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防风通圣散治疗热证

 防风通圣散方出自刘河间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原方:“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半两,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二两,荆芥、白术、栀子各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涎漱,加半夏半两,姜制。”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为每服一两。荆芥为荆芥穗,且白术、栀子、荆芥穗用量为各二钱半。

  不计药引生姜,共17味药,在古方中可谓大方、复方。

  该方出自“风门”, 且方名中有“防风”二字,常理推测,组方应当以治风药为主。而原方中祛风药所占比例极少,防风、薄荷、麻黄、荆芥为祛风药,四药总量竟不及甘草用量。

  为什么?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在“诸风总论”中指出:“夫风热怫郁,风大生于热,以热为本,而风为标风,言风者,即风热病也。”《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也指出:“凡人风病,多因热甚,而风燥者,为其兼化,以热为其主也。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可见,刘河间在此处所指的风,是指风热,是以热为本,风为标。也就是说,防风通圣散在刘河间笔下是一张治风之方,而实际上是一张治热之方。

  那么,刘河间笔下的治热之方又为何方?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在“热门”中有神芎丸一方,“治一切热证”。组成为:“大黄、黄芩各二两,牵牛、滑石各四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温水下十丸至十五丸,每服加十丸,日三服。冷水下亦得,或炼蜜丸愈佳。”并谓:“如常服此药,但除肠垢积滞,不伤和气,推陈致新,得利便快,并无药燥骚扰,亦不困倦虚损,颇遂病人心意。”

  对比二方,防风通圣散似乎侧重于治疗郁滞之热,神芎丸似乎侧重于治疗积滞之火。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常用中药材_荆芥_自渡子

    <荆芥>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线芥.香荆芥.四棱秆蒿.假苏.姜芥.鼠蓂.稳齿菜. 药科--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 产地--主产于河北 ...

  • 方剂学祛暑利湿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六一散(原名益元散)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六一散用滑石草,清暑利湿此方饶. [组成] 滑石六两(18g) 甘草一两(3g) [功用] 清暑利湿. [主治] 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 ...

  • 【每日一味药】荆芥穗

    [每日一味药]荆芥穗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 今天 [每日一味药]荆芥穗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用法用量]5-1 ...

  • 『古方新解』炙甘草汤治疗脑外伤后遗症

    导读:炙甘草汤是<伤寒论>中一首重要的补益剂,并且一直是治疗心脏方面疾患的常用方剂,现代一些临床报道亦多从此方面研究.但是在本文中,作者却另辟蹊径,根据炙甘草汤的应用证,将之用于脑外伤后遗 ...

  • 『古方新解』左金丸治疗湿热中阻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左金丸可治肝火胁痛,可治肝火犯胃之吞酸.脘痞.嗳气.嘈杂等病症. 那么,左金丸可不可以治疗与肝火无关.由湿热中阻所致之吞酸.脘痞.嗳气.嘈杂等病症呢? 答案应该是肯定 ...

  • 『古方新解』甘草干姜汤治疗血证

    后世医家每用甘草干姜汤治疗中焦虚寒之血证. 宋代医家陈无择在<三因极--病证方论>中把理中汤作为治疗"伤胃吐血"之专方:"理中汤:能止伤胃吐血者,以其功最理中 ...

  • 『古方新解』大青龙汤治疗小儿外感

    <伤寒论>第38条:大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run(目+闰),此为逆也.其误用常有过汗亡阳之虞 ...

  • 『古方新解』辨证治疗风湿痹证的临床观察

    2006-2011年,笔者辨证治疗风湿痹证6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l6-58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26天,最长l2年,平均 ...

  • 『古方新解』归脾汤治疗神经官能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马建国 张向峰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 梁某,男,49岁,2011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在煤矿工作,较为劳累,因头痛头晕,焦虑不安,心悸失眠健忘数日,入某院住院治疗,未检查出 ...

  • 『古方新解』防风通圣散方解

    吴昆在<医方考>中对防风通圣散的方解较为精彩:"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治疗内伤病

    病有感于外者,有因于内者,即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尽管中医对病因认识的主体思维是"审证求因",尽管临证多有外感合内伤者,尽管临证每有不易分辨外感与内伤者,但明辨外感与内伤,对临证者而言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治疗小儿病

    宋人王硕所撰<易简方>,在柴胡汤(即小柴胡汤)的一大段主治中有一句:"小儿温热,悉能治疗."如此不起眼的一句话,被日本经方家汤本求真在编著<皇汉医学>时所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