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的前世今生
2015年股灾后,我国股指期货和股市经历了一段低迷期。流动性的缺失干扰了市场的正常运行,一个表现就是更容易出现“乌龙指”引发的急跌现象。
2016年5月31日上午10点42分11秒,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606出现急跌,触及跌停板,10秒后,期价回归至暴跌前水平。晚间,中金所对此发布公告称,IF1606合约在10:42出现瞬间跌停,经查,是由于某套保客户398手市价卖出委托连续成交,并触发市场技术性卖盘所致。当时投机交易有日内最大开仓量10手的限制,套保交易则只要有现货匹配即可,所以可以瞬间砸下近400手的卖单。
而当时投机交易成本有多高呢?2015年9月7日之后,各品种非套保持仓保证金达到了40%,按照沪深300当时3300左右的点位来说,持仓一手沪深300股指期货,保证金占用接近40万元,平今仓手续费也超过2000元,再加上日内最大开仓量仅为10手,这就让投机者很难参与到股指期货交易中,导致市场流动性大大缺失,深度不足,也就无法满足套保者的风险规避需求。
随着股市的逐步企稳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修复,市场对恢复股指期货常态化交易的呼声越来越高。从2017年开始,中金所三次调整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力图改善市场流动性。
第三阶段:政策调整期(2017年2月-至今)
中金所的第一次制度调整是在2017年2月,从当月17日起,IF、IH非套保保证金率降低一半至20%,IC降至30%;各品种平今仓手续费从万分之23调低至万分之9.2,减少了60%;投机交易日内最大开仓量从原先的10手调整为20手(套期保值交易开仓数量不受此限)。
9月时政策又进一步放松,从18日起,IF和IH的保证金率调低至15%,各合约平今仓手续费调整为万分之6.9。
2017年的两次调整后,股指期货市场的成交量和活跃度都有缓慢提升,同时流动性的改善有助于修复股灾后长期贴水的行情,各品种的基差都有不同程度的收敛,特别是17年蓝筹周期股的行情带动IF、IH期指合约一度转为升水。
中金所第三次制度调整是在2018年12月3日,将IF、IH保证率调至10%,IC调至15%,同时再次下调平今仓手续费至万分之4.6,减少了三分之一,投机交易日内最大开仓量也由20手增加至50手。该公告是12月2日发布的,3号当天,IF、IH、IC的成交量就分别较前5个交易日增加45%、26%、33%,市场迅速给出了反应。
按照划分的三个历史阶段(市初期至繁荣发展期、股灾后的沉寂期和政策调整期)统计股指期货各品种日均成交和持仓情况,可以看到,2017年之后,随着政策的逐步调整,股指期货市场有了初步的修复。在2018年12月进行了第三次交易制度的调整后,成交明显放量,IF、IH、IC分别达到了前一阶段的2.9倍、2.1倍和2.7倍。2019年1月以来到现在,沪指连续八周收红,资金进入意愿明显加强,股指期货的成交和持仓量也创下股灾后的新高,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成本也大幅下降,按照目前股指较高的点位(沪深300-3700点、上证50-2800点、中证500-5100点),对交易成本进行一个粗略的估算,现在进行一手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所需的保证金仅是限制最严的四分之一,在十万元左右,平今仓手续费由2500元降到了500元,同时单日可开仓的合约价值达到了原来的五倍,资金成本大大减少。
在稳步的交易制度调整下,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正在慢慢再现活力。目前全球期货、期权市场成交量的80%、90%都是由金融衍生品带来的,许多新兴市场如印度、韩国、台湾地区等都在股指期货上取得了成功。随着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规模和活跃度的逐步恢复,必将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全化、高质量化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保险、银行等参与群体的多元化以及资金的流入,也将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的功能得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