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欢 :遗落海外的“八百壮士”

原载:《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第6期

1937年10月26日,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开始
1937年10月28日午夜,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第三天。
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女童军杨惠敏将一面12尺长的国旗裹在身上,冒着战火自公共租界出发,凫过苏州河,将国旗成功送至四行仓库。第二日早晨,四行仓库顶楼升起了这面国旗。硝烟中升起的这面旗帜,让据守四行仓库与阵地共存亡的“八百壮士”和上海市民倍感鼓舞。
大多数人对“八百壮士”这段故事耳熟能详,这场前后仅仅打了8天的保卫战,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的结束。但从那时起,“八百壮士”便似乎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2008年),一位华侨的一次“偶然发现”,才使“八百壮士”重新回到公众的视线,弥补了“八百壮士”的后半段故事。更重要的是,借此新契机,千千万万散落在东南亚各地的二战中国士兵遗骸的下落,引起了国人的关注。
胜利孤军成俘虏
1937年,秋风萧瑟中,淞沪抗战进入了紧急关头。
日军已攻陷大场、江湾、闸北、庙行地区。中国守军腹背受敌,战局危急。为避免全军覆没,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决定将主力撤至苏北河以南阵地。
10月26日晚,守卫战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在团长谢晋元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媒体用“八百壮士”来称颂守卫四行仓库的孤军,实际上他们只有400多人。
经过4昼夜激战,守卫四行仓库的将士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出色地完成了保卫大部队西撤的任务,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士气。
然而,“八百壮士”孤军抗战的举动,引起了与四行仓库仅一河之隔,苏州河东岸上海公共租界当局的不安。
29日,外籍人士派代表向国民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以“人道主义原因”停止战斗。
上海警备司令杨虎与英军将军斯马莱特会面,会议决定第524团撤至公共租界,并和正在上海西部战斗的第88师汇合。
31日,谢晋元接到撤退命令。他当即表示:全体官兵誓与阵地共存亡!但经再三电令,剩下的370多名将士才不得不退入租界。
他们首先从四行仓库撤退到中国银行。虽然只是跨过一条西藏路,但却踏入了另一个天地。租界是国中之国,一切均由以英国为首的洋人主宰。
2008年的重新发现
2008年12月底,中国台湾《联合报》最先披露了一则“八百壮士”遗骸遗落巴布亚新几内亚无人问津的消息,并刊登了照片。照片上,一片热带植物的包围中,是三座刻有青天白日徽的方形柱状墓碑,底部早已被荒草淹没。中间一座墓碑上写着“故陆军步兵上尉吴公坤之坟墓”,字迹仍然清晰可见。
这组照片来源于当地一位华侨。
他从一名澳大利亚前飞行员那里得到这处墓地的消息,这位飞行员在寻找二战遗迹时曾在拉包尔附近发现刻有中文和青天白日徽的墓碑。于是,这名华侨雇佣当地人,找到了这三座墓碑并拍照,并将照片寄给了《联合报》。
此事一经披露,立即引起多方关注。绝大多数人得知这件事,是通过一个北京网友在一家网站论坛上发的一篇名为“《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抗日壮士遗骨在海外无人问》”的帖子。此帖一发布,迅速在大陆网友及媒体中刮起一阵旋风。一家网站还在2009年1月成立了“迎接抗日战士回国筹备组”,并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实地考察,计划迎接抗日将士遗骸回国。
海峡两岸都表现出了对此事的高度重视。台湾当局面有关部门表示。已成立项目编组积极处理,“未来将派员前往现勘,后续将依勘查结果,研拟妥适处理方式。以慰忠灵”。
3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政府将以隆重、庄严地纪念在太平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抗战将士遗骸归国。散落海外的英烈遗骨,在沉寂数十年后,受到了海峡两岸共同的礼遇。
英魂何日归
事实上,“八百壮士”只是客死海外的中国军人中很小的一部人。
在西南太平洋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最东边的亚包(又称“拉布尔”),曾经有一座中国战俘集中营。据解放拉包尔集中营的澳军报告记载,二战期间,先后有1600多位军人被送到这里当奴工,在运输途中死者不计其数,在集中营中死亡600多人了。在整个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有一千多名中国将士魂归异域。
在缅甸密支那,4000多名中国远征军人的遗骨埋藏于此。天灾加上人祸,目前仅有零星远征军墓地幸存。
历来,世界各国对外阵亡者遗骸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对待海外阵亡士兵的方式。
2008年-2月29日,中美两国国防部长在上海签订合作备忘录,以文本形式落实军事档案合作。在这一针对“二战”、“朝鲜战争”和“冷战”在中国大陆失踪或死亡的美国士兵的备忘录中,明确了双方的职责:美军负责提供失踪人员的具体线索,中方将根据线索组织搜索相关档案,并根据需要实地走访当地村民,再将所获信息提供给美方。
美国寻求与中国合作搜寻阵亡将士,其实早在1970年代建交后就已展开。当时主要针对的是二战中“驼峰航线”等美军阵亡士兵。
30多年来,美国不断地派人在各国寻找失踪战俘的遗骨,并为此成立了一个美军战俘及战斗失踪人员联合调查司令部,支撑司令部工作的,是背后美军一个年耗资1500万美元以上、横跨各兵种、有上万工作人员的美军战俘与失踪人员搜索系统。
或许有人会认为如此“昂贵”的搜寻不划算。但正如美军战俘与失踪人员搜救体系创始人韦伯所说:“我不认为这是可以用金钱来计算的。搜寻工作的存在价值对军队和国家的意义远大于实际的遗骸挖掘收获。我们把那么多青春年华的男女送上战场,我们必须让他们知道,无论生死,我们都会把他们平安带回家。我们守护的是军队的传承信仰。”
长眠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八百壮士”的遗骨在两岸的高度重视下,有望回到祖国,那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千千万万中国士兵的遗骸能否同样回到故土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