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霞童青山塔
中洲霞童青山塔
民国《遂安县志》记载遂安七塔,其中青山塔在十三都(今中洲镇)上童家坞。
据上海图书馆《宗谱提要》之遂安《青山童氏续修族谱》介绍,始祖名讳无考,由青溪桐谷迁遂之山亭,至青吾复迁青峰。《淳安地名志》载:元朝至正廿五年,童季七一公从山亭(现为霞山头村,中洲畈头童氏谱图中标为下山亭)迁至青山山脚,以姓氏取名童家坞。明末分居十二都。原居者称上童家坞,十二都童氏称下童家坞。而民国遂安县志,童家坞历史人物多标为青山人。
据调查,青山塔位于上童家坞外店门前村村后高台之上,三层六面,可至顶层,状貌如琅琯塔。1956年倒塌。现为店门前村村民住房。
霞童村《霞山汪氏会修宗谱》有《山亭里居图》,标有七层塔、三层塔、三台庙。七层塔即琅琯塔,三层塔位于中洲畈头村。按方位,青山塔又名三台庙。
青山塔记载现仅见于民国遂安县志,估计建于明末之后。
上童家坞又称青山,民国志或许因此记作青山塔。然而汪氏谱标为三台庙,不知是因地而名,还是另有寓意。中洲程氏《禹成公墓图》下山亭下标有三台峰,难以判定是因庙而名峰,还是因峰而名庙。若非因地而名,当另有含义在其中。
从三台庙名称看,它是塔庙结合的建筑。古时有以三台命名的星宿。北斗七星南方有两两结合的三组星群,犹如北斗七星的三个天台阶。古人崇尚天人合一、天人对应的哲学。汉代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后称“三公”。童家坞口建有三台庙,畈头村建有三塔。这是追求风调雨顺、天佑吉祥,抑或是追求步步高升、名利福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