪实

    邹开歧:大地丰碑(13)一个穷乡僻村的振兴之路|纪实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十四.生态宜居美家园 暖烘烘的秋阳,在铺绿叠翠的山坡上,切割出鲜明的层次,呈现出或黄.或红.或绿及暗褐的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