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的人,都在羡慕走婚。
视觉志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2小时前
作者| 霹雳蓝
来源| 视觉志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纪录片
《我的爷爷在走婚》
钱钟书先生说了: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不过,这几年明显进去的人少了,出来的人多了。
有多少人具备维持一段长久关系的能力呢?
这个情感、言语摆不清的问题,倒是可以靠冷冰冰的数字来回答。
2013-2020年,我国初次结婚人数从2386万降至1398.7万人,整整少了1000万。
与之相对的,1987-2020年,离婚登记对数从58万对攀升至373万对,也就是说离婚人数翻了6倍。
21世纪男女关系的结局也并非只能携手走进围城。
甚至,有老年人已经率先开始了一种新型的良性的男女恋爱方式。
01
偶然间,我在B站看到了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的一个获奖纪录片《我的爷爷在走婚》。
简介里是这样介绍的:“爷爷一个人住在广西老家,每次家里人叫他来广东过年,他都百般推脱。听说,爷爷是因为一个女人,他们“走婚”5年。只在赶集日见面,不结婚,不同居……”
导演黄钰花了半年的时间,记录下了自己的爷爷,71岁的黄景志和“走婚女友”——65岁的袁爱珍奶奶的相处状态。
俩人分别住在广西相隔6.8公里的两个村子里,虽然直线距离不算很远,但是因为隔着一座小山,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走路的话得40多分钟。
可喜的是,老人的孩子都非常支持。
爷爷的儿子们谁有空的话,会专门开着车送他去约会。在儿子看来,只要他开心他喜欢就好。
大多数时候,他们就像热恋的小情侣一样煲电话粥,一打就是40分钟。
但是,村里只要刮风,袁爱珍奶奶的电话十有八九打不通。
爷爷这个时候就满心担心,连续几个电话拨不通的时候,他就会直接去找自己的女友。
而接不到电话的袁爱珍奶奶,也会像小女生一样,嗔怪爷爷不给她打电话。
除了打电话,正式的约会当然也不能少。
他们就像城市里工作日上班、周末约会的小情侣一样,每月日期尾数为3、6、9的日子是村里赶集日,也是他们的固定约会日。
一个月大概会有9个赶集日。每到赶集日黄景志爷爷和袁爱珍奶奶就会从村里来到乡里约会。
他们通常都会带着自家孙女,约会内容也很有「夕阳红恋爱的风格」。
买买菜,买买药,带孙女坐坐摇摇车。
当然除了这些,俩人还有属于自己的小小的简单的浪漫:
吃吃永安乡里的米粉,买一点路边的发糕在回去的路上一起享用。
赶完集,他们在爷爷家吃晚饭,晚上睡在同一个房间。
第二天他们重新回到各自的生活里,期待下一次的约会。
仅仅作为一个看客,我也能从这些真实的笑容里,感受到爷爷奶奶这段关系的自在和轻松。
无论是两位「当事人」,还是他们身边的家人对这段关系的态度,完全没有拧巴的感觉。
“认识她以后我很开心。”
爷爷略显羞涩的9个字,也许已经道出了男女关系的真谛。
02
纪录片拍摄时的2019年,他们已经「走婚」5年了。
爷爷和袁爱珍奶奶走婚五周年纪念照
具体怎么定义他们的关系呢?
“他们不登记,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对外可以宣布他们是夫妻,是事实上的夫妻,新时代的’走婚’方式。”黄景志爷爷的儿子这样总结。
这时,弹幕里飘过一句“这是我见过最浪漫的事之一。”这是一个年轻人留下的感叹。
事实上,这个村里不止黄景志爷爷和袁爱珍奶奶这一对走婚老人。
村里这种“走婚”这种形式本身,并非这些老人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单身」老人在都有一大家子的前提下,慢慢磨合后固定下的这种相处模式。
意料之外反而给了他们“重返20岁”的恋爱体验。
完整纪录片请戳
03
虽然广西安仁村的「走婚」形式多少属于被动选择。
但是在中国云南,「走婚」却是少数民族摩梭人历史上沿袭下来的独特的婚姻方式。
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基本上没有婚姻制度。「走婚」的整个程序就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通过男到女家走婚,维持感情与生养下一代的方式。
这里走婚的男女,维系关系的要素是「感情」,一旦发生感情转淡或性格不合,可以随时切断关系,感情自由度较高。
我记得有段时间,外界对云南的「走婚」形式有着诸多低级的解读。
比如,“走婚是一种另类的一夜情”、“他们可以拥有多个走婚对象”或者是“摩梭人女尊男卑”。
这些口口相传的谣言,给这个淳朴的民族造成了不少的伤害。
图片来源网络
去年10月,汪哲导演的纪录片《纳人说》上线,还原了摩梭人走婚的真实状态。
摩梭人走婚和普世婚姻最大的不同就是,摩梭人的走婚伴侣不会同住,也不会去领一张证来用法律确认婚姻。
摩梭人生活在一个无夫无父的社会里,摩梭语里甚至没有“父亲”和“丈夫”这两个词。
在摩梭人心中,兄弟姐妹、阿咪(母亲)和舅舅是一生的陪伴和港湾。
图片来源网络
很多摩梭人在小时候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这点是真的。
因为在他们的概念中,姐妹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没有「生母养母」之说。
这也是为什么,摩梭女性在怀孕生育养育上都是不焦虑的,家里有姐妹和阿咪会一起带孩子。
图片来源网络
同样,他们也会共同抚养共同尽孝,所以摩梭人也没有「留守兒童」「留守老人」这种困扰。
这里的男女观念也非常平等:
男人在外面沒有賺到钱也可以放心地回家;
也没有必须「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
小孩出生后跟母亲姓再平常不过;
……
当然,从现实出发,摩梭人的走婚形式和生活状态,生搬硬套到城市节奏中,显然也不合理。
纪录片《纳人说》的一位摩梭青年的表达非常中肯:
「在城市里,人们喜欢争,努力抢到那些其他人得不到的东西之后,也想着下次我还要比你得到更多。我们这里呢,走路的时候总是慢慢地走。老人会告诉你,一个人走路快的话没有福气。但是如果城市里的人要像我们这样慢慢走路的话,会饿死的。」
04
不过,事实上,江浙地区已经出现了“两头婚”的形式,和走婚有着相通的地方:
男方不用准备彩礼,女方也不用嫁妆。结婚之后,女方不用去男方家里住。如果要过性生活,两人可以去女方家、男方家、酒店都可以。这样的家庭一般生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
「两头婚」因为冲击了传统形式,被央视特意报道过,也被网友热议上了热搜。
2021年1月1号实行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篇章中,似乎也对这种新形式并不排斥,甚至做出了一些法律保障:
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应尽的抚养义务不能因为小孩跟随哪一方家庭的姓氏而任意做出改变。
说到底,结婚也好、不结婚也好,离婚也好、复婚也好,或是走婚、两头婚。
任何形式都不是唯一选择,更不是唯一正确选择。
不鼓吹任何一种婚姻形式的正确。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有一些反思。
过度催婚的长辈或者那句“结了婚就好了”,真的合理吗?
恋爱时没解决的问题,难道就因为拿到了一张纸就变好了吗?
换个角度想,那些婚后幸福的人,仅仅是因为一纸婚约吗?
还是那句话:结婚不代表幸福,离婚不代表不幸福。
两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
愿意共同维护一段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关系,
结果大概率不会太差。
婚姻不是男女关系的唯一正解,
祝你拥有「结婚自由」,
也有「不结婚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