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并不是阿斗,而是蜀汉!安乐公其实并不安乐
诸葛亮于蜀建兴十二年在北伐中病逝于五丈原,刘禅始预政事。
在他青年时期,丞相事无巨细皆揽之,自己名义上是个君王,形似傀儡。
前世的汉武帝设中朝;后世的明朱元璋废丞相制;清设内阁,康熙帝之除权臣鳌拜、设南书房就是此理。
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与权力,刘禅于亮后不再设丞相一职,把丞相的权力分割和重组。
在北伐问题上,刘禅也持谨慎态度,理智的对待。诸葛亮着急报先帝、忠后主、除汉贼、定中原,急于北伐曹魏。他建议暂缓北伐:“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但是没有起到效果。
诸葛亮死后,刘禅便立即停止了北伐行动,与民修养生息,这不能是目光短浅的君主所能作出的决定。
刘禅还善于纳谏。
刘禅常希望可以扩大后宫妃嫔数量,经董允劝谏后也就作罢。《三国志·董允传》载:“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允以为古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诸葛亮建议在他去世后,起用蒋琬、费祎、董允等,后主也一一遵从。
刘禅对待臣子仁厚,颇有刘备遗风。
如追谥赵云:“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 魏将夏侯霸来降,刘禅怕他因为其父夏侯渊一事对自己不放心,故而向他解释道“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不能不说后主的细心与多情。又指着儿子介绍说“此夏侯氏之甥也。”更易于拉近与夏侯霸的关系。周寿昌评:“后主能作此语,亦复非常。”
后主如此工于心计地拉拢夏侯霸为自己效力,不能不说是个心灵剔透的人。
后主不仅在政治上、人心上下功夫,他在军事上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司马懿讨伐公孙渊时,他告诫蒋琬“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釁”。
虎父无犬子,这句话也是不无道理。
公元263年,伴随后主刘禅降魏,蜀汉灭亡,而他也被牢牢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世世不翻身。于蜀人讲,他葬送了父亲基业,可蜀汉弱小,怎敌历史分合大势。如仅站在蜀汉立场,这理所当然。
但如果从中国历史发展大势和国家统一大局并结合当时情况看,得出刘禅扶不起这个结论就有问题了。
首先,刘禅投魏,是想全元元之民。
被笔墨丹青载于史册不好么,不好过遗臭万年。但在江山、功名、百姓三选一时,他还是选择了百姓。就像当初先主刘备被曹军所追时,不也以百姓为念,许百姓追随么。
前期公孙述据蜀顽强抵抗,最后落得个身死国灭、生灵涂炭下场,巴蜀遭毁灭性打击,他也落得世世骂名。
其次,刘禅降魏也顺应天下一统大势。
当时曹魏势力最强,孙吴与蜀汉只取守势,就算几十年内大家和平相处、平安无事,但随着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兼并与统一趋势也不可遏制。
魏帝评价刘禅说:“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
在临近失败的最后一刻,他也是保留了作为帝王的尊严的,百姓才是他的尊严,眼睁睁看着百姓被敌军屠戮,自己却做不了什么的感觉还不如死掉来的痛快。
“官府帑藏一无所毁。百姓布野,余粮棲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自己“舆榇自缚,诣军垒门”。
后主 “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百姓也从内心由衷感激他。
在我国历史上,后主相当多,但让人们印象最深、最有争议的莫过于蜀后主刘禅了。通过以上简略的介绍,我们头脑中的刘禅形象想必已略加丰富起来。
他,在其父刘备、卧龙诸葛的耀眼光芒之后,显得黯淡无光,但无可否认他也书写了历史。
从小到大,他都不是一个低能儿,他也不是一个昏君,更不是一个庸主。
在此间乐,不思蜀中,装疯卖痴的保全了自己,比起金陵后主李煜来,不算不聪明。能上能下,能屈能伸,不比勾践逊色,只是缺乏复国的条件。
扶不起的并不是阿斗,而是蜀汉;安乐公也并不安乐。
刘禅承帝位时,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老爸虽然要死了,但是你还有一个不是老爸胜似老爸的丞相可以依靠,于是乎,刘禅“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所有的事情,刘禅就一个原则:按丞相说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