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位重点中学老师聊了聊,他说这几点才是语文学习的关键
北京家长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人大附的家长,实验的老师,四中的学生。这三类人,在家长心目中,都是“牛人”级别的。
其中,实验指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是西城区的“四大金刚”之一。
上周,我去实验中学,就见到了一位“牛人”——于晓冰老师。
于老师曾经很“另类”地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今年是“双减”年,而早在十几二十年前,他就开始在教育上做减法了,例如他提出的三不:不加课,不拖堂,不留硬性作业。
尽管做了减法,他带出来的孩子,不仅语文成绩不错,还纷纷爱上了语文这门学科,是不是很神奇呢?
于老师这本《减法教育》,是他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和思考的总结。书背后,还印着我的推荐语,即使你不冲着我的推荐,也一定要冲着于老师本人去买书,因为,他水平真的很高。
和于老师的面对面交流,让我受到了高密度的信息轰炸,他的思想和表达也极具魅力。我相信,学生听他讲课,一定和我有相似的感受,脑子也会不停运转,就像看情节抓人节奏飞快的美剧,稍微一走神,就会错过很多精彩。
语文学习有什么科学方法?如何平衡应试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减负”时代,家长应该怎么做?就家长最关心的一些问题,我整理出了一篇采访稿,因为内容太过丰富,所以会分三期推送,今天也可以说是连续剧的第1集。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上北师大实验,但是通过这3期,你们也能获得这位优秀教师毫无保留的分享。
全部内容分为六个主题,每期分享两个。
今天讲的两个,主要涉及理念和认知:
如何摆正短期应试
和终身必备能力之间的关系
★1 您在《减法教育》一书里提出,您不以考试成绩为教学目标(初一初二),而是以培养兴趣为主,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因为我在初中就碰到这样一个语文老师,激发了我和很多同学对文学的热情。只是现在的应试压力和家长要求,都比我小时候要高很多。请问,您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平衡课内教学(比如您说的“有意无意”讲的考试要点)和课外拓展之间的比例的?
于老师: 语文很难说哪个是课内的,哪个是课外的,课外的有可能会归到课内来,课内的东西也不一定会考到,最重要的是语文能力本身。所以我讲课比较从容随意,没有具体去考虑这个比例。但是会有一些限定的东西,比如论语里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我会依据这个去教学;另外我不做的,就是“子不语乱力怪神”。
第二点,就是看自己讲的东西是不是和语文密切相关,我经常把热点的东西引入到课堂上,比如明星因为种种原因发声明。更多的人会关注背后八卦一类的东西,我的关注点在于明星声明的文本,看逻辑,看表达。
★2 您在书里也提到,您带的学生最终的中考成绩还不错。您还说,如果您无法用成绩去说服那些质疑您的人,那自己的做法是不是还有价值?我觉得,这个思考本身就很有价值。现在的家长,特别是您学校的家长,其实也不想孩子成天搞应试,但又想让孩子上个好学校,总想平衡好应试和素质、刷题和兴趣之间的关系,说得俗一点,就是想提升应试的投入产出比。这方面您会给家长什么建议?
于老师: 这个想法是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容易出现的一个情境是:更容易关注眼前的,抓住眼前能抓住的东西,比如每一次的小测验,每一次的考试,觉得孩子考得好,就是语文好,这其实是进入了一个误区。
那如果对家长说,孩子要多读书,培养底气,这就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就没法确定是现在一定能抓住的。所以绝大多数家长在说的时候会赞同这个想法,做的时候却会倾向于去抓眼前能抓到的东西。
我很理解家长的焦虑,但是我同时又会告诉他们说,你能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和你的认知密切相关。知行合一,不是说你知道就能行了,而是真知之后才能真行。有些家长不是真知,只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没有理解,更别说成为一种信仰了。
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你又要占应试,又要占素质,走钢丝是最难的,其实你只能选择一面,大多数人就会选择眼前能抓住的应试。到了大学,你就会发现,语文考试有可能考得不错,但阅读和写作这些终身必备的能力却不行。
现在整体的语文水平、表达的能力,各行业都是大幅度地下降。因为现在教语文,很多东西都是训练出来的,是机械性的。你能应对简单的,比如判断正误,但是到了真实世界里,语文大多数情况并没有绝对的对错,而是好坏的区别,有时候是好和更好的区别。
从中高考命题新趋势,
看孩子语文学习的关键
★1 那么,培养语文能力和应试是不是有矛盾呢?
于老师: 也不是。20年前,是更偏向于对知识的考察。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拿北京中考为例,有明确的说法:中考不是考查初三内容,也不是考查初中三年,而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9年所有语文的积累。高考则是考察一年级到高三12年的积累。
你就会发现,很多孩子,单次的考试、片段的考试一开始成绩不错,但是如果碰到综合的考试比如中高考,就不行了。这些学生语文学习主要就是做题、追题型。追题型永远不可能追到新的,就像酒瓶可以千变万化,但是里面装的酒只有几种类型。那么,你是选择研究酒瓶呢,还是把酒研究透,也就是潜移默化地提升能力?在我这里,没有所谓的新题型,现在流行的东西,其实基本就是复古。
但凡语文能力特别强的话,考试再怎么去变化,应对起来都是很简单的。
★2 您刚才说,阅读和写作是必备的终身能力。那在阅读课外书这件事上,长期目标和短期应试发生矛盾怎么办?比如说孩子不愿意看必读的课外书,却要看自己想看的课外书,您会给予什么建议?
于老师: 什么叫必读?其实应该叫必考。
我经常说,没有所谓的必读书,只有必须读书。
考试里出课外阅读题,初心是去驱动学生达到多读书这个目的。但是,矛盾在于,但凡拿考试去驱动的,一定是违背阅读出发点的——读书一定是有兴趣才会去读,没兴趣就读不了。每个孩子在阅读上感兴趣的点不同,你不能一边说因材施教,一边又要求大家读一样的书。
那么考试只有两条路好走,要么把名著阅读变成名著知识考查,要么把所谓的名著考查泛化,也就是不指定哪一类书。
北京以前中考会指定一两本名著,比如《西游记》,那就会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应对方法。现在中考要求改成了指定12本名著阅读,但是题目却会这样出:你读过了很多名著,其中你最喜欢哪一本?或者,你最喜欢哪一个书中人物?说说你喜欢的理由。那么其实不在这12本范围内的书,也可以用来回答。
退一步来说,哪怕就是指定了阅读书目,围绕这个去做的话,真正读书的孩子为了考试,也可以采用快速应对的方式,即使不把整本看完,翻一翻大致就能获得要点;而反过来说,不读书的孩子,就是考试这点东西,他也应付不过来。
我从来不规定学生一定要看哪本书,只是在课堂上不断潜移默化:你要去读书。也不规定每个人读成什么样。考试总有应对的方法,而读书这件事,只有真正产生了兴趣,才能不断持续和深入。
★3 家长总是比较关心应试的,虽然您的目标不是应试,但对于应试肯定很在行,还担任过语文教材编委和中考阅卷题组负责人。能否给家长透露下,您认为中、高考改革,语文出题和考核的趋势是什么?对孩子提出了什么新要求?
于老师: 高考决定中考,中考是瞄着高考来的,我觉得,这几年命题的方向是向好的。简单的来说,是考察语言的实际运用,单纯的记忆和背诵越来越少。也就是,从日常应用的角度去考查,关注真正的能力而并非单纯的知识。
今天就分享到这儿,关于我问他的很多独家问题,会整理出一个“名师说语文”系列,这部“连续剧”的下一集是:
三、为什么说很多课堂讨论都是假讨论?如何才叫会听课?
四、课后这样安排作业,更能减负增效,鼓励孩子主动学习。
更多悬念留待下回揭晓,也欢迎大家多留言多讨论。
更多文章,请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