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陈侠作品 |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宋词,是泱泱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瑰宝,数量浩如星海。其中,励志的宋词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词人最偏爱的题材之一。得意时,“得意春风群玉府,第名早晚黄金阙”;失意时,“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北宋词人侯蒙年轻时怀才不遇,在遭遇冷嘲热讽之际,作了一首词让人拍案叫绝。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今属山东)人,不满二十岁时就有好名声,乐善好施,为正义之事急于奔走,救人于危难之中。因其貌不扬,被人戏谑为“丑鬼”,属于一时半会难以结婚的主,十里八乡的人也常常因颜值取笑于他。但其却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用功地钻研学问,对赋诗填词也颇感兴趣。即便如此,他一连几次参加进士考试,居然都名落孙山,这使得他不但内心受到难以形容的煎熬,而且还遭受周围人的冷眼,直到三十一岁才勉强考取了乡贡,南溟万里,大鹏初举,只是他仍能以“聊胜于无”的心态,自我解慰着。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人们视科举考试为入仕当权的唯一途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落榜的是绝大多数,有些人考到头发花白也未能如愿。“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考场失意,千百年来就是读书人心中永远的痛。
这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大概就是那些无聊又浅薄的人,他们总爱在人家的伤口上撒盐,来表明他们庸俗的“高明”。那年春天,骀荡的春风轻拂着垂柳,又是一个放风筝的大好时光。因读书有些倦怠的侯蒙,就出来踏青放风筝,而此时,那些无聊浅薄之人竟将他团团围住,故意打趣着问他何时才能考取进士。忽然间有人大喊:“快看,那风筝上画了侯大秀才的尊容呢!”众人扭头一看,立刻哄笑作一团。假如有人将你的相貌绘于风筝之上,即使你帅气、英俊,恐怕也会不开心,或许要勃然动怒,或者恶语相向,或者要诉诸武力,或者告其侵犯肖像权。然而,侯蒙居然并不在乎旁人的讥笑,不但不动怒,反而想到自己会跟风筝一起青云直上,竟然跟着大家一块儿大笑,可见其气度不凡。同时,他从身边小伙子手里要来了纸和笔,当场填写了流传至今的《临江仙》于风筝之上: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众人近前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默默地拜读着眼前侯蒙这首即兴而作的小令词,紧接着又端详了侯蒙一会儿,众人的神情便霎时严肃起来,乃至空气都快要凝固了。眼前这个秀才可不是一个甘于平庸之人,随之俱作鸟兽状散去。人生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逆境、失意会经常伴随着我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显现出来,成了激励我们的无形动力,为人生开启黄金大道的一扇门。
此词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风筝飞翔于碧空,寄寓自己耸壑凌霄的宏大志向。世人有谁不以貌、以权、以钱取人呢?人们看到的都是外在的东西,内在的修养、才学、志向、抱负,谁又能看到呢?风筝只能在有风之时才能飞上天空,如果没风,风筝是不能起飞的。一个人在社会上有成或无成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没有机遇,没有可以借力的风,即便一个人再有才华,也不可能有所成就。而今自己尚未发迹,未取得功名,又有谁会了解、信服自己呢?你今天将我画在风筝上,真是难得的机遇呀,我正好可以借助风力高翔于宇。飞翔在空中,风徐徐吹来,春雨初霁,夕阳西照,只觉得要飘到月宫里去了,又有多少人身在平地羡慕我登上了碧霄之中啊!只愿有朝一日皇榜得中,春风得意。词人借风筝写出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志向。不经风雨,哪能见彩虹?词人始终坚信自己终将大器晚成,隐含了他的自我期许——总有一天会时来运转、飞黄腾达。整首词乐观、旷达、豪放,颇见词人的胸襟和气度。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果不出所料,第二年(神宗元丰八年)春闱考试,侯蒙一举成名,考取了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进士,“居高声自远,不是藉秋风”!侯蒙后来的仕途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其为官清正廉洁,政绩卓著,人人敬仰。于徽宗崇宁年间初擢监察御史,进殿中侍御史。因星变上疏“去冗官”、“容谏臣”等十事,徽宗听纳,迁侍御史,改户部尚书,可谓当风轻借力,扬帆正当时!西师失利,敕蒙逮治五路将帅十八人,蒙申理释之。大观四年除同知枢密院事,进尚书左丞。政和六年升中书侍郎,“九万里风鹏正举”,为读书人树立了奋发自励的榜样。他忠于国事,为君分忧,曾对徽宗皇帝严肃地预告,后来成为臭名昭著的奸相蔡京心术不正,徽宗听信馋言,次年十月,侯蒙被罢知亳州。宣和三年,其建言招抚宋江,以讨方腊,诏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谥文穆。
正所谓“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到清代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借薛宝钗所作《柳絮词》之口,把侯蒙的“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化用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博得满堂喝彩;贾雨村的“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不也是其怀才不遇,不甘于现状时所写吗?“时飞”是他的字,他将自己比作玉和钗,被放置于匣中,觉得自己满腹才学,只是苦于没有门路,暗喻自己现在的处境是暂时的,盼望有朝一日能实现他的价值,只要时机成熟就能一飞冲天。后来,他又借月亮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跟侯蒙词中“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异曲同工:或许我们今天看似一样,但谁又能知道明天会如何呢?明天,也许会一鸣惊人、判若霄壤。不由感叹,非豪杰之士不能写豪杰之词,有一等心胸才能有一等文字!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如果夸张到学识、三观是由五官来决定,是否过于肤浅、粗鄙和庸俗?横亘着千年的时光,在历史更迭的轮廓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古人的喜怒哀乐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流传下来的千古名篇,却能给人以艺术上美的享受和奋发向上的力量!
作者简介:陈侠,安徽省阜阳市人,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爱读书,爱生活,作品散见于各报刊及网络平台。属于森林王国中的小草一枚,既爱蓝天碧水,也喜暖阳白雪;与群芳为邻,与艳梅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