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笔记||再说知识不应该碎片化
我们还是以古典诗歌为例。我们应该承认,我们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本上选了很多古典诗歌,也有毛泽东、陈毅、鲁迅等现当代人写的旧体诗(请注意,我们一般把古人创作的诗歌叫做古典诗歌,而把现当代人用古典诗歌的形式写的诗歌叫做旧体诗,二者在体裁上没有什么分别,区别在于时代不同。狭义的现代诗歌只指新诗,广义的现代诗歌还包括现当代诗人写的旧体诗)。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说我们的教育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做得不够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课文中的古典诗歌编选时随意性很大,不是按体例和时代排序和分类的。例如,同一课,可能前面是唐代一个诗人的,后面是宋代一个诗人的。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作品放在一起,总让人觉得怪怪的。这还好一点,还有的跨度更大,把曹操的、陶渊明的、王湾的、杜甫的都放在一起,这就更奇怪了。这些作品不仅时代不同,而且体裁也不一样。唐以前只有古体诗,没有近体诗(律诗、律绝和长律),唐以后既有古体诗,又有近体诗。一会儿选诗,一会儿选词,一会儿又选曲,再一会儿又回到诗。这样乱七八糟地排列,读的再多,背的再多,除了应付考试,对学生没有任何用处。考试考完后,学生很难再有深刻的印象。学生也分不清这些诗歌的区别在哪里,学得很累,却收获甚微。
第二,语文教育为了应付考试,往往从完整的诗中抽出一部分让学生背,导致学生往往只记名句,而不知全文。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本来是律诗,有八句,而我们的课本只让学生记住了前四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考、高考前,很多复习资料都会整理一些古典诗歌的名句让学生背。考试考诗歌填空,这样应付考试当然很好,但考完之后,这些东西还有用吗?背一百句名句不如完整地背一首诗,局部和整体是不一样的。读诗歌就要读全文,光记名句有什么用呢?
第三,语文课本没有一篇系统地讲古典诗歌的理论文章。不要说学生,有多少语文老师能把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给学生讲出来?有多少语文老师能把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以及每一类体裁的特点讲清楚?有多少语文老师知道近体诗、词和曲的格律是怎么回事?有多少语文老师知道古四声和新四声的区别?很明显,知道这些常识的语文老师太少,我们的课文中也没有系统地讲这些理论。没有理论支撑,这些诗歌彼此间是相对独立的,学生学得再多只有量的积累,没有质的飞跃。
通过我们这样的分析,大家就明白了,我们的语文课本教给学生的古典诗歌知识是支离破碎、不成体系的。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我们不能怪学生不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我们的教育本身就错了。你没有系统的理论的指导,学生不知道每一个时代、每一种体裁的诗歌的特点,理解起来有难度,当然学起来很吃力。干巴巴地记名句,不知道诗歌的全文,不能揣摩诗歌的美妙意境,也不知道诗人全诗要表达的思想,但为了考试不得不背,怎么可能不痛苦?学生体会不到古典诗歌的美,学生时代给他们的回忆都是痛苦的,纯属为了应付考试而学,怎么会喜欢古典诗歌呢?
由此可见,我们的语文教育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上应该进行改革,要系统化,不能再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