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命题这件事】- 教师感悟系列 02

聊聊命题这件事

作者: 求诸堂

设计: 李想

最近聊到这么一件事。

命题好的未必教育好”,这样的想法对“命题”的理解恐怕过于狭隘了,或者说,没有抓住“数学教育”的本质。

问题,不仅是数学研究的灵魂,同样也是数学教育的灵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原则指导下的问答过程,就是真正的数学教育的基本过程。

教师的基本作用,就在于给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以及面对学生的问题,给出恰当的回答。这个问答过程通往的目的地,就是形成一定水平的“问题解决能力”。所有背离这个基本过程与基本目标的“教学改革”,最终都只能是徒劳的折腾。

在教育理论高度技术化琐碎化的当代,数学教育大纲也被人为割裂成互不相干的“模块”,用各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条件、教学进度、教学评估将原本浑然天成的教育以还原论方法拆成各种零部件。

从全能型工匠到流水线操作工的发展,固然是时代的脚步,可是教育原本是为人的教育,不是为器的教育。

幸而如今时代又进步到了必须把散落一地的零部件重新组装回来的程度。在这种局面下,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仍然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命题”并不仅仅是考试命题。缺乏对数学教育的宏观理解,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命题人。数学教育的基本过程,可以说就是围绕着命题展开的。东欧盛行的“数学圈”模式,就是对这个观点最好的支撑。

只是个人观点,欢迎讨论补充。

谢谢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