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ABCDEF”——“A”
专家简介
许樟荣 原解放军306医院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卫生部慢病预防与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顾问,亚洲糖尿病学会监事,糖友联合诊所主任。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诊疗过程有其特殊性,糖尿病也是如此。关于老年的定义,国际上的通行说法是,65周岁以上的人为老年;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是60周岁。我更倾向于前一种定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65岁甚至70岁左右的人,自认为“身体很健康、并不老”的人不在少数。因为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多人并不一定意识到自己慢慢地走向衰老。但实际上,从40岁左右开始,生理功能已经下降,进入老年后更是明显下降,如记忆力衰退、听力及平衡能力下降等。另外,同样年龄段的老年人,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具体到看病、用药与护理,还是要强调和贯彻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切不能一概而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我将这些需要特殊注意的问题归纳为“ABCDEF”,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A”。
A——糖化血红蛋白
一句话解读:老年患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严,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所谓A,即糖化血红蛋白,英文缩写是HbA1c,也可简称为A1c。其反映的是患者最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通常认为这是反映血糖控制好坏的金标准。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胰岛细胞功能日渐衰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血糖水平随之升高,这是自然现象。曾经有专家提出,老年人的血糖诊断值要随年龄增长而适当增加。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80岁以上者,血糖的控制目标较宽松,不要求也不建议严格控糖。如果空腹血糖在7~8毫摩/升,餐后血糖为10~11毫摩/升,患者可以不用降糖药。当然,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很大,原则上还是因人而异,以不发生严重高血糖和低血糖为基本原则。
老年人发生低血糖,尤其是严重低血糖,可以致死、致残。随着血糖水平达到或接近正常,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必然增加,尤其是接受胰岛素治疗和应用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对于低血糖的感知能力很差,自我处理低血糖的能力也很差。避免低血糖发生的基本措施为规律的生活方式、规范的治疗、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切不能过于严格地控制血糖。
尽管长期轻度高血糖可造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等。但是,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往往需要多年,甚至二三十年,高龄糖尿病患者生命历程较短,发生这类慢性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不必严格控制血糖。这类患者的降糖治疗,应以不发生低血糖,尤其是不发生严重低血糖和严重高血糖为基本原则。
专家提醒: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方面,安全达标和长期达标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