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留学12年的她找到了国际教育被追捧的真相

INSIGHT视界2020-11-10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不少家庭对孩子国际教育的规划。

国际教育在当下时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父母应该避开怎样的误区?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到了启德教育留学事业部副总裁郭蓓女士。

郭蓓是留学界的传奇人物。她高中时期获得全额奖学金只身赴日本留学,参加日本高考考入当时亚洲排名第一的日本东京大学,4年后二次留学进入哈佛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她拥有12年的海外求学和就业的经验,曾先后就职于美林证券,花旗银行投行部,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和启明创投等多家跨国公司。郭蓓在2014年还被世界妇女组织Women’s Forum评为Rising Talent(冉起之星)。

国际教育的本质:

从容地发现自我

无论是国内的国际学校、中外办学,还是出国留学,这些年“国际教育”的概念被炒得火热。那么,国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郭蓓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她认为,在我们当下这个每隔5-10年技术与知识就更新换代,未来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国际教育要实现三个最重要的目的:

1)帮助孩子发现自我,而不是纯粹的职业教育;

2)拓宽知识与思维的宽度,而不是过早的成为“专才”;

3)建立多元文化价值观,而不是单一的文化认同。

无论是以上哪一个目的,其培养方式都不是赢在起跑线上,而需要慢工出细活。

首先,关于发现自我,郭蓓指出古典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认识自己”,但在现代社会,教育被赋予了“改变命运”的使命,让教育容易变得过于功利——高等教育似乎直接变成了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教育,而中学教育为了迎战大学入学考试,早早地把学生的专业和学科方向做了划定,进入刷题和刷分的模式。

很多孩子与自己相伴最久的书本就是参考书和课本,根本没有时间阅读课外读物,更不要说经典读物,也没有时间探索跟学校的学业无关的兴趣。

复旦教授陈正宏鼓励学生多读文学经典和历史的书,他说,“读书的目的在于理解这个世界,还有就是人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经验之后就不会这么纠结了。

然后你就知道天底下没有那么多新鲜事情,很多事情都是重复循环的。这样你就能比较释然,即使你要去抗争,你也有一个底气,你知道古人可能这样抗争,我也可以学习学习。

读经典和史书等于延展生命维度。”

郭蓓感叹我们的教育不但越来越偏离“发现自我”,更可怕的是目前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都普遍具有一种精致的“走捷径”和“钻攻略”的思路。

考生在选专业时,首先考虑的就是“用足分数”,而不是问自己这个专业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进入学校后的选课都是为了能获取GPA高分而故意避开比较费工夫的课程,研究哪些课程比较水,哪些科目导师比较松,更容易拿高分。

家长和学生都习惯了进行精致的规划设计,奔着一个确定性而去。他们不愿冒一点风险,一定要走最稳妥的路线。一旦走错了,就懊恼不已,感觉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殊不知,书本里的东西需要和自己的人生经验、人生困惑结合在一起,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第二,当今世界的很多问题越来越无法单靠“专才”来完成,而是需要跨专业跨行业的知识与类比推理的思维来完成。郭蓓举例说了一个惊人的数据——当代大学生的大学毕业之后的去向,仅有27%的学生从事跟自己的专业相关的职业。

在科技和信息日新月异的这个时代,很多进入大学时的所谓热门专业,在学生大学毕业时可能根本不“热门”了。所以追求那些所谓“热门专业”,迎合和寻找风口的动作意义变得越来越小。

而因为知识和技术每5-10年就更新迭代,学生们从学校毕业已经不再意味着“学成“,而需要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

郭蓓认为家长们更应该做的是鼓励孩子从自身出发,多涉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允许自由灵活地切换自己的追求。我们需要先培养孩子的“宽度”(range),然后才是 “专度”(specialty)。

第三,关于多元文化价值观,郭蓓坦言“社会中只有少数人可以获得多元文化的视野和修养,一般民众只能接受相对单一的文化认同,若能够保持开放与好奇心通过旅行欣赏下异国文化,已经很好了。

真正的多元文化只能是通过个人从小的跨国生活经历,精湛的学养,精通多种语言和传统典籍才可以获得。”

在多元文化国际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多元文化群体的一部分,懂得在起冲突的时候去聆听别人说什么,懂得去宽容、尊重他人。

当中国与世界经济更为紧密结合时,这些多元文化的代表者,就是中国与世界的凝聚点。

给爸爸妈妈们的建议一:

不要赢在起跑线上!

郭蓓指出“现在的很多自媒体的文章,主要讲什么?——怎么赢在起跑线上,怎么能够获取捷径,怎么更早、更快,怎么不费吹灰之力。

其实这都是在鼓励孩子更早聚焦,更早成为一个专家,这跟我刚刚讲的'宽度’,是完全相反的。”

目前的社会环境的确容易激发父母的焦虑——那些著名的优秀人才似乎都是从小就开始聚焦自己的专长,通过专业的反复“刻意练习”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郭蓓举例说中国著名钢琴家朗朗三岁开始就在虎父的教导下开始练钢琴;高尔夫球世界第一的老虎伍兹从4岁开始就被父亲扔到高尔夫球场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

这些一个又一个的天才成长的励志故事让焦虑的父母们感到需要尽早开始让孩子朝着一个方向深挖,早日达成“一万小时”的法则成为专才。

这种天才成长的焦虑还蔓延到了其他方面,包括孩子是否能先于其他小孩开始学会行走;是否比其他孩子更早学会乘法口诀;是否比其他学生拿到更多的考级证书,等等。

郭蓓苦笑道“反正所有人迟早都会走路,所有人迟早都会乘法口诀,何必这么着急先人一步呢?”

她举出了一个从没想过赢在起点的反例:我们熟悉的网球天王费德勒。他的母亲从没感到他在小时候具备任何网球天分。

费天王是大概15岁左右才开始聚焦练习网球(跟老虎伍兹和朗朗相比绝对属于“大器晚成“型!),在此之前他投身于很多种类型的体育运动,包括在学校踢足球,滑雪,甚至还痴迷过乒乓球。

郭蓓指出,高尔夫和钢琴是可以通过刻意反复的练习不断纠错和精准地提升准确率的——同样一首曲子,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极高的完成度;同样一个球洞,通过反复推杆摸索力度与方向。

但是网球则不同,更加动态,更加变化多样,更加不可预测对手的策略。越是变化多样不可预测的东西,越是无法单纯用刻意练习来完成。

费天王本人都表示儿提时代通过各种运动历练出来的球感和应变能力,都为他后来在网球场上叱咤风云打下了基础。而且我们知道费德勒不只是在单打,在双打比赛中也是囊获不少世界第一,相信这也是获益于足球运动对于他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有多少情况是像一首曲子和一个球洞那样一尘不变的呢。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变化多样而不可预测的吧。

我其实挺希望大家能够成为像费德勒那样的先有'宽度’的人。你可以延迟一点,在拥有个人的宽度之后,再去聚焦。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放慢脚步,多给孩子观察和探索的机会。”

郭蓓通过自己女儿的实例再次强调“放慢脚步”。

“早上我刚跟大女儿的钢琴老师在聊——女儿已经学钢琴两年,老师建议要不要准备考级了。其实考级这件事情,我觉得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到底是为什么考级。然后我就跟老师说,我没想明白这件事情,要不我们先不考。”

“回到初衷,我重新思考为什么当初要她学钢琴?我希望女儿能够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有鉴赏艺术和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也许能够有一些自己的旋律模仿和创作。

但是她需要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帮她欣赏古典音乐或者爵士乐吗,其实并不需要。也许过早的乐理知识会早早的让她感到枯燥,并且框住她的想象。所以我决定不急再等等。”

“现在我接触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不会是期待他帮助家庭实现阶级超越之类的,而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或者说快乐的同时,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钢琴十级能让我的孩子变得更快乐、更有价值吗?我觉得不一定。等她自己觉得有需要了,再让她去学习正统的理论课程,而不是盲目地往前赶。”

给爸爸妈妈们的建议二:

陪伴先有量才有质!

郭蓓本身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两个孩子母亲。身为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中国家长中的一员,她有自己的话要说。

郭蓓认为,千万不能期待用学校教育或者留学来替代自己的家庭教育。

“我想说的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在18岁之前,对于孩子来说最宝贵的其实是家庭教育。父母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会完完全全会体现在孩子的身上,如果你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你不要期待孩子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如果你不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价值观的人,你不要期待孩子会拥有多元文化价值观。”

作为一名职场妈妈,郭蓓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她常常听到一句话“陪伴的质量最重要”,然而亲身实践告诉她,没有量的累积,就不存在质。

“没有量做前提的话,你无法跟孩子建立信任的关系,他不会潜移默化地受你影响。所以先有量,才有质。这件事情我觉得也是很多父母不能理解的,他们平时很忙,抽出点时间,陪伴孩子去读一本专家推荐的书。

事实上,如果你不是大量陪伴过孩子的话,你这本书念了白念。你需要在大量陪伴孩子的前提下,可能浓缩几个瞬间,给予孩子很好的启蒙。孩子和你有爱的联结和信任关系,才会去听父母的教导,真心诚意地知道你是为他好。”

采访中,郭蓓也回忆了自己的留学经历,如何选择和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向,满满的干货,相信能给你很多启发。

她的留学故事:

永远感谢父母那一句话

郭蓓高中就读于上海复旦附中,是学生会的文艺部部长。一些海外的学校来自己学校拜访,郭蓓会负责接待、主持、演出。因为这样的契机,她对外面的世界开始产生兴趣。

在90年代末的中国,出国留学对于家庭经济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一个日本私立寄宿高中每年来中国招收四五个学生,郭蓓看到了机会,并大胆去面试——当时她是面试学生中的唯一女生。这成为她留学生涯的开端。

说起当时父母的态度,郭蓓最感谢的,是父母跟她说的这样一句话:出国留学这个选择必须是你自己的决定,不是父母的决定!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郭蓓当时回答说:我觉得这是我想要的。

初到日本的留学生活比郭蓓想象中的要困难: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小姑娘,一下子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日语基础,从零开始学习;跟日本高中生一起参加日本高考,而不是为外国留学生定制的留学生考试……

她说正是因为这个发自内心的回答,使自己在之后留学之路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也不曾放弃。因为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必须要为自己的选择和人生而负起责任。

“现在我们蛮多的孩子,求学的选择是父母给做的,或者是说引导他们做的。”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郭蓓认为,孩子懂得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非常重要。

如何选择方向:

从Passion到Purpose

郭蓓认为年轻人淬炼成就的内在动机有三个阶段:游戏(Play),热情(Passion)和目的(Purpose)。孩子通过无目的性的游戏来探索自己的兴趣,在年轻的时候形成对于某些事物追求的“热情”。

但光“热情”是不够的,因为“热情”是感性的。纯粹的“热情”不足以成为人们战胜艰难困苦的动机。但“热情”可以帮助年轻人继续学习和探索,发现新的兴趣点和发现意外的参悟的转折点,直到升华成为更深层,更可持续性,更有价值的“目的”时,人们才能忍受和包容很多困难和挑战。

尤其越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目的”时才能更加长久和坚持。这也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

郭蓓刚进东京大学的时候是理工科方向,原因很现实——自己学习日语的时间有限,高考考文科难以和日本高中生竞争。

(东京大学安田讲堂)

然而,进入大一做了一大堆科学实验后,郭蓓意识到,科学研究可能不是她想要的方向。“我尝试过了就恍然大悟,可能我的兴趣点不是为了发现世界上的一两个新的东西而拼命。我希望能够接触很多东西,我希望能够跟很多人交流分享。这才更接近真正的我”

找寻到自己的Passion,她进行了人生180°的大转弯,完全放弃了理工科的大方向,转专业进入东京大学的经济学部也相当于商学院,毕业后进入外资投资银行工作。

“我觉得其实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都会有把自己的passion变成寻找人生的最终目标Purpose的过程。”兴趣能驱动你走的路程是有限的,当遇到更大的困难时,必须要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才能让你坚持下去。

在投行的四年让她感到了对于人生目的进一步探求的渴望。她希望自己能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抱负,于是决定二次留学走出亚洲。

她说哈佛商学院的两年对她的人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年MBA的学习期间,她一共学习了600多个商学院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80分钟在课堂上与教授和同学的辩论间完成的。

“哈佛的课堂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我觉得学校花了很多的心思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平台——一个班级90个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专业,行业背景,绝不重叠。即使是一个社交活动,学校也尽可能把学生们打散,让大家走出自己熟悉的相同背景的社交圈子。

这样做唯一的目的就是实现我上面说的那个视野的“宽度”。每一节课的80分钟我不敢打一个盹儿,怕自己错过聆听某一个同学或者教授的醍醐灌顶般的发言。”

(哈佛商学院图书馆)

刚回国的时候,郭蓓可以选择了做风险投资,为了让自己的工作中接触到各行各业。她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Purpose”。在这个过程中,她越来越感受到做教育的社会意义最大,因为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郭蓓在教育行业上找到了自己人生的Purpose,义无反顾地投身教育行业。

疫情对留学的影响:

让所有人变得清醒

“疫情像是泼了一盆冷水,让所有人变得更清醒。”郭蓓谈到疫情对于留学的影响,这样总结道。

无疑,疫情带来的交通、上课方式、毕业后前景等问题,以及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关系,都在考验着有计划远行的学子。

当没有这个考验的时候,不少学生出国可能只是随大流。而这个障碍,让大家去严谨地思索自己,重新审视自己:出国的目的是什么?

是否在当下出国变得比以前更难了,郭蓓觉得并非如此。“要说出国难的时候,二三十年前,尤其911事件发生后,那真不是特别好的年份。”

“我觉得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世界上所有的大学,所有的高中,只要他接受国际学生的,我相信他们是张开臂膀去欢迎中国学生的。只是他们的声音,你有没有机会听到而已。”

“我们现在中国的学生过来,首先学习目的非常纯正,然后大家都比较安分守己,是国际学生当中被学校非常喜欢的那个群体,所以学校真的是张开臂膀,非常欢迎。并且现在对于国际学生的这种支持体系,要比以前丰富很多。”

另外,郭蓓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学生是需要去海外留学的。最近公布的QS排名显示,前100名的高校中,中国有6所,美国27所,日本5所。中国今年预计大学毕业人数为840万人,日本只有66万人,美国220万人。

“就说你拿名校的比例和绝对人数来讲的话,有多少人能去清华北大,有多少人能去复旦或者是南大?真的是供不应求,中国没有足够优秀的学校,去支撑这么大体量学生的求学需求。”

查阅清华大学理工科教员的教育背景,有海外背景的人员占比高达64%,其中绝大多数是美国;商科占比更高,基本80%以上。“如果不出去求学,优秀的学生不去学习最好的资源,可能国内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都会成问题。”

世界名校看重学生什么素质:

Be TRUE to yourself

无论有没有疫情,如今海外名校的竞争都比十年前、二十年前要激烈很多。那么海外名校最看重学生的什么素质?

郭蓓认为,对于当下学生来说,重要的其实并非对于未来有多么宏伟的目标,而是拥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明白热情所在,并投入时间精力去研究。这些在申请时的个人陈述及面试中都会展露出来。

“我们鼓励同学去做一些科研项目或者社会实践,希望他在做选择的时候,第一能够打开自己的心扉和视野,愿意接受一切新鲜的东西,然后把自己给沉浸进去,去寻找自己,寻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东西。”

“A不行,就B;B不行,就试试C或者D。但请不要停止!然后你曲折到达最后那个点的那个过程很有意义。我认为这是海外老师想看到的。你千万不要担心,我一定要是成为一个固定的某种类型,比如说申请电气工程专业的,我就一定要是本科电气工程,那不一定。”

“在这个曲折的过程中,你的收获是什么?能不能把它表达出来?你是否真的是思考过了?是经过你的大脑思考过,而不是别人告诉你,我觉得这一点事实上是最重要的。而这些东西到后面,都是决定你是否能被录取的关键。”郭蓓说道。

她赠言给所有的年轻学生们——“人生的道路从来没有捷径,不要用精致的攻略让自己过于'完美’,越走越窄。要给自己宽度,要给自己彻底的怀疑和犯错的机会,才能将自己从设定的轨道里解放了出来,寻找到真实的自我。Be TRUE to yourself!”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