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进行小课题研究,效果绝对好!——读管国良老师《小课题研究》收获
这样进行小课题研究,效果绝对好!
——读管国良老师《小课题研究》收获
(2021008)
一是对策预设,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合作讨论法、借鉴创新法、征求意见法等。
二是方案撰写,即将问题与对策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方案格式可以简化为课题名称、对研究问题的情景性描述、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研究指向与内容、研究过程与方法。
三是行为跟进。行动实践前要充分预计,行动实践中要灵活调控,整个实验过程必须要有情意支持。
四是总结归纳。依据平时所积累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具有个性化的结论,撰写出结题报告。
五是成果表现。呈现形式可以是教育叙事、小论文、教育案例、个案分析、教学设计、课件等。
除了以上“实践操作”的内容外,管老师对“小课题研究”的阐述还包括理论探究、区域推进、实践效应等,内容非常全面,非常系统,非常规范,而且便于操作,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借此机会,我也谈一谈我们学校的小课题操作。
我们把小课题申报浓缩到一张A4纸上,设计的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确立原因、预设方法、成果展示(这里只是成果描述,具体成果另附)四项。
问题的确立方面,一是来源于教育教学实际,二是来源于报刊杂志征稿。
现在有许多教育报刊的征稿都有“怎么办”之类的内容,我们不妨拿来,看看我们学校是不是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然后相关人员集思广益,共同完成这个课题。
问题解决的方法,我们一般采用阅读文献、头脑风暴、专家引领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应用。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还会涌现出更多的新的方法。
成果呈现形式,我们提倡的是小论文或教育叙事,其他如教学设计、课件等,仅能作为附件。如果是报刊征稿,要求必须按照征稿标准完成小论文,然后投稿。
我们这种小课题研究方法的特点是“短、平、快”,有的课题几天就可以有结果,而且比较容易在报刊上发表。
能够将小课题研究成果在教育报刊上发表,一方面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对参与实验老师们的一种激励。
总之,个人以为,老师们进行小课题研究也不一定非要拘泥于某些程式化的东西。只要是从研究的视角出发,探索、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方法,来解决自己工作实际中发现的问题,就是不错的课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