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与篆刻有何关系?
篆刻是以篆书为依据
篆刻是以篆书为依据,刻在印上文字,采用篆书。秦前篆刻用古文和大篆,秦代用小篆,汉代用汉篆,入印文字都是篆书,故称篆刻。篆刻创作除花押印、肖形印和少数隶楷入印外,主要以篆书为创作素材,这表明了篆书与篆刻的密切关系。
明人赵凡夫曾说:「今人不会写篆字,如何有好印?」明代篆刻家甘旸亦云:「印之所贵者文,文之不正,虽刻龙镌凤,无为贵奇。」这些都说明「懂篆、识篆、写篆」在篆刻创作中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到篆刻作品的优劣与成败。因此,学习篆刻,必须学习及明解篆书,这是先决条件。古今有成就的篆刻家,无不是著名的书法家。在他们的篆刻作品中,均能体现独特个性的篆书风格,书刻一体,确立了在印坛中崇高的地位。再如欣赏一方印作,是从字法、章法、刀法三个方面去审视的。篆书正确与否,书写的个性意趣,便成了第一关。假如在字法书写上出现了平庸乖谬,此印便无品位可言。所以,篆刻艺术水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篆书的书写能力。
「赐兰堂」一印是赵之谦应大收藏家潘伯寅之请所刻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是大篆的简化及规范,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至隶、楷之间的过渡。
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场合,如记功刻石、权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画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特征,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
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书因李阳冰出而受重视,但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金石学的建立和兴盛始于宋代,元朝则复古书风,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
篆刻的印文与原字对照
早在殷商时代,已有用刀在龟甲上刻「字」的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准。到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刀刻方法,在印面上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成为印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等。
秦印与秦小篆篆书
篆刻发展成一门艺术之后,原本篆刻家是从古印里寻找适合的字体入印,称为「印中求印」。到清朝乾隆年间,金石大家邓石如,不甘刻章字体受限于古印之中,于是向外发展,开始以汉碑额的篆字入印,甚至还参用了「祀三公山碑」及「禅国山碑」上的文字,从此「印外求印」开拓了印章的视野。接着赵之谦又采用了诏版、镜铭、钱布等上面的文字,后来的篆刻家更取兹益广,使得篆刻艺术更显多采多姿。
邓石如作品
书法与篆刻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通常由正文、落款、印章三部分构成。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除了笔法、书画作品钤印非常讲究:用印必须雅美、落印位置必须适当以及印泥用色贴题。印章之作用:一、增加色彩,画龙点睛:书法不同于绘画,没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仅仅是「白纸黑字」,其艺术形成是黑色的流动线条,颜色单一。在黑色中加上一点朱红,活跃了气氛,增加了书法的色彩,且有画龙点睛之效。二、调整重心:书家在创作书法作品时,由于环境、心情、书法内容、笔墨、纸等因素影响,不可能每件作品都布局合理、稳定平衡,这就需要提升、扶正、下移等一些合理的补救,以达到平衡稳定。三、拦边聚气:如拦边章,是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到拦边聚气的作用。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引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篆刻艺术,妙在对篆书为主的书法艺术有高妙的掌握,又妙在对镌刻书法线条的刀法有使刀如使笔的技能,故把篆刻艺术称之为书法与镌刻相结合的艺术。
结体
结体是一个东亚书法术语,指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中国古代论述结体的专著,比较著名的有唐代欧阳询《三十六法》、明朝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和清朝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笔法、结体和章法是书法技艺的三个要素。