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雪窦山之游
雪窦山之游
小团队要组织活动啦!去宁波的雪窦山。
记得小学二年级的一个雨霁早晨,学校组织春游活动。目的地是“老林沟”,光听名字就已经充斥了猎奇色彩。破天荒,老师决定带上我们低年级的学生。突如其来的幸福砸晕了我,那个高兴劲儿,控制不住地向外涌。是怎么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自己浑然不知,直到走在身后的同学,跟老师说我甩了她一身泥时,仍是一脸懵懂地傻模样。
此刻,仍旧是兴奋的,只是走不出那年的步伐了。
今天会途径何处,我是不会挂记于心的。事前稍做攻略的我,记得千丈岩瀑布在雪窦山上。瀑布从前也只是在电影、电视中出现过。身临其境,这还是头一遭。闭上眼,便会梦幻地站在瀑布前,任那响彻云霄的哗哗碰击着心灵。吐纳着漫在空中的薄雾,洗涤后的空气,会是怎么一个神清气爽?
雪窦山是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海拔800米。上旅车时,导游强调要系上安全带,说的很夸张。坐上车后才发现,路,是真的有些陡,还有那些不可预知的急转弯。这一路,真有了山路十八弯的感觉。看来,导游是有夸张的理由的。
我们的第一站是雪窦寺。这里是弥勒道场,有全球最高的铜制坐佛像。看到雪窦寺时,便看到了弥勒大佛。弥勒大佛总高度为56.74米(其中铜制佛身33米,莲花座9米,基座14.74米),整座大佛用500多吨的锡青铜制成,内部有1000余吨钢架支撑,与整个岩体连成一体,气势非凡。但凡是寺庙,修建基本相似,因此,离开后,记忆里烙印下的,便是这宏伟壮观的弥勒佛像了。
出了雪窦寺,沿着山路向上而行,不多时,见一亭阁,门楣题有鎏金大字——东浙第一瀑。此处,定是我心心念念的千丈岩瀑布!不由地加快了脚步。随后,淙淙的流水声,将心弦撩拨的极为舒爽。拾阶而上,右侧,有一碧绿深潭,微波粼粼。两旁茂密树木,努力地伸展着枝叶。水榭自左侧的最深处,探出大半个身子,俊俏的翘角恰到好处地添了个景。热情的阳光,用力地从树枝间挤了进来,撒在水面上,却被静水流深惹出的微波,摇晃成片片碎银。清澈的水,静悄悄地从脚下流过,在右侧的堤坝挂成密密长长的珠链。稍作小息后,径直朝崖口奔去。奔去的过急,又撞击在崖口下凸起的岩石上,珠链,飞溅的更高更远,似云似雾地直泻而下。千丈岩瀑布的源头是极美的,只缺点气势磅礴的壮观。
带着隐隐生出的小遗憾,沿着石阶继续向上而行。总觉体力不支,渐渐落了队。不知过了多久,见左侧有一小亭,穿过小亭有一平台,人们挤挤挨挨地围在护栏上。渐近,听得哗哗的水声,且越来越响。这就是观景台?从缝隙中挤进,呵,心心念念的瀑布就在这里!瀑布两侧似两个刀削成的平面,喷涌直下的瀑布恰好是汇交线。风雨洗刷后的灰白平面上,有倔强的藤蔓抹了几抹淡绿。瀑布自高处泻下,经凸起的岩石后分为多束。急流撞击岩石声,飞湍的哗哗声,在沟壑里久久回荡。瀑布落差170余米,堪为壮观。此时更能理会'拔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的意境。不由得让我横拍、竖拍不忍离去。
顺着石阶继续向山顶行去,小伙伴们已经不见了踪影。此时的我已是活力满满,似乎没用多少时间,又与他们在山顶碰面了。一幅丹青美卷,随之铺展于眼前。但见公路在青山间盘转萦绕;远山含黛近山葱绿,将自千丈岩泻下的瀑布,围成一谭清澈湛蓝;天际,黛山峰颠上飘浮白云朵朵;蔚蓝浩空,更显高远。凭栏远眺,心情如这景致一般,大美!
有诗云“山远始为容”。观雪窦山如此,观雪窦山的水亦是如此。可谓距离产生美。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孙崇斌,浙江海盐县作家协会会员,喜欢静坐花草间,享受从一片叶长成一枝花的过程;喜欢散文,那种欲说还休的感觉;喜欢听歌,或宣泄或寄予或励志,喜欢美好的一切!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