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设计中,最难的是定位

很多人轻视定位。以为自己看过几本与定位相关的书,就懂了定位理论。还有人喜欢标新立异,喜欢新概念,一谈定位,就说过时了,失效了。这是致命的自负。

定位非常重要,而要做好定位设计非常难。光是搞清楚定位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就要耗费大量精力,更不用说在实战中用好定位理论了。

定位是统筹内外的旗帜,市场和企业组织都向这面旗子看齐,公司根据定位来配置资源,掌握作战节奏。换一个定位,公司的阵型马上就变了,客群变了,公司带给客群的整体感受变了,营销方式变了,产品变了,生产模式变了,组织模式也变了。再换,又再变。定位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那一发。

定位是巧妙借势,借什么势?借人心的势。定位不是创造一个新概念然后推给客户,而是找到用户心智里已有的但尚未被占领的理念,去占领它,成为用户内心渴望的现实投射。与其说是将公司植入用户心智,不如说是依据用户心智需求量身定制公司的定位,趁虚而入。

定位是满足用户的召唤。但这种召唤通常是无声的、零散的,要用心才能发现。强行猛攻是要不得的。倘若中国人没有送礼的习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想到定位,我常想起电影《勇敢的心》中的场景,一开始,视角是局部的,是微缩的,是个体的感受、矛盾,那时候,我们看不到整个天下的大势。后来,华莱士卷动风浪,发现满世界的力量都聚拢来了。

这和中国革命战争何其相似呢?每个村庄都很小,每个人都过着非常具体的日子,祖祖辈辈都这样过,贫农和地主有矛盾,但这种矛盾不是第一天才有的。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有人把这根矛盾的线牵起来了,一牵起来,放大,就是全国的势能,唤起工农千百万,这千百万的力量,没有这条线,是聚不拢的。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要见微知著,从个体中看到千千万万同样的个体。然后,执大象,天下往。

许多公司不重视顾客心理研究,不去考虑如何响应顾客心声,为痛苦中的用户发声,而是潦草定位,或者自说自话地定位,在一个非常糟糕的定位上建立生产模式,组织机制,结果事情推动缓慢,处处碰壁,而僵化的组织又反过来阻碍公司探寻更好的定位。公司被自己锁死了。

好的定位是花大功夫探寻出来的。定位就是决战位置。每一次小的战斗都是为最终的决战坐准备。选错决战位置,兵力弹药投错地方,仗很难打,更可能功败垂成。定位是战略,是“1”,没有这个“1”,再努力都是白费,等于“0”。

德鲁克说,公司内部全是成本,只有外部市场才能产生成果,公司的内部要为外部成果服务,公司的目标是外部的而不是内部的。公司是为实现外部成果而优化资源配置。

这是很有道理的。

在我这里,我喜欢用价值主张来代替定位。定位就是独一无二的、优势明显的价值主张。

| 李悦源

| 2021.8.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