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107国道26-衡山三
2016年10月6日
第八天,衡山
徐霞客从不语崖西下山,在祝融峰的后山转悠了很多地方,然后到福严寺。福严寺是慧思禅师创建的,当时名叫般若禅寺。唐朝时怀让禅师来到南岳衡山,驻锡于此。
我在半山亭转车,终点是南台寺,需要中途下车步行去福严寺,一条小路引我来到寺庙门前。
今天福严寺的山门上有“天下法院”的横额,两边有“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竖联,即是指这一段历史。宋朝时,寺中有位名叫福严的僧人增修寺院,并栽柏树10株,福严寺因此得名,一直沿用至今。
寺院前1440年树龄的古银杏
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
庙里在装修,仅我一个游客,门内一个灰衣僧和一个黄衣僧,年纪和我差不多,黄衣僧看来地位高一些,问我为何来此?我问当年徐霞客是否住过一晚,灰衣僧摇头不知,黄衣僧说是听闻过此事。我说那就看看慧思禅师的道场,黄衣僧说现在装修,你尽管转,不过当心安全。
寺院依山而建,层层高升,规模只能算是中等,方丈室内布置得很干净,边上的祖堂因为装修堆了好多东西,显得很拥挤,墙上有二位高僧的图像,想来是慧思和怀让二位禅师,那个无为斋可能是方丈修行之处,颇有道家的意味。
我转了一圈出来,黄衣僧以葛优瘫的姿势优雅地坐在一张太师椅中,向我微笑地点点头,灰衣僧跟着我走出大门,听说我是上海来的,很肯定地说上海是个好地方。然后说到他们每日要做功课,早晚各一个小时,诵经为主。
我望着四周的群山,很不恭敬地想着“天下名山僧占尽”,衡山的诸多庙宇依然在坚持佛教本身的事,没有被世俗过多地侵扰。
灰衣和尚很友善地告知我前往南台寺的路径,转身去和装修的工人交代什么了,我顺着那条小路离开。
徐霞客离开福严寺后,直接去明道山房过夜,没有去南台寺。明道山房就是邺侯书院,邺侯李泌在安史之乱后投奔唐肃宗李亨,他和郭子仪二人,一文一武,辅佐李亨,筹划反击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最后收复了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曾国藩有诗句“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还天子”,说的是他们二个。
李亨回到长安后,中书令崔圆、宦官李辅国专权,他们看到肃宗对李泌重视,十分嫉妒。李泌怕自己受祸,托故请求退隐衡山,皇帝答应了,赐给他隐士衣服,并替他修了房子。李泌喜欢装神弄鬼,更喜欢读书,退隐衡山时一定读了很多书,韩愈在诗中提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唐代宗李豫继位后诛李辅国,李泌回到朝中,为翰林学士,之后外出为官,当过杭州刺史。唐德宗李适继位,任命李泌为宰相,封邺县侯。李泌死后,元和年间,他儿子李繁出任随州刺史,在南岳闹市创建南岳书院,用以纪念其父。
到了南宋时,迁到集贤峰下,改名为邺侯书院,距福严寺不远。元代,书院遭到破坏。徐霞客借宿明道山房时,估计书院不在,但房舍是有的。清乾隆年间,衡山知县在烟霞峰下李泌曾经隐居之处,建了一个义学,仍叫邺侯书院,位于紫竹林和铁佛寺中间。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徐霞客在衡山风景区的足迹到此为止,有二个地方他没有去到,一个是南台寺,离福严寺很近,但不在他的行程之内。
南台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传说海印和尚来到南岳后,草创此寺。因地处山阳,故名“南寺”,后又改名为“南台寺”。南台寺是曹洞、云门、法眼三宗的法源之地,源自于石头和尚希迁,而福严寺是怀让祖庭,二座不同宗派的庙宇比邻而座,相得益彰,佛教禅宗得以流传和发展。
曹洞祖庭
另一个地方是抗战忠烈祠,是抗战时期第九战区司令兼湖南省主席薛岳将军主持修建的,位于香炉峰下方,中华民族抗日阵亡将士的总神位就设立于此。
忠烈祠由五个部分(五进)组成,由下往上依次是牌坊、“七七”纪念碑、纪念堂、安亭战役纪念亭和享堂。享堂内有十多位将领的墓碑和事迹介绍,包括郑作民、彭士量、孙明瑾、寸性奇等人,生前都是师旅长级别,军衔为少将,死后追赠中将,像张自忠、郝梦龄这些生前为集团军司令或者军长级别的没有见到,应该有其他地方安放他们的灵位、坟墓和纪念碑。
中华民族能够历数千年不倒,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肯定不是因为苦难多,而是有这些血性儿女,一代又一代。
来忠烈祠这儿瞻仰的游客不少,但远远比不上烧香拜佛的人数。
回到镇上,点了二个典型的湘菜,然后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