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系统性红斑狼疮皮下注射新药上市,未来或有更好的选择

作者:Dr.韦

7月21日,美国FDA批准了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皮下注射剂型Benlysta(belimumab,贝利木单抗),用于正在接受标准治疗的活动性、自身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成人患者。这也是首款获批上市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皮下注射剂新药,并将于8月下旬在美国专业药房出售[1]。

Benlysta是目前唯一一款专门开发和批准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属于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特异性抑制剂,是一种能结合可溶性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的人源单克隆抗体。Benlysta并不是直接与B细胞结合,而是通过与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结合来抑制B细胞的生存(包括自身反应性B细胞)、减少B细胞分化成为能生产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

Benlysta是近50年来首个获批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新药,主要有两种配方形式——静脉注射型和皮下注射型。2011年,静脉注射剂型Benlysta获批准上市,剂量根据患者体重来调整(10mg/kg),每四周静脉注射一次,每次大约1小时。对于此次获批的皮下注射剂型Benlysta,患者通过培训后,每周可通过单剂量预灌封注射器和单剂量自动注射器自行给药200mg。

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为热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最常见的狼疮形式,约占全球狼疮患者的70%,世界范围内大约有500万人受此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的、无法治愈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能产生可以攻击机体任何系统的自身抗体,临床上可出现多个系统和脏器损伤的症状,包括肾脏、心脏、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关节等。

不同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所表现的脏器损伤以及临床状况有所差异,因而治疗往往注重个体差异性。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疗法,可以控制大多数患者,但仍然会对一些患者无效。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多种免疫细胞(如树突细胞、NK细胞和T细胞等)都能发挥免疫调节效应,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研究中,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获也获得了很大的进展。

2013年,南京大学鼓楼医院、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与博雅控股集团合作,运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研究项目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年,南京鼓楼医院以及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多中心研究,揭示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系统红斑狼疮有效,总有效率达60%[2]。

2016年年底通过国家卫计委官方备案的13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中,第一项就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狼疮性肾炎。

展望

目前在Clinical Trials.gov上登记注册的、利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的临床研究项目有19个。随着临床研究成果的不断产出,未来难治性(或对传统治疗无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或能受益于干细胞技术。

在我国,干细胞作为临床药物获得国家批准上市还有一段路要走。不过,《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颁布,逐渐打通了国内细胞治疗产品的上市道路。近期又传来好消息,国家卫计委和CFDA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中上表示,两部委此前已就细胞治疗监管思路与举措进行过协商,具体监管思路和措施很有可能于今年年底或明年正式出台,行业“无法可依”的局面有望结束,这意味着干细胞作为临床药物上市又进了一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